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曹艳||漱玉词花,别是一家(三)

曹艳||漱玉词花,别是一家(三)

2020-11-08 21:11:28

漱玉词花,别是一家(三)

崇宁四年,也就是公元1105年,赵挺之的家可以说是门庭若市、权倾朝野,他的孩子也跟着沾了光。赵明诚被宋徽宗任命为鸿胪寺少卿,。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蔡京和赵挺之翻脸了,俗话说小人无常嘛。公元1107年,蔡京再一次担任了宰相,赵挺之不得不辞去宰相的位置。赵挺之回到家里没几天,饮恨离世终享年六十八岁。蔡京还不解气把他们家抄了,就把他家里所有在朝廷担任官职的人都抓起来,特别是他这三个儿子,说他们有贪污之罪。后来没查出什么罪证就把他们放出来了,但是不让他们在东京汴梁住着,撵回老家去。,那真是非常残酷的。


赵明诚兄弟三个人,带着他们的母亲和家眷,回到了山东青州老家,这一回就是十多年的光景。在青州李清照和赵明诚更加恩爱,夫妻俩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收藏,继续撰写整理《金石录》一书,两个人安心做他们喜欢的事,赌书泼茶,听琴观雨,有这样的日子,夫复何求?

 

,,赵明诚再次重返仕途。他们两个也就开始了两地长久分居,这种情况下李清照的词风改变了。李清照写词从来不妄谈,她所写必须是自己经历过的,哪怕是讽刺公公,那也是真情实感。以前写的的确格调不高,那是因为生活所致,幸福的人儿怎么知道何为愁呢?但是现在两地分居出现了离愁别绪的诗词。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曾经有人跟我谈论这首词,一会说竹席,一会退去群子上兰舟,你说东一句西一句,读起来吧还那么美,其实啊玉簟秋这一句是虚写,而且带出了些许伤感,是为下一句独上兰舟而铺垫。因为藕和舟是在一个画面里的,是不冲突的。这首词太耳熟能详,不用解释,这首词把相思的苦涩,如同她泛着小舟荡起的涟漪一圈一圈漾在我们的心里,让我们与她一起领会“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因为我们都是流光中的过客,有一种痛,有一种爱是共知的。我们都能理解“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更能体会“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这份孤独,与谁分享“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重阳佳节情思更甚。那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拿到这首词后除了对妻子思念更加热烈之外,还有一种深深的感染。拿起笔来,三天三夜废寝忘食,填了五十首词,就和这首《醉花阴》的。找他好朋友陆德夫:哎呀,你让我怎么说呢?就三句写得好,那赵明诚说哪三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两首词是写相思的,而且是千古的相思绝句。


生命中的某些伤感,注定是躲不掉的,我们只能慢慢往前走,让时间去冲洗心头的痛。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把你带到欲说还休的痛里边。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赵明诚不在身边,“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都是可以理解的。“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那么她有什么事呢?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这时候的李清照已经38岁了他们还没有子嗣。常言说的好,孩子是家庭的维系,当然也不全是,现在也有丁克一族。但是在古代他不像现代人这么开明,一句老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古代社会,一个女人、一个妻子如果没有给丈夫生孩子,没有生个儿子,那这个妻子不用别人说,自己就很愧疚。因为当时的社会氛围就是那个样子的,李清照很特例独行,她可能在人前不会表露,更不会表露在作品里,但是她毕竟是女人,午夜梦回时分,一丝悲凉或许涌上心头。这也是她“欲说还休”的一方面吧。还有就是赵明诚蓄养侍妾和歌伎,在当时畜养侍妾和歌妓是一种社会风气,一种文化现象。李清照何等人物,她不会没有这个气度。但是心中这点小小的不畅又向谁吐露呢。

 

这首词中的两个典故,一个是“武陵人远”,一个是“烟锁秦楼”。“武陵人远”是传说,汉朝的时候有两个人到山里边去,结果迷了路,碰上了两个仙女。应仙女的邀请,他们便与仙女在一起生活了半年多的时间。等到他们再回到自己的家里头,这才发现老婆孩子全都没了,现在的是自己的第七世孙,这就是所谓的“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另一个典故“烟锁秦楼”说的是有个年轻人叫萧史,特别善于吹洞箫,秦穆公很喜欢,把自己的女儿弄玉嫁给了他,弄玉嫁给萧史之后专攻吹箫,而且就是模仿凤凰的叫声。终于有一天让凤凰就来了,萧史和弄玉这一对伉俪就骑着凤凰飞走了,去过他们幸福美好的生活了。这么两个典故,给整首词蒙上了淡淡的欲说还休的味道,这种味道,女人懂。

