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8日,踏上北上回京的路,没有了前三天耳边一直响彻的电音,所有人瘫坐在座椅里,就像是被抽走了灵魂的肉体,只剩皮囊。
迷笛电子DJ阵容强大Brandt Brauer Frick 、Kamara、Mumbai Science、Smash TV等DJ在各个舞台不分昼夜给乐迷带来最震撼的感受,甚至还有中国杀不死Subs vs比利时的The Subs这样乐趣十足的碰撞。DJ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艺人,白天他们和乐迷一样,露营在营地,在美食摊位解决自己偶尔的小饥饿,买上一罐啤酒到其他house,和大家一起扭动摇摆。不管怎样,电子音乐还是和夜与光最搭,工作人员们赶在夜幕降临之前调试好舞台的音响设备,偏高的标准音和各个音响一次次的调试都在为夜晚的狂欢做最充足的准备。黑夜袭卷营地,主舞台的探照灯打到空中,宣誓着狂欢的来袭,震耳的音响,放出奇才DJ的神作,舞台的灯光随节奏变幻,台下的乐迷沉浸于其中,尖叫,晃动,都是他们对电音最投入的爱。音乐不分国界的,电子音乐更是,只要效果器得,大家都像嗑了药。无论是主舞台,分舞台还是六个house,DJ台前永远被外国人和中国女人霸占,五十多个小时不间断扭动,DJ台前的位置只属于他们,在靠近音箱的地方,底鼓的Loop像是电击,给筋疲力尽的人做心脏复苏,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在随着电音活动着,眼前闪烁的光,致幻只是几秒钟的事,,看着眼前晃动在金发身边的中国娃娃,目测上千人的迷笛电子,就像是一瓶掺了20%红星二锅头的洋酒,而20%的红星还兑了5%的牛栏山,感慨电子音乐何时才能在我天朝立足……或是穿上比基尼去有泳池的舞台,伴着电音抖抖腿玩玩水,看看乐迷们带来的狗。硕大的太湖迷笛营,有河流有泳池有攀岩…high翻一整晚后,白天在露营地和好友聊聊天使许多乐迷地不二之选。在迷笛露营,你可以赤脚走在任何地方,你可以大汗淋漓三天不洗澡,就是个野孩子,累了就去音箱前,给自己充下电。回来就站在滑板上,飞速地滑,就算重重地摔倒也没关系。觉得需要些炫酷地东西来装饰自己的两天野生生活,那就去迷笛的摊位买上一张纹身贴,买上一副荧光墨镜,瞬间变身时尚潮人,但再花哨地装扮都掩饰不了我们野孩子地本性。五十多个小时,耳边的电音就像是源源不断的动力,闭上眼睛躺在帐篷里,如果真是累了,伴着震耳地音乐,也会睡得香甜。乐迷们疯狂的玩耍,工作人员认真的工作,志愿者们全身心地投入,一切过得飞快,三天时间,在这个世外桃源就像是过了半个多月。迷笛电子地魅力就在于此,有音乐与朋友相伴,做一个再城市里我们不敢去做地野孩子,放空自己不用考虑自己地舞姿是否美丽,只要随着音乐随便摇摆,不用考虑我们地尖叫是否适当,只要需要就呐喊,不用考虑我们是否会摔倒,只要狂欢就奔跑。最后一天的志愿者大合影,野孩子们像刚见面时一样,尖叫欢呼,只多了些不舍。回到城市,没有了电音的充电,也许这些迷笛营里的野孩子又会像没了灵魂的走肉,淹没于城市的钢铁森林……然而这种假设,已经在我们北上的路途中被印证。
长按二维码
关注脉搏FM
获取更多视听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