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徐义生诗意小品画赏析

徐义生诗意小品画赏析

2021-11-23 22:56:03

2018年2月12日故宫博物院推出《国家宝藏》特展,其中就有我们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


对于国宝绘画,我们大多数人看了也只是会说:


  • 哇,画的真好

  • 古代人真厉害呵!


词语匮乏,尴尬的很。


艺术欣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速成的,需循序渐进。可先从小处着眼,为此,小编选取了徐義生先生几幅诗意小品画,与大家共赏。


徐義生


1943年生,陕西省岐山县人。

陕西师大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任陕西师大艺术画研究所所长,艺术系副主任,艺术学院院长。

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短短四句诗,窗外冷冷的雨,屋内暖暖的烛。重复使用“巴山夜雨”却无单调之嫌,文意曲折深厚。



徐先生的小品《巴山夜雨》把诗的情境再现。苍劲磅礴的笔锋也可绘出细腻的夜雨寄情,作品清新厚朴,洒脱隽雅。远景淡墨加花青渲染几笔,不见雨点,却看雨色。红叶印章用色遥相呼应,妙趣横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相比《巴山夜雨》,作品《寒江独钓》更显清丽,寥寥几笔,勾画出一幅万籁俱寂,一尘不染的画面。



通过这幅画,我们也更能体会到渔翁的清高,孤傲。柳宗元幻想中的境界虚无缥缈,摆脱了世俗,超然物外。画面突出一个静,大的篇幅都在描绘一种绝对的静,也是这极端的寂静,让渔夫的一举一动都显得有了生气。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画面前景描绘了一幅跃然于眼前的问询隐者的画面,后景淡墨渲染出山中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的意境。



画面干净简洁,有虚有实,如诗所描述的一样,言简意丰。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想象的却是这采药济世的隐者是何许人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的诗字面上浅,容易懂,内蕴却很深,值得反复推敲。



这幅画上部分的留白给人无限想象,题字“悠然见南山”,点明,看的,那是远山。除了上方的留白,下面菊花的繁,竹影的简对比协调。用色,笔法单一,也是给我们表现出一种超然,淡泊的意境。画者诗词功底可见一斑。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的《琵琶行》确实是脍炙人口。歌女的悲惨命运,诗人的情感变化,一明一暗,一实一虚,文章语言优美平实,内容贴近生活,雅俗共赏。



这幅画构图也是极美的。画面左右简与繁对比,远山近景虚实结合。琵琶女以背影示人,使人自然吟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优美雅句。



这些画作出自徐義生先生的《義生小品集》,引用贾平凹的评价“以他的画作读他的诗词,亲近了徐義生的仁慈宽厚,以他的诗词读他的画作,欣赏了徐義生的静水深流”。



作者 | 蒋雪

编辑 | 二星

图片 | 版权所有

<End>


延伸阅读


01  画画,画的是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