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一股清风扑面来(郭训民)&扬帆远航正东风(姜道龙)

一股清风扑面来(郭训民)&扬帆远航正东风(姜道龙)

2020-09-03 19:44:15


欢迎朋友们关注加入我们

版式编辑:

栗艺,手机&微信:18053901378  

微信&QQ号:1073280023 

一股清风扑面来

郭训民(北京文鑫作文网校校长、中国当代小作家主编)


闫冠羽同学是辽宁省庄河市第二实验小学六年四班学生,也是尤佳英语文化培训中心《简妙作文》小组的写作骨干。读着她的作文,如清风拂面,让人感觉到她厚重的写作功底和《简妙作文》的无穷魅力。

纵观现在的作文教学,虽然新的方法层出不穷,但真正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路,能够解决学生作文难的方法并不多。北京《简妙作文》编辑部顺应时代要求,系统地提出了《简妙作文》的写作方法,浅显易懂地把作文的三部分概括为简开头、妙结尾、活中间的基本作文思路,为高分作文的形成夯实了理论基础。闫冠羽同学对《简妙作文》方法能深刻的理解,更能灵活的运用,她的每篇作文都秉承着开头的“扣题定位引下文”和中间的“承头顺写详重点”及结尾的“照应开头写所感”,既有清晰的思路又有鲜明的主题,她的多篇作文在一些颇有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

作文的开头是困扰一些同学落笔无语的难题,万事开头难,作文的开头更难,闫冠羽同学的每篇作文的开头都轻松自如地应用简妙作文方法,如信手拈来,穿过春的娇艳,越过夏的酷热,顺着时钟的指针,我们信步来到了多彩的秋。”这是发表在上海《作文周刊》上的《秋林夜雨》的开头,在这个开头里,小作者不仅点明了要写的季节,更重要的是为中间内容的描写做好了铺垫。她在《妈妈.孩子》的作文中,这样开头“在大多数家庭中,妈妈都是孩子的样板;可在我家,却有个像孩子般的妈妈。”用对比的写法写出自己的妈妈与别的妈妈的最大区别,吸引着读者要看看妈妈到底怎样孩子气的,她为什么要这样。这种写开头兼顾中间和结尾的方法,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路,和那种顾头不顾尾的冲动写法形成强烈的反差。

作文的中间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写活中间是《简妙作文》的基本要求,怎样运用描写和修辞写活中间,让人体会到强烈的现场感,这是许多初写作文者的最大难题,请看闫冠羽同学发表在《东方少年》上的《家有活宝》中间段的描述吧:

“别看阳阳今年才五岁,可他人小鬼大,机灵着呢!记得有一次,他到我家来,我正半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调皮的他在我身边蹦来蹦去,像是在跳街舞。我先是好言好语提醒他别影响我看电视,他却把我说的话当做耳旁风,变本加厉地胡来。我气极了,拍着沙发对他吼:“李佳阳,你要干什么?太过分了!”小家伙一看我真的发了火,马上停下来,小大人似的坐在我身边,眨眨眼睛,嘟着小嘴哀求我:‘好姐姐,人家只是想跳到你怀里,让你抱抱我,你生什么气呢?’说罢就站起来,张开小手让我抱抱,看着他那可爱的样子,我的愤怒早已飞到九霄云外去了,轻轻地把他抱起来。

如果上一件事你觉得他还有点可爱的话,下面这件事你便会觉得他有点可恨了。那天,阳阳让我端一盆水放到门口,我以为他学会了讲卫生,要洗洗手脸,便照他的吩咐做了。大约3分钟后,姥姥推门而入,一脚踏在水盆上,水溅了她一身,阳阳见姥姥中计,便哈哈大笑着说好玩,好玩,差点没乐得躺在地上打滚。当姥姥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时,他瞬间停住了笑声,故作关心地让姥姥去换衣服,还对我眨眨眼。当姥姥追究这事是谁干的时,阳阳便一口咬定‘是姐姐把水盆放在那儿的!’我这回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这就是写活中间的范例,小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描写和修辞,把人写活了,把现场写活了,犹如一出小小的话剧,每个人都活灵活现地演绎着属于自己的角色。

简妙作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在结尾出彩,也叫升华主题,这正是高分作文的关键所在。试想,一篇作文从头看到尾,如果依然平平常常,如一杯白开水,令人索然无味,谁会给你高分呢?如果结尾高潮迭起,发人深思,给人力量,令人拍案叫绝,这时高分作文也就出现了。请看闫冠羽同学《爱的烛光》里的结尾:“爱,做出来很伟大,做时很渺小,无论大小,它都能温暖着人的心灵。在那个黑暗的夜里,在那充满爱的烛光里,我不仅感受到了浓浓的爱,也感受到传递爱的快乐与美好。”这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小作者分享着传递爱的感受,我们读着也深感温馨,产生出想传递爱的冲动。在《快乐的“战争”》一文中,她满怀深情地总结道:“一场简单的游戏,一个简单的场地,一些简单的道具,一群普通的孩子,这些看似再平凡不过的场景,却在不经意间为我的生活演绎出了不平凡的快乐。”这样的游戏场景谁没经历过?只是大家只顾欢乐,忘记了观察和总结,写作文时,只能用“快乐的游戏结束了,我们都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这样的结尾怎能让人产生向上的力量呢?

