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逸的欲望扼杀了灵魂的激情,而它还在葬礼上咧嘴大笑。
——纪伯伦《先知》
作者简介
纪伯伦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黎巴嫩诗人、作家,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他着眼于东方,也注视西方。其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性和东方精神,还有丰富的情感。
关于本书
《先知》是一部哲理性的抒情诗集,是纪伯伦创作的顶峰。他把《先知》看作他的“第二次降生”,表达了使他“成为站在太阳面前一个自由人的唯一理想”。整篇文章以一位名叫“艾墨斯达法”智者将要离别镇上居民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始,人们爱戴他并且想挽留他,于是一位预言家“爱尔美差”上前去,请求他对人们讲讲真理,把“真我”披露给人们,于是诗篇就这样开始了。
这位智者开始回答送行人们的疑问,从爱情,到生与死,从食物工作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到美与自由。每一个回答构成一个篇章,优雅的诗行中充溢着哲思,给人以启迪。
书摘
你的欢乐,就是你的去了面具的悲哀
连你那涌溢欢乐的井泉,也常是充满了你的眼泪
不然又怎样呢?
悲哀的创痕在你身上刻得越深,你越能容受更多的欢乐
你的盛酒的杯,不就是那曾在陶工的窑中燃烧的坯子么?
那感悦你的心神的笛子,不就是曾受尖刀挖刻的木管么?
——《哀乐》
我的想法
纪伯伦在这些诗篇中倾注的是他对生命,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他注重的是心灵的充实和富足,渴望的是心灵的自由,而不是屈服于肉体的感觉与欲望。谈论居室,他说:“愿山谷成为你们的街市,绿径成为你们的里巷,使你们在葡萄园中相寻相访的时候,衣袂上带着大地的芬芳。”谈论衣物的时候,他说:”你们虽可在衣服里找到隐秘的自由,却也找到了橛饰与羁勒了,我恨不得你们多用皮肤而少用衣服去迎接太阳和风。“房屋提供了舒适,却无法让心灵在自然中翱翔,感受日和月,感受心灵的和平、自由还有美;衣服能遮住”不洁“,给你更好的外表,但在这种对外表的担忧中你的心灵多了羁绊,无法去追求心灵的和谐平静。
他以极其敏锐的感觉,解剖了我们心灵的变化。谈论爱情,他说:“爱在爱中满足了。”谈论哀乐,他说:“你是天平般悬在悲哀与欢乐之间,但当守库者把你提起来称他的金银的时候,你的哀乐就必须升降了。” 他相信一切的相对与相生,爱情与痛苦,悲哀与欢乐,但我们要平静,接受它们,然后感恩。当爱情的痛苦来临,当生活的悲哀来临,不要沮丧和焦急,因为他们与喜乐本是相生的,你所做的就是像一个旁观者一样,看着一个生命在爱与痛,悲与乐中来来回回,然后想 这就是生命,然后就能体会到生命的灵动与美好。同样的,谈论施予,他说:“那只是生命给予生命——你以为自己是施主,其实也不过是一个证人。”他在施予中看到的是生命的美好,我们虽在施予,但却像是旁观者一样,目睹着两个生命因为施予而升华。
纪伯伦用巧妙而细腻的笔法,把生命中这难以描述的感觉生动地描绘了出来。我们读他的时候需要静静地品味他诗行中的道理与感觉,或许第一遍若有所思,但像是隔着一层纱,不要着急,因为这本书是值得放在身边,一遍一遍慢慢品的,每一篇,一遍一遍的品读,都能感受到启迪,感受到他描绘的自由心灵的美好。
愿能一直走在追求自由的路上。共勉。
by:张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