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个性化赏析白居易《琵琶行》

个性化赏析白居易《琵琶行》

2020-12-26 02:12:11

.相关知识

1.爱恋湘灵 11岁结识湘灵,19岁时与15岁的湘灵恋爱,37岁时母亲以死相逼被迫与杨汝士结婚,后遇到湘灵写《逢旧》,其中的恨与《长恨歌》的恨不无关联,53岁故居寻找不知湘灵去向,这段35年的恋爱悲剧才结束。

2.樊素小蛮

白居易为涤除心中烦恼蓄妓嗜酒无度,直到暮年。“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现在说美女樱桃嘴,小蛮腰,杨柳腰来自白居易语。

3.白居易造酒赏邻居

4.香山居士,醉吟先生:香山寺

5.留下古迹:龙山白园,西湖白堤

6.顾况: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草原送别》况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7.作者其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首,“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现存诗近三千首。

 

8.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洲司马。到江洲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态炎凉,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到江洲的第二年就创作了这篇著名的长诗。

 

9.解题:《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10.相关对联

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留江上别离情。
江西九江有一处名胜古迹——白居易祠,祠中著名的对联。写白居易离开九江时,九江人民对他的深厚情谊,勾留即逗留,千尺水衬托别离情之深)


11.全诗按时间顺序写

 (一)  江头送客闻琵琶

(二)江上聆听琵琶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
(三)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凄凉;悲苦心境)
(四)同病相怜伤迁谪
(五)重闻琵琶青衫湿 

 

12.琵琶女的演奏(三次)

一闻琵琶邀相见

再闻琵琶诉沦落

三闻琵琶青衫湿

 

 

13.歌女诗人共鸣

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

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

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

同泄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

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

 

14.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1、比喻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悠扬婉转、悦耳动听)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悲愤)
 
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2、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①正面描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②侧面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好处:更好地突出了琵琶女高超的琴技和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诗歌赏析模块

人物型赏析模块

提问方式:联系全文,请概括琵琶女的形象特点

A.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由京倡  变成商妇  ,内心怨。

B.名满京都的艺人,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C.琵琶女:封建社会中被损害、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诉。

 

提问方式:联系全文,请概括白居易的形象特点

A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由京官 变为谪官 ,内心恨。

B .  才华横溢的诗人,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C. 受压抑的正直知识分子

 

 

  

 第一段开头,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A.点明了时令,地点,时间和事件,环境。

B.红红的枫叶,白白的荻花,微微的秋风,一红一白,冷暖相间,无需太多秋景,却秋意浓浓,内蕴丰富

C.寥寥几笔勾画就将这如画的美丽秋景渲染得萧瑟凄凉,从而奠定了诗歌感伤的基调,更添诗人送友悲凉、忧伤之情。 

 

第一段结尾“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AB.月朦胧,水渺茫。离愁无法排解,苦闷难以消除。

C.既道出了诗人的心情,烘托了悲凉的气氛,也奠定了全诗悲凉感伤的情感基调。    

 

 

第二段的最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A.     乐曲声停,但又似乎没停,如丝如缕,如泣如诉,萦绕在诗人的耳畔,周围一片静寂,一轮秋月静静地照在江面上。

B.     点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说明当时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

C.      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第四段“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期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A.这几句写诗人谪居之环境:

B.低洼潮湿,黄芦苦竹丛生,杜鹃悲啼不绝,猿声哀怨不断,何等艰苦恶劣,何等苍凉悲凄。

C.既写出了诗人谪居之处环境的恶劣苍凉,点染悲凉的气氛,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孤寂、苦闷和无奈。

 

以我观物,则万物皆著我之色彩

 

 

1.赏析描写音乐的部分(整体赏析)

AB以大珠小珠洒落在玉盘中的声音比喻乐声的清脆悦耳与高低交错;以花间流转的莺语比喻乐声的婉转流利;以冰下堵塞不畅的泉流比喻乐声的幽咽;以银瓶乍破水浆迸溅,铁骑突出刀枪齐鸣比喻乐声休止后又骤然响起时的铿锵激越;以撕裂丝绸的声音比喻四弦齐拨时乐声的短促脆亮。(分析,不必面面俱到,但要到位)
C.
联翩的妙喻能赋予抽象的音乐以具体可感的声、色、形的形象,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些形象贴切的比喻;把乐音的特点和旋律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2.赏析: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A.比喻

B. 以骤降的“急雨”比喻粗弦奏出的粗重繁促的音节,以小儿女般的轻柔“私语”比喻细线轻细绵密的声音。

C.抽象的音乐以具体可感的声、色、形的形象表现,生动形象,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3.赏析: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A.比喻手法表现,生动形象

B.形象地以大珠小珠洒落在玉盘中的声音比喻乐声的清脆悦耳与高低交错。

C.同上

 

4. 赏析: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A.
比喻

B.以花间流转的莺语比喻乐声的婉转流利,悦耳动听;以冰下堵塞不畅的泉流比喻乐声的幽咽,低沉凝涩;

C..同上

 

5.赏析: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A.
比喻

B.以银瓶乍破水浆迸溅,铁骑突出刀枪齐鸣比喻乐声休止后又骤然响起时的铿锵激越;

C .同上

 

6.赏析: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A
比喻

B以撕裂丝绸的声音比喻四弦齐拨时乐声的短促脆亮。

C.同上

 

4、叠词和联绵词:
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联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     

 好处:使音节悦耳动听

 

.知识迁移

1、刘鹗《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写白妞唱歌: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

2、金庸《笑傲江湖》对任盈盈箫声的描写:     

  琴音似止未止之际,却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渐渐的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象,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箫声停顿良久,众人这才如梦初醒。

 

 

3.《女高音》余光中

一只鸟自地平线涌起,

缓缓地,盘旋在西方的天际。

它悠悠地飞下,又舒舒地飞上,

如片帆飄浮於微波的海洋。

那一片辽阔而溫暖的洋水,

荡得它懶懶地,有些微醉。

不久,海上吹起了巨风;

一波接一波向前洶涌。

忽然它振翅向天顶疾升,

疾升,疾升,要直叩天堂的大门!

那么远,那么高,那么渺小!

昂起头几乎都追眺不著。

转瞬在太空它息下了翅膀,

翻一个筋斗向下界飞降。

但是还不曾触到平地,

拍一拍双翼,又緩緩地飞起。

哦,緩緩地,緩緩地,飞向西方,

渐沒於黃昏那无边的苍茫。

 

四.附杜甫诗歌20首

1、《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7、《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8、《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9、《规雁》

  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10、《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3、《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4、《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15、《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6、《寒食》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17、《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18、《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19、《送灵州李判官》

  犬戎腥四海,回首一茫茫。
  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
  将军专策略,幕府盛材良。
  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20、《登白马潭》

  水生春缆没,日出野船开。
  宿鸟行犹去,丛花笑不来。
  人人伤白首,处处接金杯。
  莫道新知要,南征且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