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笛东讲堂丨第85期 日本考察之六本木的前世今生

笛东讲堂丨第85期 日本考察之六本木的前世今生

2022-01-22 23:23:19

导言:
2015年6月,笛东2014年度优秀员工赴日本游学考察,期间参观了六本木等日本城市典型区域。7月9日的笛东讲堂上,参与本次考察活动的设计师代表分享了题为《日本考察之六本木的前世今生》的考察心得,本文根据讲座发言整理而成。


六本木概况
六本木是日本最大规模的城区开发项目。它是按照二十一世纪理想东京风貌而建的社区,建筑要素中集住宅、办公、酒店、商业设施、文化设施等功能于一体。它是一个具有文化品位的城中城。工作、居住和生活的多重功能,建设中融入文化、生活以及休闲等建筑元素。并且,是日本新都市主义居住空间的范本。在规划建设中合理地考虑并加入了其他建筑功能和元素,使得该项目在开业不到2年的时间,成为日本东京著名的购物中心和旅游中心。




起源和变迁
六本木地区位于东京都中心港区,距离皇宫0.5公里。六本木在东京的位置和地位,可以大致相当于上海的淮海中路西段,或是北京的东郊民巷。




在日本江户时代,六个皆有“木”姓氏的家族在此建房居住,分别为青木氏、一柳氏、上杉氏、片桐氏、朽木氏及高木氏。后来,此地成了“六本木”地名。六本木在江户时期是诸侯官邸聚集的区域。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六本木一代原本设有军事设施,二战日本投降后,设施被美军接收,此后附近逐渐开设了为外国人而设的商店与饮食店。其后附近又开设了多间电台,如朝日电台等,加上外国使馆的设置,六本木遂演变成酒吧,夜总会等夜店林立的繁华地区。60年代后半期开始,这里被称为“野兽会”的社交场景。80年代后期,各式最新潮流的舞厅如雨后春笋地在这里冒出,上演着熟男熟女多彩多姿夜生活,以及外国人夜晚放纵豪游戏码的六本木,是东京不羁夜的最佳代表。


于是从1986年起,东京都政府认定六本木六丁木地区为“城市改建示范区域”。由此直至1997年,期间多次就相关区域改造发布项目设施方案。于1998年“六本木六丁目地区市中心改建委员会”成立,设计开始,最终于2003年项目竣工,4月25日正式开幕。此后不到2年的时间,六本木新城已经成为日本东京著名的购物中心和旅游中心,成为日本及海外游客的必访之地。2007年年初,国立新美术馆和东京中城相继于六本木完工启用,使六本木跃升成为东京重要的中心商务区之一。




总体规划
1
功能分区
A区:位于项目北端,面对六本木大街,是六本木新城的主要入口。该广场直通六本木地铁车站,同时还集商业、教育等综合设施于一体。
B区:是六本木新城的核心区,包括54层的“森大厦”主办公楼、拥有300间客房的五星级君悦酒店、朝日电视台、综合影院和空中美术馆“森艺术中心”等,一些商业空间、街道和公园把这些主体建筑馆穿起来。
C区:位于项目的南端,其中的4幢住宅共有840单元,能容纳大约2000人。此外还有一幢多层的办公楼和其他生活辅助设施。




2
开发理念
打造“城市中的城市”为目的,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理想之城——垂直花园城市;传承和彰显东京金融、时尚、活力、休闲的国际化大都市精神。



空间分析
1
交通组织和停车系统
与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完美接驳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流:合理的交通体系
地铁、公共汽车、自驾车均可方便到达六本木,总体停车位2726辆,共计12个停车场,方便顾客就近停车。
六本木新城设有摩托车与自行车停车位置,其中自行车免费。
地铁直接连通六本木新城B1F。



2
空间动线
以垂直流动线来思考建筑的构成,使整体空间充满了层次变化感。
将都市的生活流动线由横向改为竖向,建设一个“垂直”的而不是“水平”的都市,以改变人们的居住与生活行为模式。



功能组团
1
办公楼 森大厦(新城的主体建筑)
六本木新城以办公大楼森大厦(Mori Tower)为中心,约有2万人在此工作,平均每天出入的人数达10万人。51层是会员俱乐部(会员制俱乐部,不分昼夜地汇聚了世界各国活跃在各个领域的人们)。52层是瞭望厅和艺术画廊(面积约1000平米的画廊。森艺术中心画廊举办各种展览,既有服装、电影等人们熟悉的主题,也有历史名画等,内容广泛,种类繁多)。



2
居住区
让居住区和办公区更接近,让在六本木办公、居住的人们享受足够的便利,在规划时就把人的流动放在第一位来考虑,并以垂直流动线来思考建筑的构成,主创者希望创造一个垂直的都市,通过增加大楼的高度来增加更多的绿地和公共空间,并缩短办公室与居住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人们的交通时间,将都市的生活动线由横向改为竖向,以改变人们的居住与生活行为模式。




