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善果 | 小小枇杷的“晋升”之路,从乡野果品到帝王贡品、妈祖供品

善果 | 小小枇杷的“晋升”之路,从乡野果品到帝王贡品、妈祖供品

2020-10-13 18:12:19


全文字数:1153字 / 阅读时长: 3分钟


我是小默,一个想让妈祖文化变得更好玩的学霸,哦不,学渣。


众所周知,枇杷是莆田的特产,是当地四大名果之一。它香软可口,化痰止咳,也是妈祖“百果宴”的贡品之一。


但鲜有人知的是,枇杷已经伴随着中国的文明史,走过了数千年的春秋,从不起眼的乡野果品,一步步“晋升”为帝王贡品和妈祖供品。


原始人的“三餐必备”


在四百万至六百万年前的某一时期,原始人完成了历史性的跨越——从四肢着地行走进化到两腿直立行走。


甚至在此之前,原始人已经开始食用野生果子等,如枇杷、桃、枣等。在这个时期,人类的食物并不充足,食用枇杷大多数仅停留在“果腹充饥”的状态。


2140前的枇杷了解一下


作为枇杷原产地和主产国,中国关于枇杷的文字记载也最早——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大诗人司马相如就在《上林赋》中写到“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燃肺,亭奈厚朴”。


▲好看又好吃的枇杷果


且据考古发现一个在2140年前的古墓中内已经有了枇杷的种子。以上事实不但表明人类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种植枇杷,食用枇杷,并对其一些生物特征进行了记录。


唐朝皇帝的贡品


到了唐朝,随着种植和贮藏水平的提升,枇杷的食用价值已经有了提升。


皇宫和百姓以枇杷为佳果,品尝其酸甜的味道,将其作为美味食用,如《唐书·地理志》中就有“余杭郡岁贡枇杷”的记载。


达官贵人品着枇杷,赏着琵琶

南唐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七下西洋的“天妃枇杷酒”


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随着海运技术的进步和国内外农业和果树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果树品种交流和果品贸易进一步扩大。

 

据民间考证,妈祖林默娘首创以“吸天地灵气,取四季精华”的枇杷鲜果酿制成枇杷酒,在莆田当地被奉为“平安酒”、“天妃酒”。成为流传后世的民间酿酒习俗。


枇杷在明代已经是十分流行的水果

明 佚名 《秋景货郎图》轴局部


枇杷也成为了妈祖供品“百果宴”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


在明朝郑和下西洋每次起航时,不仅要向平安女神妈祖祈求平安,也要将莆田当地盛产的枇杷酒装船,跟随着船队将妈祖文化传遍世界,开启了不一样的传奇之旅。


▲枇杷随郑和的船队走向世界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祖枇杷


至今,枇杷已从原产地中国走向了日本、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巴西、智利、印度、阿根廷、墨西哥等世界上众多国家,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一张闪耀名片。


一颗小小的枇杷,从不起眼的乡野果品,一步步走向帝王御前和妈祖供桌,搭乘上时代和历史的列车,走向世界,影响世界。



 • END • 

主编 | 小默

图 | 网络


推荐阅读:

贡品 | 枇杷入画、入诗、入谜,文青属性的古人是真会玩

贡品 | 妈祖“巧识”偷枇杷贼

宫庙 | 第二次被毁,这座涵江第一妈祖庙坎坷的前世今生

妈祖 | 本是人间妃,为啥“上了天”?

妈祖 | 竟是郑和七下西洋的“靠山”?



了解更多妈祖资讯请搜索

湄洲妈祖微官网:meizhou_mazu

新浪微博:默娘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