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首曲子非常欢快,适合起床以后听上一遍,肯定会精神焕发,倍儿有精神!
《扬鞭催马运粮忙》是魏显忠先生创作于1969年10月的一首经典笛子独奏曲。当时魏先生在辽宁盘锦地区体验农村生活,1969年9月,正是秋收大忙季节,辽阔的田野一片金黄。魏先生作为辽宁省歌舞团乐队演奏员随团到盘锦地区农村去体验生活参加秋收劳动。劳动人民把收割好的稻子背到大道上,用马车装运到场院去脱谷、扬场、装袋送公粮。
在两个月的劳动中,作者身临农村支援国家建设喜送公粮的热烈场面,真正地体会到了丰收给农民带来的喜悦。那清脆嘹亮的唢呐声里是人们熟悉的《满堂红》曲调,那运粮的马车一辆接着一辆,红旗招展,锣鼓喧天,车把式扬鞭催马,车上人纵情歌唱,浩浩荡荡的车队奔向远方。。就是那种气势磅礴、感人肺腑的场面,深深打动了作者的心,产生了创作这首乐曲的欲望。经过几天的思考,作者决定用东北民间乐曲《满堂红》《银凤锁》作为创作素材,一气呵成了这首乐曲的初稿,起个名就叫《扬鞭催马运粮忙》。
《扬鞭催马运粮忙》结构为带引子的ABA三段体。引子部分,首先在笛子演奏长颤音,模仿马的嘶叫声,让人仿佛看到一队队满载粮食的马车在宽敞的大路上向前飞速奔驰。阳光灿烂,鸟儿欢快地追逐在马车左右,平日寂静的马路上也变得喧闹起来。
然后第一乐段,用2/4节拍,快板,模仿马蹄节奏“哒嘚儿哒嘚儿”频繁出现,使这段音乐的情绪非常欢快强烈,令听众仿佛看到运送公粮的马车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前方的壮观场面,大路上,车来车往,马嘶鸟鸣,热闹非凡。
紧接着速度放慢,乐曲转入第二乐段。这段音乐采用中板,与第一乐段在速度上形成对比。音乐主题是A部主题音调的变奏,旋律刚柔并济,个性舒展、明朗,富于歌唱性。使人仿佛听到丰收之后的农民在喜悦地交谈着。在路上,他们挥动马鞭,大声地交谈着,憧憬着来年的美好生活;小孩子站在车上的麻袋上,努力地挥手驱赶着馋嘴的麻雀,不时乐得哈哈大笑,再现乐段的情绪更加热烈奔放。最后在模仿马的欢嘶以后,笛子奏出高亢的歌调结束全曲。
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是在承德避暑山庄里的一个夏天的早晨。记得当时周末,难得早晨起得来,去植物茂密的山庄里呼吸新鲜空气。离得远远地就听到湖边凉亭里传来了清脆欢快的笛声,赶忙过去一看,是一位浓眉大眼的清瘦大叔在跟着小音箱的伴奏,很有节奏地吹着曲子。曲子很欢快,大叔也跟着节奏抑扬顿挫很陶醉,虽然身体很清瘦,但是精气神特别好而且气息可以拉很长也不见喘气。等最后一句长音吹完后,我也是由衷感叹大叔笛子吹得太好了!赶快问了曲子名字才知道是《扬鞭催马运粮忙》。我感慨老人家60来岁精神状态还这么好,大叔也哈哈笑了起来,说这项爱好已经坚持了30多年了,年轻时候就喜欢,上班业余时间他也一直在坚持练习,所以这才有今天这么轻松自如的状态。
嗯,别的不说了,主要就是推荐一下这首好听的笛子曲目。以及,有个业余爱好其实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