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 第 3 季》 第 1 场
《中国诗词大会 第 3 季》 第 2 场
《中国诗词大会 第 3 季》 第 3 场
《中国诗词大会 第 3 季》 第 4 场
《中国诗词大会 第 3 季》 第 5 场
《中国诗词大会 第 3 季》 第 6 场
《中国诗词大会 第 3 季》 第 7 场
《中国诗词大会 第 3 季》 第 8 场
《中国诗词大会 第 3 季》 第 9 场
《中国诗词大会 第 3 季》 第 10 场
链接
《中国诗词大会》第2季【1-10汇集】
雷海为
雷海为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外卖小哥,凭借超强实力,夺得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
十几年前,他没有多余的钱买书,为了能读诗,就到书店把诗背下来回家再默写,就这样积累了八百多首诗词。现在工作繁忙的他,也会在等餐或者休息的间隙读古诗词。雷海为和大多数从业者一样,勤恳地打拼着,一天要送餐五十多单,在给别人送饭的时候,自己却往往饿着,而他一天花在吃饭上的时间,三餐加起来也不超过半个小时,钱数不多于25块。“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如此辛劳奔波也并不富裕的日子里,还能够有这样一颗爱诗的心”,主持人董卿也不由得为雷海为发出这般由衷的钦佩和赞许。一般人很难想象,在这种条件下,雷海为还能坚持学习这么多的诗词,并积攒下一身卓越的诗词功底。这该有多么大的热情和恒心,又付出了多少异于常人的努力!
任自豪
任自豪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舞台上获得擂主次数最多的选手。在总决赛的舞台上,连任四期擂主的他,第一个登台便不负众望。首战告捷,答满八题,拿下了127分的优异成绩。虽然最终在攻擂资格争夺赛的“诗词接龙”比拼中不敌对手,遗憾离场,但他英俊潇洒的形象和淡定自信的表现早已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任自豪在异国求学多年,爱好古典文学的表姐是他诗词航行之路的领航人,他们时常畅谈诗人与诗词至深夜。孤独的求学生活也被他用诗意装点,他时常约朋友们聚会,在古典乐器悠扬的演奏声中朗诵诗词。任自豪热爱舞蹈,舞蹈的“动”与诗词的“静”共同组成了他乐以忘忧的缤纷生活。比赛中,他从预备团来到百人团,再借由飞花令来到攻擂台上,最终“黑马”逆袭,成为擂主并连续守擂成功,他的精彩表现也向我们证明了坚持的力量。只要坚持,常怀赤子之心,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不可能都会变为可能。相信奇迹,相信自己的力量。
王天睿
作为总决赛舞台上年龄最小的选手,来自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高二年级的王天睿一直带给《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观众以惊喜。年仅十七岁的她从容淡定,睿智沉着。她说:“我不惧怕任何人,我只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够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在总决赛中,王天睿一路势不可当,答对个人追逐赛中的全部八题,勇夺236分。她最终在第一轮飞花令——“思”的比拼中遗憾败北。王天睿自幼习读苏轼诗词,在她看来,苏子一颗诗心蓬勃无惧,超然于物外,才能诞生一篇篇传世佳作。深受苏轼诗词影响的她,也浸润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通达。《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对她的意义,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段经历。年轻的她,拥有无限的可能,无限的美好。中国的传统文化魅力,正在通过这些新时代新青年的一腔热爱,长久深远地传递着。
陈珏如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这是陈珏如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中的定场诗。陈珏如是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踏遍青山,以梦为马。她游历四方,用古诗词这个特别的方式与世界沟通,通过诗词感受世界的温度。她曾三次以百人团第一的优异成绩冲上舞台,是大家眼中最强的一匹“黑马”。她有强大的诗词储备和势在必得的决心,却在《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的舞台上演了最戏剧性的一幕。