 

下阙她说“休休”,唉,罢了、罢了、罢了,算了、算了、算了,不说了。“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我唱了千万遍的阳关曲,想让丈夫留下来,可是他还是走了,男人毕竟对仕途有一种迷恋。“也则难留”留不下来,人还是走了。她只有什么呢?看着楼前的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只有楼前的流水,能够了解我内心的感受。“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她到底愁什么呢?刚才说了“欲说还休”,现在又说,在凝眸的那一瞬间,又平添了一段新愁。这个愁是什么呢?

 

李清照是宁折不弯的人,和赵明诚生活了那么多年,早就应该发现他这个丈夫虽然饱读诗书,兴趣高雅,但他却是一个的贪生怕死之人。在宋高宗的建炎三年,即公元的1129年,这时候,赵明诚做江宁知府已经有一年多了,在这一年的二月份,御营统制官王亦,在江宁城内起兵作乱。所幸的是赵明诚的部下,江东转运副使李谟,得到了这个要叛乱的消息,他赶紧就告诉了赵明诚。说来也很巧很巧,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赵明诚已经拿到了调任湖州知州的调令。赵明诚的逻辑就是,我已经不再是江宁知府,我已经是湖州知州,所以,这里的所有的事情都应该由新任的江宁知府来处置,我已经把这里所有的事情提前预支给他了。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李谟对赵明诚也没有办法,下级对上级也没有办法。李谟果断地采取了措施,他预测叛军所要经过的街巷,设置路障,并且埋伏了兵将。果不其然,当天晚上,叛军纵火,企图抢掠市民。由于李谟安排在先,所以没让这些叛军得逞,后来叛军用斧子砍开南门之后,逃出城外。可是当李谟去向赵明诚汇报时,他才发现,赵明诚居然和另外两个江宁府的高级的官员,晚上趁着月黑风高从城楼上悬下绳索逃走了。这么危险的事件,如果李谟没有阻止叛军,后果不堪设想。从良心上、从道义上,让我们怎么能相信,这种龌龊的事情是李清照的夫婿,大才子大收藏家赵明诚所为,这应该是獐头鼠目的人干的事。我们常说学识不等于素质。

 

对于丈夫的这种行径,李清照只能是欲语泪先流了。对于这件事她没有做任何评价,那么作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李清照来说,,正直的观念,尤其是她本人的个性,又是嫉恶如仇的这样一种个性,我想在她丈夫赵明诚弃城而逃这件事上,我想她是会斥责这种为她本人、也为很多人所不齿的行为的。但是今非昔比如今年华老去,岁月已将她锐利的棱角消磨殆尽。她如此的聪慧,对丈夫此举只能缄口不言了。她只在《金石录后序》里边写了一句话,“建炎戊申秋九月,侯起复,知建康府,己酉春三月罢。”就是建炎二年九月出任建康知府,建炎三年春天罢免。这些事情对于李清照来说可能只能隐忍。

 

被罢免还不到三个月,赵明诚接到圣旨,重新启用继续被任命为湖州知州。八月中旬赵明诚上任途中重病不起,就此撒手而去。享年四十九岁,李清照不过四十六岁,赵明城走了,他留下了一大笔的文物遗产。大概两万多件古籍图书,还有两千多卷的碑刻金石的拓本和摹本。这批文物究竟应该怎么样保护,尤其是在战乱的时候。她已年近半百,孤苦伶仃,只得随着弟弟四处逃离。随着金兵大举压境,洪州失陷,李清照运往洪州的文物顷刻间在战火中化为乌有。这正是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一年多的逃亡生活,使李清照饱尝战乱流离之苦。她在《清平乐》这首词中,用“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来慨叹逃亡,流落他乡的苦闷心情。在那风雨飘摇的动荡岁月,一个男人都难以承受的沉甸甸的担子,压在了这个亡国丧夫、心力交瘁的李清照身上,是何等的残忍。不管怎么说,李清照费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文物进献给了朝廷,但是朝廷无力保护文物后来全部丢失。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曹艳:,副主编,中华诗词会员,内蒙诗词理事,包头书法家会员,最美书友会昆区分会会长,最美主播。

包头最美书友会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不忘初心

展翅飞翔

执行主编:依然、亚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