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埏说 | 箫,易学但因人而异

埏说 | 箫,易学但因人而异

2022-07-24 03:59:12

文/铜埏

那是在二十多年以後的一個偶然似乎也必然的機會,再次拿起簫,不經意吹響他的時候,瞬間被他的聲音感動,正是那些年流逝的時光,讓自己在這個聲音裡找到了歸屬之感。那种久违的熟悉,就是一直埋藏在心底的聲音。從那以後簫再也沒有離開我。

兒時吹笛簫,目的只是娛樂,娛樂別人,也娛樂自己。算是學習生活以外的一種消遣,沒有考慮過太多意義,對於簫的聲音也沒什麼理解。直到那次在廟裡拿起簫,並吹響他的時候,才領悟到些許他傳承了幾千年的意義。

後來在山裡幾年的生活每天都離不開簫,甚至整日用十幾個小時的時間練習也絲毫不會覺得累。慢慢地,練習便成了人與簫之間的對話,簫與天地之間的对话。

在我習簫的過程中,不斷地有人來求教,學習;也不斷地有人因為簫不易吹響的原因而退卻。他們都認為太難了,吹不響,氣不足,丟人,便不再學習。基於這樣的原因,我從小心翼翼的吹奏演化出了了小心翼翼的教学。

有很多人問我,簫好學嗎?

其實我今天想說的是,不是好學與不好學的問題,而是你想不想真正意義上靜下來的問題。他並不需要你有多麼高超的技藝,而是需要你把心練到靜如深谷。反之,當你用高超的技藝浮躁的去表現他的時候,他所呈現的便會是熱鬧的場景,適得其反,失去了簫聲真正的意義。所以個人認為,簫是好學的,只是因人而異。


近期演出信息:2017年9月27日中国宋庄艺术节“梧声乐团”专场演出   北京.宋庄 KUN展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