因将“云生结海楼”中的“生”字误选为“深”,她在个人追逐赛的第一道题便挑战失败,失去进入攻擂资格挑战赛的机会,遗憾止步。在全场“再给一次机会”的呼吁声中,珏如谦逊直言:“是我学艺不精”。一字之差酿成对所有人来说猝不及防的结果,但珏如并不遗憾,看到全场那么多选手为她鼓掌、安慰她,她颇为感动。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学无止境。知识固然会有盲区,但诗词早已成为她看世界的一双慧眼。正如陈珏如所说:“包括古诗词在内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给中华儿女带来了取之不尽的自信心,让我能昂首挺胸看世界,更激励我脚踏实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基层文艺岗位上,当好‘彩笔’,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继承与创造。”
彭敏
“老将”彭敏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亚军,也是《诗刊》杂志的编辑。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舞台上,他连获三场擂主。以超高人气和超强实力成为所有人心中最强大的选手。他底蕴丰厚,在众多选手眼中,拿冠军乃“实至名归”。“上一季没有能够拿到冠军,对我来说非常遗憾。这次来肯定是想圆梦嘛。”《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中,彭敏在个人追逐赛中八题全对,在攻擂资格争夺赛中,先后淘汰三位实力强劲的对手,凭借敏捷的反应力和强大的诗词储备为观众们展现了亮眼的“飞花令”和“诗词接龙”表现。他稳扎稳打,却在最终的总冠军争夺赛环节心神不稳,方寸大乱,以1比5的悬殊比分败给了外卖小哥雷海为。人生在世,最终的对手是自己。虽然彭敏输了比赛,但他早已成为观众心中的榜样力量。他喜爱诗歌,也幸运地以诗歌为职业,正如彭敏所言:“对很多人来说,诗是生活的点缀,而对我,却是生活的主菜。”任凭外在的世界有多纷纭,他永远在诗中坚守自我,简单纯粹,自在随心。
韩墨言
韩墨言来自四川大学中文系。在父母的影响下,她爱上诗词、爱上国学。在平日紧张的学习之余,她认真研读了大量诗词歌赋、名篇名著,这使她成功获得四川大学自主招生优惠资格,最终考取了四川大学中文系。总决赛中,她以百人团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突出重围,和实力选手彭敏、任自豪、王天睿展开了“飞花令”和“诗词接龙”的刺激比拼。她先后淘汰了王天睿与任自豪,却最终不敌彭敏,与冠军争夺失之交臂。韩墨言表示,她对于自己决赛的登场是毫无预料的。能够登上舞台,与彭敏一对一地对决,对她来说已是倍感荣幸的意外之喜,无论输赢,她已结下了与百人团的深厚友情。在韩墨言看来,她在这方舞台认识了“诗心”自立的朋友们和高山仰止的老师们,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是她十八年的生活中最诗意的一件事。
本报记者 金力维
来源:北京日报 李夏至
原标题:《中国诗词大会》昨晚总决赛,雷海为击败彭敏等实力选手夺冠
外卖小哥:在诗词里做个侠客
成为《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第九场的擂主,外卖小哥雷海为彻底火了。这位相貌平平的80后小哥,因为多达800首的诗词储备量而在这一季大会中先后两次冲出百行团,最终在第九场攻擂成功。
昨晚,作为单期擂主,他在《中国诗词大会》最后一场总决赛中登场并击败彭敏、任自豪等实力雄厚的选手,一举夺冠。不过,对他来说,肇始于14年前的与诗词的独特缘分,更值得珍惜与品味。
没钱买书,到书店背诗
雷海为的微信头像,是1984年TVB版《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由周润发饰演。雷海为与诗词的缘分,其实离不开他对武侠的热爱。
2003年,雷海为在上海打工,偶然间看到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侠客行》,剧中用了李白的《侠客行》但不完整,他很喜欢,想要找到这首诗的全文,却苦苦遍寻不得。2004年,他在书店偶然翻起一本专讲诗词格律的书,书里居然有《侠客行》全文,他大喜过望,赶紧背下了这首诗。