闫冠羽同学勤奋好学,读书如醉,尤其对《简妙作文》的方法,参悟深透,她的每篇作文都用简妙作文方法写成,读她的作文,如沐浴春风般惬意与舒服,怪不得许多报刊都赞扬她的作文写得好,《少年科普报》《语文周报》都刊发了她的佳作。也许,一颗写作新星正在黄海北岸的庄河冉冉升起…… 

扬帆远航正东风

---记北京市大兴区枣园小学协作区作文顾问郭训民

         姜道龙

2004年,正是萝北县团结镇工农兵小学郭训民校长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一月,黑龙江电视台小天鹅节目组深入到工农兵小学,拍摄了该校希望文学社同学写的三篇作文,第一次将小学生的作文搬上荧屏;四月,他主编的《希望的田野》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六月,他作为黑龙江省总工会组织的省劳模疗养团的一员到山东威海疗养考察;九月,他被黑龙江省报业集团和省教育厅评为黑龙江省第十六届乡村教师……鲜花和光环并没有使他陶醉,正当他踌躇满志大步向前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按照当时的工作年限,他该内退了。

这是一个令他无可奈何的抉择,他是多么舍不得他工作了28年的学校啊!那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浸透着这位奋斗者的感情。想当初,校舍由几间破草房到砖瓦房,再到那时漂亮的校园,既记载着郭训民的成长经历,又洒满了他辛劳的汗水。望了几眼他靠打拼建起的学校,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因为北京《简妙作文》编辑部的李凌总编早已和他约好,一旦他能退休,就立即到北京亦庄,去编辑《现代校长和管理艺术》与小学版的《经典阅读》这两本书,编辑部早就申请好了书号,就等他来当执行主编了。

毕竟儿女大事是第一位的,2004年底,郭老师和老伴来到了辽宁庄河市,小儿子结婚买楼的事还要他们来操办呢。在庄河的日子里,他割舍不掉的还是他从事了大半生的教育事业,儿子的事办好后,他先后在庄河市向阳小学和庄河市第二实验小学,从事他挚爱的作文教学。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学校到大学校,他的视野开阔了,思路宽泛了,他带领着他的新弟子们又开始了作文教学的新征程。

在第二实验小学,郭老师和孩子们共同生活,共同写作,每周二下午的作文活动课成了同学们的最爱。同学们庆幸有了好老师,他庆幸遇到了一帮这样的好学生,写作活动在快乐幸福中进行着。在郭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的作文上了《庄河报》,上了《大连晚报》,从辽宁的《小学生优秀作文》到上海的《作文世界》,

从黑龙江哈尔滨的《小学生阅读指南》到广西南宁的《作文大王》,许多有影响的作文刊物上,都有第二实验小学的作文,作文教学有此成绩,连孩子们自己都感到惊讶。学校领导看到了作文教学给同学们带来的做人变化,决定给学生搭建一个发表作文的平台,让郭训民老师负责主编第二实验小学的校刊《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一期。有了自己的刊物,同学们写作热情空前高涨。

正当庄河的作文不断拓展的时候,北京亦庄《简妙作文》编辑部的李凌总编知道郭老师还在庄河教作文的时候,便写信给郭老师,让他快些来京。因为那两本书已经找人替郭老师编了两期,再不来就要误事了。郭老师告别了庄河第二实验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也告别了他钟爱的教育事业,来到了北京,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种职业——编辑,而且是在北京,这可是他没有想到的啊。郭老师虽然出过一本自己主编的学校作文集《希望的田野》,可一人编两本书,每月都得按时上交清样,这是一副并不轻松的担子。对工作一向极端热忱的郭老师毫无怨言地接过了李总编交给他的任务,全副身心地投入到组稿、编排、分栏、校队的工作中去。为了减少错误率,他常常是半夜睡五更起,对编排严审细查,每月都提前完成任务。

在编辑部期间,李卓凌总编对郭老师的生活给予周到的照顾,从吃住到工作条件都做了最好的安排,每晚都让郭老师早点休息,节假日让郭老师出去转转。尤其得知郭老师是山东人,喜欢面食,编辑部的其他人吃米饭,专给郭老师买馒头下面条,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可以看出李总编的人文关怀。做编辑期间,郭老师也在关注着小学生的作文教学,特别是那次他和《作文成功之路》的王浴海总编到河南河北讲学,对他的触动最大。在河南沈丘淮阳,在河北涉县,他亲眼看到了许多孩子不喜欢作文,对作文充满畏惧和排斥,给孩子们讲过几次课之后,他产生了要给北京的孩子们讲作文课的想法,李总编让他一边编书一边教学,正好把编好的作文理论应用到学生作文的实践中去。

