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去看望外婆的路上,我路过了外婆生活了几十年的小区,这个80年代甚至更早就存在的大学路社区,其实就是十几条小巷交错纵横,围着一帮墙皮泛黄只有七层的老房子,在这里只有经久不息的路边菜摊和许多已至暮年的花白老人,然而不同于现在住的公寓,这里所有的味道都带着亲切感,闭着眼睛也能走完的小径反倒让人感到放松。最宽的那条马路上静静的站着我曾就读的母校,也许是因为暑期,除了知了声,听见的应该都是记忆的声音。
从学生时代开始,回忆就变成青涩的了,开始认识形形色色的同学,虽然校服是一样的,但总有那么一两张脸会让自己不愿意去忘记,也许是最严厉的老师,也许是笑起来很甜的同桌,也许是那个敢顶撞老师的“坏孩子”。懵懂之所以懵懂,我想是因为我们暗暗记恨过谁或者是悄悄喜欢过谁。
刚初中毕业的侄女,在朋友圈里推荐了一部叫《最好的我们》的网剧,在她的年纪,有情人是否终成眷属是最重要的。耿耿于怀这样的名字虽然只会在编剧笔下出现,然而羞于开口却又只被她所吸引的感觉,我懂,没有谁不懂。
剧中的陆星河吹得一手好口琴,就像我们那个不是全民乐器的时代,班里总有那么几位会乐器的。一个名为牧笛的女孩,一个因为名字接触竹笛的女孩,总能在班会上用她清爽的竹笛声演奏时下火热的流行歌曲,气质和潮流似乎在她身上能共存,悠扬婉转的声音里,我们会把歌词在心里填进去,甚至哼出来,每个人都会安静的听完,每个周五的最后一节课我记得从来没人急着走。
在读书时代,大多数人都有过坚守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或者坚持一份陪伴多年的喜好,似乎曾经躁动一时的《致青春》,《同桌的你》就是勾起了最简单的也最珍贵的回忆,从揪一个一起练笛女孩的辫子,从一起放学,从问你学文学理,从问你想考去哪儿,青春的花就已经绽放了。
时隔多年,也许你也不明白为什么当初偏偏喜欢的是这个人,这个能让自己笑,哭,关心,明明什么都做不到却愿意去承若的人。如果再见,我想我们不会红着脸,淡淡的一笑是因为我喜欢的是那个,只穿着校服的你,带着稚气,带着我移不开的目光。
当回到大学路的时候,就如同流逝的岁月,这几条小巷也上了年纪, 但无论是我的青春还是这个青葱的小区,终究会逝去, 就像开了又谢的花朵,在刹那的瞬间,耀眼闪烁之后,再也回不去,而青春的美丽也正是因为昙花一现的可贵让我们怀念。我更中意这个充满人情味的老小区,更想回到那个满是作业却让人没有放弃竹笛的老校区。识人或是识笛,闻声或是吹奏,这些第一次都是我们弥足珍贵的回忆,它不会重来,但会让你更珍惜眼前的人和手中的笛。
如果你还青葱懵懂,请你悄然的等待,如果你正值似水年华,请你炽烈的燃烧,如果你已经走完了平凡道路的前半段,请你回去看看,呼吸一下现在的风和过去的空气,在这个酷暑,那里卖的雪糕特别冰也特别甜。
既然青春留不住,那就在花开时笑得最灿烂
我是小笛子
竹笛吧,偏偏喜欢你~
那么,晚安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