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故乡的原风景之养鸭记

故乡的原风景之养鸭记

2022-05-28 19:24:51

早春二月,乡村那家焐房揭掉糊在门窗上厚厚的报纸,破茧似的打开了门,刚孵化的小鸭子们还没看清天空的颜色,就一五一十的,左一箩右一筐的,被庄稼人捉回家去。小鸭子毛绒绒的,嫩嫩的鹅黄色,至于为什么叫鹅黄色而不是鸭黄色,鸭子里似乎还没有鸭权主义者出来抗议过。农民们欢天喜地的挑着小鸭子,盘算着这群鸭子的收成,那神情好像捡到了一只只金娃娃。


到了农家,鸭子们住进了专为它们搭的棚舍,一圈两尺来高的篾笆,是它们的屏风;铺着厚厚的稻草,充作它们的席梦思;吃饭的时候,空地上展开大块的塑料皮,那就是它们的餐桌,伙食也不算差,大米煮成的饭粒管个饱,小鸭子算是过起了养尊处优的生活。
鸭子们还不满足,因为没肉吃,别急,等它们稍稍大一些自然会给它们加餐的。那时我们这些半大孩子就派上用场了。


我们一放学就心急火燎的跑回家,书包一扔,就去挖蛐蟮,蛐蟮用草灰呛一下,穿到缝衣针弯成的钩子上,就可以去钓泥鳅黄鳝了。趁天未黑,我们成群结队的踩着田埂,一块田一块田的插钓竿,要插在稻田的积水处,否则会劳而无功的。


也有人用笼子张黄鳝,不过笼子费钱买,不像钓竿可以自己做,用的人也就少了许多,有笼子的人家神奇十足的挑着笼子去下,不过还得提防着人偷,实在有些担惊受怕。还有一些人,别的东西都不带,单拿一条五尺长三寸宽的竹板,去秧田里打田鸡,听见青蛙叫,琢磨着它的位置,运运气一板子刷过去,十板九不空,技巧着实高明,这种板子就唤作田鸡板。


夜晚的田野很有趣味,一盏盏马灯游走在此起彼伏的蛙鸣之间,劳作的辛苦也被暮春的夜风吹走了许多。


得来的这些泥鳅黄鳝田鸡,绝大部分成了小鸭子们的美味佳肴,有了这样的食物,它们真是见风长。它们需要游戏,最好的去处无非是池塘小河了。鸭子有弄水的天性,水是它们的家园,一到了水塘,它们的顽皮样子就尽显无遗。它们三五成群,浮浮沉沉,到处探险,满池塘 盛着它们的喧闹,即便天气冷水温低,它们也毫不在乎,不是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吗?有时候,放鸭人也把鸭子赶进正在抽穗的稻田,小鸭子捕食小虫子,也吃一点鸭舌草,它们的排泄物成了肥料,一般的农家是不会制止的。


天气渐渐热起来了,鸭子也逐渐脱掉它们的童装,换上新装。不过这时候的鸭子有些难看,像青春期的少年身材不够匀称一样,要等一段时间过去,鸭子那光滑的羽毛长全了,真叫漂亮。特别是麻鸭头上的那一撮绿毛,叫鸭头绿,漂亮得不让须眉大汉的美髯,如果经过清水的洗濯,更加耀眼。


鸭子能自食其力的时候,差不多也到了放暑假了。那一年我高考落榜后,家里养了一窝鸭子,大概有两百多只吧,我和我四哥接过了放鸭的竹竿,整天和这群鸭子打交道了。双抢季节到了,我们把鸭子赶到别人收获过的稻田觅食,为了赶趟,再热的天都得去放鸭,空旷的田野哪有绿荫可以遮挡烈日?头晒昏了,脸晒黑了,肚饿瘪了,口渴得要喝秧田里的浑水,赤着的脚会烫起泡,倘若碰上打暴,倾盆大雨片刻让你淋成落汤鸡,这些必须得忍受。要是一不小心,让鸭子溜进人家刚放倒还没脱粒的稻田,或者糟蹋人家未成熟的水稻,挨一顿骂是必不可少的,总比叫人家打断鸭腿要好吧?有时候我们还要说上几稻箩好话,帮人家扎稻把,替人家掼稻,主人才答应让我们的鸭子去觅食,放鸭的确是件辛苦活。


傍晚赶鸭群回家,我们充满着成就感。没有养过鸭的人是想象不出鸭子是怎么赶回家的,其实你只要用长竹竿赶着三五只鸭子朝前走,其余的鸭子会乖乖的跟着走,绝不会贪玩掉队。


你瞧:几百只因饱食而鼓起了嗉子的鸭子,缓缓的却极有节奏的走路,像不像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部队呢?


叫我刻骨铭心的是那次放鸭中遭遇的夏日暴雨。那是薄暮时分,我们把吃饱的鸭子赶到水塘里,让它们尽情的嬉戏,鸭子一见到水就没命似的疯,一个个如赛车在水塘里横冲直撞,有些玩些高难度动作,把头直插进水底跟小鱼小虾斗智斗勇,尾巴高高翘起,像一只倾斜的小船。我们心想等它们玩够了就上岸回家。
就在我们呼唤鸭子的时候,风云突变,一场暴雨偷袭而至,还没等我们回过神,全身已湿透,冷得你不得不发抖。这些都能熬住,最要命的是鸭子死活不肯上岸。暴雨射进水里,犹如冷水漏进热油锅,鸭群一下子炸开了,它们一见到下雨,似乎相逢到久别的亲朋,那个亲热,那个黏糊,任凭我们千呼万唤,甚至扔泥块,它们还是无动于衷,玩得更起劲。


天越来越黑,雨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冷,计越来越少,那个时候真能叫人品尝到了绝望的滋味,更不用说艰辛了。那次把鸭子赶回家后,我们都快虚脱了,当夜都发高烧了。我心里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会养鸭了,我的儿孙就是讨饭也不要去养什么鸟鸭。那年秋天我选择了复读,这场雨一定是其中的动力之一。


鸭子一般饲养一百天左右,就可以出售了,其实更多的利润让贩子赚去了,庄稼人只是赚个辛苦钱,家里有的是半大孩子卖不掉的力气和时间,是力气和时间的零存整取,这大概也属于“穷人经济学”吧。


作者:刘宏云


来源柘皋365论坛推荐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