郭老师先去了北京市大兴区瀛海第二中心小学,后来又到了旧宫镇第二中心小学,现在又在大兴区枣园小学,无论在那个学校,郭老师都踏踏实实地工作着,把毕生的教育理论在实践中探索和拓展。在旧宫二小,郭老师在高笑梅校长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小荷尖尖文学社,每周一都要进行专题培训,学生的作文飞快地进步着。李辉副校长隔周组织老师听郭老师办作文讲座,调动了教师和同学两个积极性,同学们对写作文也由害怕到喜欢,尤其是一些同学的作文发表后,写作的热情便一发不可收拾了。为了把这种热情持续下去,旧宫二小从2009年开始,创办了自己的作文专刊《小荷尖尖》简妙作文,每年按春夏秋冬四个季度出刊,在时光的流逝中,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期刊已出过十几期了,翻开那些或稚嫩或成熟的习作,你不难发现,在这些北京的作文刊物中,既有黑龙江萝北的作文,也有辽宁庄河的作文。看到这些孩子发来的作文,他仿佛看到故乡发展的脚步,他是多么希望家乡的作文也能快速发展起来呀。郭老师还在枣园小学成立了春泥文学社,每个周五的下午第七八节课,就是社员们的活动时间,同学们或写作或朗读,故事会朗诵会还有特长演示会,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写作热情,他们在快速地进步着,看看枣园小学的作文刊物《春泥》,你就能听到他们跑步向前的进步声。

北京旧宫二小给郭老师提供了最好的工作条件,这令郭老师特别感动,他常常动情地讲起高校长对他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提供最好的住所,配齐电脑网络,有时还带郭老师外出观赏北京的景色。看着郭老师的被子太薄,就从家里拿来最好的被子给郭老师盖。正是这如此细腻的人文关怀,才让郭老师有如此巨大的工作动力。郭老师从一个典型的乡村教师一路走来,从小小的团结七队一直走到首都北京,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演绎到超越的空间。他还在努力奋斗着,在作文的海洋里畅游着,近期他的第一本作文教学教材《走进精彩的作文世界》正在整理中,那是他几十年作文教学经验的结晶。前几天,他又被北京整全教育科技研究院聘为特约研究员,研究他早已涉足的小学作文教学,他还被聘为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外教育研究》特邀编委。他年轻时的那个作文梦,正逐渐演变为现实了,我们还是期待着他能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我们的家乡争光。

郭老师不光勤奋地工作着,他的休闲时光也是丰富多彩的。在北京近十年的时间里,他把每个周日都定为旅游日,尤其是他的写作老师赵成群也来到北京后,这种旅游更是常态化和制度化了。在北京刷卡坐公交车特别便宜,他们又都有公园卡,一到周日,郭老师便带着饭菜,赵成群老师带着烧酒,郑建华老师带着烤鸭或驴肉火烧,他们在天坛祈年殿旁边,在北海公园的花树下,在紫竹院翠竹丛中的石桌上,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板凳上,他们开怀畅饮,有时还饮酒吟诗。请看赵成群老师的新诗《游紫竹院》:车走京西白石桥,明眸浓荫玉蓉娇。皇家幸御河叉口,新代开来岸上乔。长水紫渠走碧绿,荷花青竹舞绫绡。石筠苑里山环水,对酒云园听洞箫!”听罢赵老师充满今朝古韵的诗后,郭训民老师也当即用打油诗吟道:“半院绿柳染苍荷,一泓碧水泛竹波。倚身古亭听新韵,横竿秋水钓小河。隆隆古船通幽径,静静石棋厮杀多。一壶烧酒青石上,吟得新诗伴红歌。”郑老师也朗朗地诵读了她的诗文。他们这种边游边酒边歌的雅致生活,引起多少外地游客的羡慕呀。快乐工作,游乐生活,是郭老师的人生目标,他在工作中享受着游走的快乐,在游走中享受着工作的喜悦,这种边走边唱的方式,是一种全新的诗意生活。

年过六十的郭老师心态一点都不老,他在北京工作着,快乐着,轻轻地哼唱着“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迈着轻盈的步子,向我们走来……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2018的每一天,期待与更多的你温暖同行。你的点赞和转发,是对我们的鼓励和动力。                                         

扫码可以进入《北京文鑫教育》网站

【北京文鑫教育网wenxinjy.com】已开通,作文&书法&绘画&摄影&音视频等均可展示,也可发公众号&正式出版书刊上,成为我们的会员可到签约景区【免门票】旅游不限次数,手机&微信:18053901378,面向全国招小记者等业务代理分享到朋友圈,看看你的微信影响力有多大

您看此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