“那时收入不多,舍不得买书,就经常去书店看诗词的书,看一首就背一首,回家再默写下来。如果有个别字句有错漏,下一次再去看,再背。”20多岁的年轻人没有太多别的爱好,从那年开始疯狂背诗,到如今积累了约800首诗词。2006年,因为原先的老板改行,手头的工作做不下去了,雷海为需要重新寻找生计。想起诗词里描绘的杭州美景,他动心了,“既然杭州离上海这么近,为什么不去看看?”他打包行李来到杭州,几经周折,最终于2008年在杭州做起了快递小哥。
白天工作时,他和其他快递小哥看上去没什么不同,靠一份份取件送件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到了晚上,工友们都玩手机游戏,他就静静地读诗。后来专职送外卖,他的碎片时间更多了,“送外卖有午餐和晚餐的高峰期,除此之外就比较空闲了,我就拿这些时间来背诗。”等餐的时刻,等红灯的间隙,他得空就在心里默背,“能背一首是一首,背住了,那一天都很高兴。”
诗词蕴含太多人生道理
雷海为经常带在手边的是《唐诗三百首》,《唐诗宋词名句三百》《宋词故事》等也经常翻阅。他最喜欢的诗人词人也来自唐宋时期,“诗人最喜欢李白,因为他豪情满怀、潇洒浪漫;词人最喜欢辛弃疾,他也是豪情代表。”他喜欢的诗词风格是豪放型,也常常希望自己能够效仿先贤,人如其诗。
除了读诗,雷海为还喜欢汉服,业余也学着演奏笛和箫。休息日,他会和朋友们一起穿上各自准备的汉服,去杭州城里那些古色古香的自然风景里赏景,也会前往图书馆或博物馆,去参加那里举办的民乐演奏会。从古琴到洞箫,从西湖到大运河庙会,连黄龙洞他都前后去了九次,就是为了那里的传统民乐演出。在雷海为看来,不管是古诗词,还是民乐、汉服,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表现。他直言自己喜欢诗词并不是因为诗词营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而是诗词宝库中蕴含了太多人生道理,“在诗词里我可以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也能学会如何为人处世。”
参加汉服活动时,雷海为的衣服有个专属名称“裋褐”,上衣下裤,“是古代老百姓穿的”。不像其他汉服爱好者喜欢穿士大夫穿的长袍大褂,他说“这就是最普通的款式”。穿上汉服时他还会背上笛子,猛一看这样的造型,还以为是位仗剑走天涯的侠客。他的微信头像是周润发扮演的令狐冲,朋友们有时喜欢叫他“令狐”。也许,那个在金庸武侠小说里最为知名的侠客令狐冲,恰恰是雷海为对人生境界的一种期待。
阅尽世事才能浩然于胸
当雷海为揣着一本《唐诗三百首》边送外卖边背诗的情景,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现场大屏幕上播放时,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个坚韧的年轻人投以钦佩的目光。尽管是第一次登上全国性的电视节目舞台,但那超越年龄的成熟,也让雷海为成为这场比赛的一个特殊存在。
第四场第一次冲出百行团时,雷海为与对手在“飞花令”和“诗词接龙”环节过招,丰富的诗词储备量令人咋舌。今年的百行团选手中不乏前两季“诗词大会”的种子选手彭敏、陈更,更有新一季黑马任自豪,而赛制也要求今年必须是在百行团中答题的第一名才能具备攻擂资格。“去年其实只需要是前四名就可以了,如今难度大了很多。”雷海为透露,选手们私下交流过,在备选参赛团中答错一道题还有可能成为当场第一名,但在百行团就必须准确率是百分之百,且手速还要最快。
第九场雷海为再次登台时,观众为之欢呼鼓舞,“海为海为,平地惊雷。”而这一场他大气稳定的发挥,也为通往总决赛的道路赢得了门票。从一开始坚定地要来参赛,到如今走到了最后,并且夺冠,雷海为自己其实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他说还会继续自己风里来雨里去的外卖工作,“还是外卖小哥,还是很爱诗词。”相比同台那些略显野心的竞争者,雷海为的淡定有一股超然味道,“生活如旧,能不能赢对我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我能融入这个过程,享受和诗词有关的一切,就很知足了。”
不少观众在看完节目后感慨,雷海为在节目中的表现可以用“不卑不亢,泰然自若”八个字作结,“诗词对人的意义不在于死记硬背,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遭遇、心境、喜怒哀乐。只有阅尽世事,才能把古人的意境‘浩然于胸’。雷海为是真正读懂了诗词的人,他愈是淡定,我们愈是感动。”
记者:你学习古诗词最大的动力是什么呢?
