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民俗,品枇杷,逛古街……4月29日,以“枇杷映黄慢城一都”为主题的“2018福州(福清)枇杷文化季”活动在福清市一都镇盛大举行。
省农业厅副厅长王智桢、福州市副市长严可仕、福州市农业局局长翁芳明,以及福清市领导张帆、王建生、胡万源、林鹤志、陈代祥等参加了开幕式。
此次活动由福州市农业局、福清市政府主办,一都镇政府、福清市农业局、福清市旅游局、福清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承办,福州日报社、福清市后溪旅游区、福清市融汇惠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协办。
旨在贯彻落实福州市《关于实施战略的实施意见》,挖掘福州市枇杷文化,提升福州市枇杷农业品牌,大力推广福清市原产地特色产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战略。
据了解,枇杷是福建六大名果之一,品种颇多。福州地区广为种植,主要分布在福清、永泰、连江等地。
福清是福州最大的枇杷主产区,现有种植面积近8万亩,主要品种有解放钟、早钟6号、大红袍等。
一都镇的枇杷以“果大、色艳、肉厚、汁多、味美”享誉国内外。该镇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枇杷加工产品远销东南亚国家。
近年来,一都镇立足生态优势,持续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改变结构单一的农业经济模式,做优做强“融都”枇杷绿色品牌,与福清市供销社共同成立的果蔬专业合作社,逐步引导传统种植业向精深加工、多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不断发展。
本次活动是一都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史上一次跨越性突破,对推动生态农业和乡村风情,展示一都镇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美的风光,具有积极的意义。
活动在喜庆的舞龙表演中拉开帷幕。福州市农业局局长翁芳明代表福州市农业局,对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省委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特色现代农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努力打造福州市农产品特色品牌,助推战略,为一都镇乃至福清市农业、农村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福清市市长张帆代表福清市委、市政府向参加活动的各界人士表示欢迎。他说,一都镇是福清市历史名镇和革命老区,享有“状元故里,枇杷之乡”的美誉。
这里有万亩枇杷园、十里生态走廊,枇杷文化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一都镇枇杷是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也是福清现代特色农业一张闪亮的名片。
举办此次活动,就是希望大家在枇杷的故乡品枇杷、赏美景、交朋友,领略这里的独特风情。
同时也希望各界朋友一如既往关心福清市、关注一都镇的发展,让更多的朋友来一都镇品尝香甜可口的枇杷,体验淳朴的人文风情和优美的生态环境。
开幕式上,福州市原常务副市长、书画家龚雄向一都镇赠送了精美画作。省、福州市及福清市领导共同为获得福州市枇杷优质果金、银、铜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奖。
还进行了“枇杷王”拍卖,福清枇杷种植项目“院地合作”、枇杷冻害保险签约仪式。一都镇对“漫步读一都”旅游线路进行了重点推介。
随后,独唱《一都枇杷流汁汁》、音诗画《枇杷吟》、方言盘诗《采枇杷歌》。
葫芦丝演奏《荷塘月色》、舞蹈《枇杷映黄》及《红色娘子军》等精彩的文艺表演,把开幕式推向了高潮。
开幕式后,主办方宣布龙屿古街正式启用。一都镇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内涵丰富,分布许多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古街市,龙屿就是其中之一。
该古街长约两三百米。巷街均用石板铺砌,两侧房屋均为上下两层,现门窗、门槛、柱梁、“美人靠”靠椅等,都因年久远,呈现栗色,给人怀旧之感。
这里曾是唐宋元明时期繁荣的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至今还较好保存民国初期街市的风貌。
记者置身于古香古色的龙屿,只见人声鼎沸,香味四溢。枇杷茶、枇杷酒、枇杷膏、枇杷蜜、枇杷果酱、枇杷露等主题农产品。
光饼、海蛎饼、炒糕、芋粿、鱼丸、起家粿、粽子等传统美食,让游客流连忘返、大快朵颐。整条古街仿佛穿越到唐宋时代。
此外,“夹枇杷比赛”、“吃枇杷比赛”、“奔跑吧枇杷”等活动,以及手绘区域,吸引众多孩子及家长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