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曲:红梅赞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 新春来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 新春来
----End----
1964年, 阎肃为歌剧《》创作主题歌,阎肃写的词是:“行船长江上,哪怕风和浪……”刘亚楼觉得不满意,阎肃于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稿纸,说:“这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同志请我写首歌词,原意是写梅花的,我取名《红梅赞》,你看行吗?”一看,都说好,就这样《红梅赞》成了《》的主题歌。
歌曲《红梅赞》总共八易其稿,修改了二十多次。作曲者之一的羊鸣最先写出一句主题旋律的雏形“红岩上红梅开”,触发金砂的灵感,在此基础上加上了甩腔唱法,并融进一些江南滩簧音调,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红梅赞》主题曲。
回忆起《红梅赞》的创作过程,羊鸣说:“因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主题歌,我们先后写了八个不同版本,最后一稿出来,都怕不能被传唱,改了二十多遍仍很担心,不知道这样写到底行不行。但定稿不久,空政文工团原驻地——灯市口同福夹道大院里,演员唱、孩子唱,连食堂的大师傅也边和面边唱“红岩上红梅开……”,我们心里就有了底,这首歌肯定能流行!
《红梅赞》,创作于1964年,为歌剧《》第一唱段的一首歌曲及该歌剧的主旋律,由阎肃填词,羊鸣、姜春阳、金砂谱曲。
《红梅赞》以主题旋律的雏形“红岩上红梅开”,触发金砂的灵感,在此基础上加上了甩腔唱法,大幅度拉开、压缩、加花、扩充,并融进一些江南滩簧音调,与四川的扬琴音乐相互渗透,刚柔并济,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红梅赞》。
看看大师的演奏与讲解
因为公众号只能添加一个音频,很抱歉,不能直接提供下载,请在公共聊天区给小编发消息索取。我会尽快回复你网盘下载地址,谢谢。
更多笛子名曲介绍请关注微信号:dzhlsbw (笛子葫芦丝巴乌的首字母),如果觉得不错,就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