雷海为:我学习古诗词的动力完全出于自己对诗词本身的热爱。我觉得古诗词语句精炼优美,读来朗朗上口,意境深远,给人以启发和深思,也能学到很多知识。读诗、背诗于我而言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能得到快乐,这才是最主要的动力。
记者:获得了冠军之后,你觉得你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吗?
雷海为:应该会有,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我想,大概不能再安静地送外卖了吧。但具体如何我也无法预想,还是顺其自然吧。
记者:你是如何利用时间学习古诗词的呢?
雷海为:不管工作和生活多么忙碌,时间挤一挤还是有的。送外卖其实有很多碎片化的时间,这些时间用来背诗词是比较合适的。比如在商家等餐的时候、在路上等红灯的时候、甚至骑车在路上的时候。这些时间都可以拿来背诗,背之前背会的诗词,加深印象。我就经常这么做,可谓是见缝插针。像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半这段时间,我回到住处换过电瓶,吃过午饭,有那么一个多钟头的时间。这个时间相对充足,就可以坐下来好好读几首诗词,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还有看注解、鉴赏,还能背一两首新的诗词。
记者:生活中你应用到古诗词的时候多吗?
雷海为:想一想过往的经历,在生活中应用到古诗词的时候还是挺多的。当我经历了某个跟古诗词里相同或相似的场景,我脑海中就会立刻浮现出与之有关的诗句,从而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诗句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比如,与友人告别,我会感叹“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参加活动结束,曲终人散,我又会感叹“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来参加诗词大会,我会高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看到一个叫采苓的人,就会说“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记者:你最喜欢的古诗词是哪一句?为什么?
雷海为:我最喜欢的古诗词有很多,可不止一句。如果只选一句,那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一句诗豪情满怀,充满了自信和乐观,思想积极向上。遭遇顺境,可以用来自我肯定。遭遇逆境,又可以用来自勉。
记者:比赛过程中,你最难忘的瞬间是什么?
雷海为:其实整个过程,从第一期到第十期,有很多让我难忘的瞬间。比如夏鸿鹏警官的“无畏”人生感言、董卿老师的现场过生日,还有刘智晗同学的清歌一曲,现在想来,都记忆深刻,非常难忘。但如果只说一件事情的话,那还是我自己的亲身体会。
第九场比赛,我夺得擂主。现场响起了热烈祝贺的掌声,主持人、嘉宾老师,还有百人团的诗友们,他们都非常热烈地为我鼓掌。掌声如潮,经久不息。那一刻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潮水般的掌声”。真的就好像自己夜晚站在海边听潮一般。我感受到了大家对我真挚的鼓励和支持,非常感动。
记者:你希望对热爱古诗词的朋友们说些什么?
雷海为:我想说的是,如果热爱古诗词,那就去读去背吧。只有把自己喜欢的诗词背下来牢记在心,诗词才能融入你的身心。因为我发觉,读过的诗如果不背下来,好像就白读了。若干年以后再去读那首诗,会感觉就像第一次读一样,句子、注解、意境,什么都不记得了,所以我建议最好能背下来,如果喜欢这首诗的话。
另外了解诗词格律和押韵也是非常重要的,精通这些,会帮助你记忆。而且诗词最主要的就是音律美,讲押韵,但由于古今读音的差异,很多诗词的韵脚用普通话读起来不押韵了。我建议在知道读音的前提下,尽量在韵脚的地方用押韵的发音去读,这样顺口、谐和。
记者: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些学习古诗词的书籍吗?
