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不学无术而无所事事时,他唯一的消遣娱乐活动居然是——开会,会议竟然还具备了自己以前所不知的娱乐消遣功能,真是脑洞大开。正好自己今天又连开仨会,不禁开始认真打量起这个“会”来。
会议这个形式到底何时开始的,据说已无从考证。学界的推测该是自人类有了劳动,有了思想以后,出于交换思想的需要,自然产生了搭平台交流的渴望,会议就这样开始了。我猜想,人类第一个会应该是研究怎么猎食问题的,因为对那时的人类来讲,所谓生活,应该就是生下来,活下去,活下去才是王道嘛!
后来,人的大脑越来越发达,思维活动越来越多,思想交流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会议就不断跟着进化发展,终于到后来成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平台。
所以会议的存在本来是极具正当性的,颇有点“天然需要”的意味。但“天然需要”的东西并不一定会“自然正确”,因为中间隔着一个极具变量的——“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这个利害判断又往往以人的感官舒服以标尺,表现出了人性的弱点。因为有这个弱点在,所以会开着开着,有人就学着通过会来减少甚至推卸自己的责任,学着通过会来减轻自己的工作任务,或者通过会来最大化自己的获益。你看,本意极善的会议,不知不觉间到后面渐渐呈现恶意了。一旦恶意占据了会议的主题,会上听到的肯定是唾沫横飞的表态,有口无心的传达,空洞无物的强调,巧舌如簧的心机,不会有具体深入的分析,条分缕析的布置,推心置腹的坦诚。会议就会成为某些人口才的展现舞台,责任的推诿场所。台上人如此,台下人的娱乐心态自然不难理解了。
早在1876年,美国人罗伯特为了让人把会开好,这个西点军校毕业的工兵准将出版了本《罗伯特议事规则》。在洞彻人性的基础上,他对有关动议、附议、反对和表决作了一一规范。这个规则流世之久,影响之深肯定远远超过了罗伯特的想像,也远超了美国人的想像,从某种程度上,这个规则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文明进程的发展。应该讲,目前来看,他们还是比较会开会的。
我党我军不是不会开会,不仅会,我们的先辈根本就是善于开会的杰出代表。中国历史上多少彪炳千秋的转折性事件,都是以会议命名的,从一大到十八大,从遵义会议、古田会议到八七会议、十一届,稍稍熟悉党史军史的人,这几个会都应了如指掌。话又说回来,这几个“名会”又有哪个不是为了共同的理想,着眼问题的解决,立足对形势的判断,得出正确的方向。可以说,这些会都不是为了开个“会”,而是为了找到“对”,就是真理。
令人困惑的是,会“开”到了我们这儿,怎么着就慢慢变得让人“闻会则惧”甚至不寒而栗了呢?比如,一项工作,要搞个动员,好家伙!层层开会,哪个环节都不能少开漏开,不然就查你,说你落实不坚决还是好的,大部分会说你态度上有问题。层层开会到了团营连的时候,光是传达各级领导的讲话就得不止一天,因为要求了必须原原本本传达。开到后来,这项工作具体到底要怎么开展,解决哪些问题不重要了,各级领导讲了哪几个大“一二三四”套小“一二三四”,出了哪几句“格言新话”必须牢牢记住。再到后来,开会就是为了开个会,再无其它目的了。反正漫无目的,所以在会场上玩手机者有之,本上涂鸦者有之(此举可以装得跟认真在笔记似的),打瞌睡者众之,更多的应该是神游八方的吧!一个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会议就是耍流氓,就是对会的戕害,对事业的伤害,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残害。正如许多与会者抱怨,会议开了也就开了,但前列腺是真受不了啊!一开就是一上午,一下午,中途还不带中场休息,哪个前列腺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
其实,从统一思想、部署行动、传达意志等各种角度讲,开会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人类能想到的最好的形式。无论是从仪式感上,还是组织形态上,都极具功能性。但如今这样的开法确实让人怀疑这开会的意义。正常来讲,但凡有意义的事情,不可能招致群体性反感,就如没人反感吃饭、睡觉,除非得了厌食症、抑郁症,那为什么会议就做到了呢?
原因说复杂也不复杂。任何事情,一开始都有一个天然目的,用哲学语言,也可以叫“存在原因”。从这个先天目的出发,中途控制得好,一般不会背离这个目标,但如果不留神,则很容易跑偏跑丢,甚至到最后南辕北辙。会议的“存在原因”一定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定会牵涉到分工、责任、利益分配等等问题,不加控制,人性弱点使然就会有人拿会议食利。存在主义大师杜威认为,人性的生成实际上是人的本能社会化的过程。人性中并非只有人固有的需要,或曰先天的冲动,也有后天的习惯。前者可叫个性,后者则是共性,个人往往就是个性与共性的总和。这个理论已经为我们研究如何开会提供了很好的出路,就是用制度的约束让人形成后天的习惯,去冲淡甚至克服人性先天的弱点,让会议始终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道路健康发展。
但对我们来讲,还有一个深层的问题是,不重视对会议“形”的研究,单纯把心思集中在确定会议的议题上,对会议的效果也不作评估。这跟我们文化传统中“重道轻术”的思想如出一辙。当然,现代文明的发展已让我们这一传统的弊端展露无遗,一个缺乏科学追求的社会一定是不健全的。在会议这个问题上其实是一样的,一个没有科学形式作保证的会议是永远开不好的。在这种思想下,会风必然就成了问题。因此,解决会风问题,除了要重视人的思想作风问题,更应先解决技术方法问题,把怎么开会当一门科学来好好研究论证清楚,实善莫大焉!要不然人的思想再正确,不知道用什么好的形式来呈现,还是白搭,就会始终陷在“山还是那座山,海还是那片海”的循环里无法自拔。
学会开会,真不是无病呻吟!
版权声明|本文系发现ING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联系:faxiani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