3
商业区
商业空间组成大致可分为五个区域:
地带大厦(North Tower):为联结地铁日比谷线六本木站的商业大楼,其一楼与地下一楼设有餐厅、商店和便利店等。
地铁明冠好莱坞(M/H):—连接地铁日比谷线六本木站与六本木新城(hills)的入口。美容美发世界、美食健康综合广场。
西侧步行区(West Walk):位于森大厦内,6层楼高,时尚、美食、医疗设施等一应俱全,时尚前卫开放区。
庭园侧步行区(Hillside):娱乐亦充实的艺术和生活空间。设有影院的榉树坂六本木综合楼以及面对毛利庭园的半开放街面区域。有多家东亚风格的店铺。
榉树坂区(Keyaki zaka):包括了六本木新城入口大厦、六本木新城住宅区、六本木榉树坂大道等相关空间。绿影婆娑的奢华街道,东西长约400米的林荫道,周围是奢华品牌的商店。




4
其他空间
朝日电视台大楼:朝日电视台的新总部所在,地上5层,地下2层。大楼一楼设有公众开放空间,除了纪念品专卖店之外,还设有介绍朝日电视台各节目的展览专区等朝日电视台有关的设施。




东京君悦大酒店:提供包括28间套房在内的387间客房、最高级的厨师们用精选食材创造出美味佳肴的10间餐厅和酒吧、绝对宽敞舒适的温泉浴场和健身房、13个宴会会场、教堂、神殿等优雅舒适的空间与无微不至的服务。



景观营造
1
垂直花园城市
六本木新城再开发计划以打造“城市中的城市”为目的,并以展现其艺术景观生活独特的一面为发展重点。为了在东京有限的区域内满足种类繁多的商业、办公、文化、休闲及娱乐活动,新城总体采取垂直发展的策略,在东京市中心打造一个垂直城市。
在规划时将人的流动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以垂直流动线来思考建筑的构成,使整体空间充满了层次变化感。
对细分化的土地加以整合,通过建筑物的集约化和高层化,灵活利用人工地盘和地下空间,在地面创建出丰富的开放空间。
通过开发超高层塔楼和地下空间的立体使用,有效完善了铁路和公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将工作、居住、游玩、学习、商业等丰富多彩的城市功能有机结合为一体,形成集约型城市。
景观创造是六本木新城主要出彩的部分。六本木山的街道主题是要创造“垂直花园都市”和“文化都心”。这一主题通过从地面至屋顶的多种多样的广场、街道、绿地形成了“立体回游”的森林。六本木项目中不仅最大限度绿化地面,而且还绿化建筑物的屋顶,在创建多样性的绿色空间的同时,对缓解地球温暖化现象和缓解微气象也能作出贡献。开发后的绿地约为开发前的1.5倍,创建出约占开发面积20%以上的绿地。




2
毛利庭院
森大厦东侧的毛利庭园(Mohri Garden)是一处占地4300m2的日式造景庭园,为拥有400年历史的毛利藩宅邸遗址中庭园的复原版。毛利庭园里的潺潺流水声、花草的芬芳、水池假山和春天的樱花,为高楼林立的东京提供了一处民众在闹区中可以悠闲赏景的户外天地。




3
安丽娜广场(露天广场)
六本木露天广场是一处拥有可以任意开放的遮蔽式穹顶露天多功能公共娱乐表演圆形舞台,能为风雨无阻的户外活动提供场地;配合着可变换的喷水设施,满足了多样化的活动场所需求,提供了变化丰富的空间。广场上的活动多以世界性的娱乐节目为主流,每次光临都会体验不同的刺激。





4
屋顶花园
六本木新城综合楼楼顶1300平方米的屋顶花园里,没有用来养花种草,而是构建了绝对纯粹的田园风光。从人的最基本生存需要出发,设置了稻田、蔬菜等田园风格的景观,强调了业主的可参与性。带给大家美好种植体验的同时也降低了楼顶的温度,是非常好的生态环保设计。
春天可以插秧播种夏天有绽放的荷花和长势喜人的青菜蔬果,秋天有成熟的果实,这里也因此成为学生实习劳动的场地,也是旅游观光客逗留的景点之一。




5
墙面垂直绿化
六本木新城不仅从屋顶花园和开发空间来打造绿化空间,更通过墙面垂直绿化将绿化进一步延展。




6
艺术小品

六本木之丘是个充满艺术气息、丰富感性的开放空间。艺术不光只在美术馆,广场或是大街小巷里,艺术作品更是星罗棋布,在六本木,一共有19个大型雕塑,小雕塑作品则超过100个。


7
标识系统、排水及人文关怀



六本木区域考察总结
1
鲜明的价值主张
打造“城市中的城市”,并展现其艺术、景观、生活独特的一面。
2
领先的开发理念
垂直花园城市,让城市的发展从平面过渡到立体。
3
城市功能高度浓缩
居住、办公、娱乐、学习、休憩等多种功能及设施,是一个超大型复合性都会地区,几乎可以满足都市生活的各种需求。
4
科学的交通、动线设计
接驳城市的便捷交通体系,人车分流,行人通过广场、小品、等进行引导。
5
完整规划与休憩设施的艺术化
有文化特色的园林、创意水系、艺术雕塑、时尚小品。


本文为DDON笛东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公众号“DDON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