雷海为:当然可以。作为诗词爱好者,最好能掌握诗词格律,它会让你对诗词更在行。关于格律方面的书籍我比较推荐师洪亮的《诗词写作必读》,因为我就是看的这本书学的格律,讲得非常精准,也好懂。另外,像《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这类书籍也非常好,能让人提高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和赏析水平。
本报记者 金力维
本报讯(记者金力维)昨晚,《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竞争激烈,数轮较量后,上届亚军彭敏从容笃定地留在舞台上,最后迎战他的是“黑马”选手雷海为。一位是北大才子、诗刊编辑、青年作家,一位是奔走于街头巷尾的外卖小哥,然而现场上演的戏剧性一幕是,前者表现得异常紧张,连连失手送分;后者始终沉着镇定,最终以5比1赢得《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冠军。
虽然总决战上演了戏剧化一幕,但雷海为夺冠并不让人意外。第四场初次登台,他无疑已是本届诗词大会最让人惊艳与感动的选手。这位奔走于杭州街头送外卖的80后小哥,每日风里来雨里去,在方圆2.5公里的接单里程中周转50多趟,然而他身在井隅,心向璀璨。尽管一日三餐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半小时,花费不过25元,雷海为会随身携带《唐诗三百首》在等待取餐、等候交通红绿灯或者休息的间隙背诵朗读古诗词,他说:“这样一单外卖送到了,一首诗也就背会了,心里特别高兴。”雷海为不仅热爱背诗,还自学诗词格律,一有空就会跑到书店里找书看,舍不得买就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回家默写留存。他真正做到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第四场比赛时作为个人争夺赛的挑战者初登舞台,雷海为以93分惜败小选手骆子愚,但他豁达地表示没有遗憾,“因为我八道题目都答对了。”到第九场比赛时,他以黑马姿态一路披荆斩棘,返场夺擂。先以118分的好成绩战胜实力强劲的陈更,挺进攻擂资格争夺赛;又在飞花令、诗词接龙环节中,击败百人团第一名张战锋;最后与17岁的守擂擂主王天睿对决,开始暂未领先,但他不慌,稳中求进,果断抢答,以神勇的气势夺擂成功,赢得了向总冠军发起挑战的机会。
总决赛上,雷海为最后的对手是诗词大会三季元老彭敏。在此之前,彭敏已将三位实力强劲的对手一一击退,满腹诗词还能活用战术。诗词接龙环节,彭敏在战术上设局,抓住机会,一句“后不见来者”,用“者”字开头的诗词鲜见困住对手任志豪,事后他也坦率表示,易地而处自己也不知如何接下去。彭敏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无论诗词储备还是赛场经验、头脑睿智都几无短板,他唯一留给雷海为的机会在心态。因为历经三季比赛,彭敏已是夺冠之心昭昭,难免求胜心切。而雷海为展现出十足定力,亦敏锐地抓住了彭敏的唯一弱项,内心笃定不急不乱,反令彭敏自乱阵脚,将冠军拱手相赠。图片线索题抢答中,彭敏冒进抢答,两次错误送雷海为两分,一次是在图片刚画了个局部就给出错误诗句,另一次是忽略题目要求的宋词,脱口而出两句宋诗。第三题时,彭敏不再急于抢答,雷海为则在康震刚画出墙壁、屋檐和一个小人时就说出了正确答案:“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让康震都颇感震惊。但随后又发现,雷海为并不是蒙对的,而是根据他自己都没留意的画面方向循迹答题。连得三分后,彭敏败势已显,在抢答最后一题时又犯了简单错误再送一分,最终雷海为5比1夺冠。
正如雷海为初登诗词大会舞台时自信而坚定地说出的定场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凭着对诗词的热爱与执着,坚持背诗学诗十三年,风吹雨打的工作无法动摇他内心深处涌动的诗意。也正是这份毫无功利心的诗意,让他在最后决战时没有一丝成败得失的顾虑,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绽放出光芒璀璨的自我。夺冠后,主持人董卿给雷海为赠语:“你不仅战胜了对手,你更战胜了自己,战胜了生活,你是一位生活的强者。”
来源:北京晚报
外卖小哥获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
董卿为他点赞
4月4日晚上10点,朋友圈突然被“雷海为登顶”刷屏, 各个微信群里,也是一片“求采访雷海为”声。这位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
看到这个结果,虽然时间已经这么晚,我犹豫了下,还是拨了雷海为的电话。
响了几声后,雷海为接了电话。我先道歉:“这么晚还打扰你,有没影响你休息?”雷海为呵呵笑:“正和室友看完电视,打算要睡觉呢。”我问不打算出去庆祝下么?
雷海为说不啦,明天大家都要干活呢:“时间有点晚了呢。”
这位新鲜出炉的总冠军,实在是淡定得让人惊异。
从报名到总决赛一路很淡定
上一次他登台挑战失败,但是因为“外卖小哥×诗词达人”间的反差,引来媒体一波采访。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和他交流的,反正我是一再表示惋惜,当时雷海为只是笑笑也没有多说什么。现在我一算时间点,不对啊,这档节目是录播的,在我安慰他“失利不要紧”的时候,其实他已经早就知道自己是总冠军了啊!
我指出这点后,雷海为挺不好意思:“我们和节目组有协议的,比赛没播到那一步,我就不能透露任何赛况。”
我说,
你这心理素质也太好了吧?是一直这么好吗? 雷海为说不是的:“我是走上社会以后,经历了很多事情,慢慢地也就看淡了。”
雷海为逆袭夺冠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深厚的诗词功底 ,另一方面,他这极其强悍的心理素质 功不可没。雷海为自己也承认:“我就算赢,也是赢在了心态上。”
在最后的对决中,雷海为的对手是彭敏。彭敏多次参加诗词大会、成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等并多次奖,实力强劲。结果,雷海为拿到的5分中,有3分是彭敏抢答错送的分。
彭敏和雷海为对战的前面三题是看图说诗。第一道题目,彭敏表现得未免也太着急了 ,评委才画了一个桥的样子,他就直接按了个铃,说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其实等评委画下去以后才发现,应该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再然后,第二题评委才画了一朵荷花,他就又急急按了铃 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又错了,等画完才发现是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里的“业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就这样,刚开局,彭敏就白白送了雷海为两分。
第三题,雷海为很厉害了 ,评委才画了一个屋檐画了一个窗户,他就按了铃说出了这个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语毕,评委都诧异地说:“你怎么那么厉害,我就画了个窗户画了个屋檐,你就这么知道是这首诗?”雷海为回答说:“因为你窗户画在了西边…… ”此语一出,评委都感叹了:“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原来是这个细节 。”就这样,雷海为一下子得了三分,彭敏的节奏就乱掉了 ,到最后一题,他又送了一分。
关键的最后一题 ,是根据主持人所给出的线索,说出一首诗的题目。这一题,董卿才说道:“作者是一位帝王,诗的最后表达了对英才的渴求之心”,彭敏又急了,按完铃之后,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 说,“这是《短歌行》。”这下,评委们都看不过去了,“曹操是帝王吗 ?”但是,已经无法挽回了,他又送了一分给雷海为。就这样,雷海为率先拿到5分,成功夺冠 。其实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大风歌》。
在这个之前,他们已经各自得了一分,当时魏敏是一分,雷海为已经是四分了,根据规则,谁率先拿到五分,就是冠军 。魏敏答错,雷海为又得一分,直接的结局就是,魏敏把冠军拱手送给雷海为了 。
夺冠后,董卿都为他点赞:“祝贺你,雷海为!
你不仅战胜了所有对手,你更战胜了你自己,更战胜了生活!你是一位生活的强者! ”
上次采访时,雷海为说他录完第一场后,就没有任何紧张感了,每次登台都只当是朋友聚会 。即使到了总决赛,他依然维持着如此放松的心态:“我本身对夺冠没抱过任何希望,就算是亚军也已经喜出望外了。我连分数都记不清 ,4∶0的时候,我还以为是4∶1。”
在成为媒体关注热点后,雷海为比较苦恼的是送外卖的时间急剧减少 。我问他“今天白天送外卖了吗?”他说没空,上午浙江之声邀请他做活动,下午则是杭州日报来采访。那么公司针对这种情况,是否会给他一定的补贴呢?雷海为的回答一贯的淡定:“公司可能会适当酌情给我一点补偿。 ”
在我和他通话期间,雷海为的微信通知声音就没停过。我说,一大拨记者正在杀过来的路上,看来你明天又得腾出来专门接受采访啦。雷海为嘟囔着说:“
真的没什么好庆祝的,这都已经过了好几个月了。 ”可是,谁让节目4日才播呀!
回头想想,简直可以把雷海为叫作“淡定哥” :第九场比赛,战胜两名对手最后攻擂时,他一开始虽然暂未领先,却始终没有急着要去跟对手拼速度,但在后面几题中果断抢答,稳中求进 ,最终拿下擂主! 报名后,选手组组长“墨痕”透露当时节目组对雷海为是有顾虑的,“担心他的诗词储备量够不够,也担心他在人际交流方面是否有问题。”在电话面试时,雷海为处之泰然, 那些随机从前两季“诗词大会”题库中选出的题目,轻松答对,完美过关,进入了第三轮面试。
节目组对他的最大印象是:“很淡定,不管他答对、答错,还是在跟你聊天时,我们都觉得他特别淡定 ,来到央视这么大的舞台上也依旧淡定,让我们都挺意外的 。”
这个诗词达人已经在考虑转型
雷海为的获奖感言是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13年来刻苦读诗背诗, 能够在13年后站在央视的舞台上,来参与这场诗词的盛宴,是人生中最美的经历。
2004年,他偶然地读到了《诗词写作必读》这本书 ,搞懂了诗词的基本格律,从此对诗词的热爱“上了好几个台阶”,开始了“我爱背诗词”生涯 。
在参加诗词大会一战成名忙着接受采访前,雷海为每天的生活轨迹是这样的:早上8点起床,烧好早饭和中饭。10点多到下午2点多,他在外面奔波接单。快到3点他回来吃中饭,顺便给电动车换个电瓶。这时候,他有一个小时宝贵的午休时间,他拿来看书 。我问他最近在看什么书,他说在看《汉语语音史》 。
外卖员这个工作,有一点不好,越是双休日越是忙,请假想都不要想,这就导致雷海为和杭州汉服圈基本脱离了联系 。
是的,你没看错,“我以前可是汉服圈里最活跃的人之一噢。” 但是,因为送外卖,雷海为和心爱的汉服活动越离越远:“人家都是双休日休息的嘛,休息天才能出来搞活动。双休日是我最忙的时候,我已经整整一年没参加过活动了 。”
每个玩汉服的人都有个ID(名号),雷海为的ID是“令狐冲” 。“从我这个名字你就可以看出来,我是金庸迷 。”
出名以后,雷海为也没觉得这会对自己的外卖生涯造成什么困扰 。事实上,不管出不出名,他心里都已经暗暗在筹划转型 。
“外卖是体力活,受年龄限制,我得有个长久打算。” 雷海为的“长久打算”是回乡创业,搞养殖业 。“外卖我顶多也就能再送一两年时间吧,但是回乡创业目前还没任何人支持我,包括父母,都觉得有风险。”
都市快报
记者 钱卓君 宋赟
小哥好棒!
一起为他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