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2日19:30,“胡结续笛子新曲师生演奏音乐会”将在成都东郊记忆唯乐音乐厅奏响。该音乐会由胡结续笛子艺术中心主办,成都龙韵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成都艺飞扬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届时,中国著名笛子演奏家、中国笛子理论与发展的奠基人之一、著名民族音乐家胡结续先生将携四位弟子龚山勇、万文婷、李爱婷、王德勇将演奏他近几年来创作的最新乐曲及部分经典作品。
本次音乐会的亮点之一是演奏曲目。即将演出的《奇缘》、《仙缘》、《泪别楼台》、《家乡花儿美》、《故乡情怀》、《槐花几时开》等都是胡结续先生近几年创作的新曲。有的取材于民间音乐、有的取材于戏曲音乐,旋律动听,内涵丰富,风格多样,且《奇缘》、《故乡情怀》等曲为首演。此外,音乐会也将呈现胡结续先生早年的一些经典乐曲,如《凉山春》、《赛马会上》等。压轴节目将由胡结续、胡晓流率领众弟子及观众一起合奏胡结续先生的经典曲目《我是一个兵》。
本次音乐会的亮点之二是演奏人员。胡结续先生的四个弟子身份颇具代表性,万文婷是音乐编曲师,代表从事音乐工作的一类人;龚山勇是商人,代表本职工作之外对笛子艺术执着追求的广大笛子爱好者;李爱婷是初中生,代表正在成长、学习道路上的广大中小学生;王德勇的本专业为文学,因热爱而投身笛子艺术,现从事笛子教学,代表由非专业转向专业发展的一类人。因此,本场音乐会的意义远不止于演奏本身,更代表了不同社会群体对竹笛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本次音乐会的亮点之三,是从艺70余年、今年86岁高龄的胡结续先生,届时他将亲自登台演奏一曲《红叶吟》,在悠扬的笛声中展现老演奏家的艺术风采。
欢迎诸位欣赏音乐会。
票务联系:13882047644(王老师),18628122285(万老师)
胡结续先生介绍
胡结续,1931年12月出生于山西省永济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8年,考入西北人民军政大学,1950年随军大入川。先后在西南军区工兵部队文工团、四川军区文工团、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成都艺术剧院工作。在几十年来的音乐艺术生涯中,他不仅从事笛子及多种民族管乐器的演奏、研究和乐队指挥等工作,还创作、发表有各种题材的独奏、合奏与协奏曲。
胡结续先生是名扬海内外的民族音乐家,是我国笛子艺术理论的总结、规范、奠基人之一,是我国笛坛泰斗之一,为中国民族音乐事业做出了显著贡献。、天安门城楼、、国外贵宾演奏, ,还被邀请去总理家做客、进餐。他多次参加全国、全军文艺会演并获得演奏奖、作品奖、演员奖共计30 余项次。还曾多次出国讲学、演奏和被邀请在香港、台湾讲学和举办个人作品独奏音乐会。2006 年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给他颁发了“终身贡献奖”的奖牌证书。
胡结续先生是国家首批评聘结合的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民族管乐学会主席、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顾问。还先后被聘为四川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器乐曲集成》四川卷编委 ;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民族乐团副团长。
几十年来,胡结续先生为中华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如:
1、 胡结续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撰写的论文《吹笛杂谈》(1959——1962),这是笛子演奏论文撰写最多、连载发表时间最长(十八个月)、影响最广泛、富有开创性和指导性的论文。
2、 总结并推出了全国第一本据有典章意义的笛子理论著作《笛子吹奏法》,它是我国最早用文字总结规范了笛子艺术和技法的理论作著,1963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后, 已经五次修订、几十次印刷,半个多世纪以来,至今畅销不衰。它引领了全国和港、台地区几代人的笛子爱好者走上了吹笛之路。
3、 他于1958年创作、演奏并发表了我国第一首用笛子歌颂、反映现实生活,且流行最广泛的、至今仍然盛传的笛子作品《我是一个兵》。
4、第一个在 “鼓腮换气”的基础上,发展改进鼓腮蓄气为下颌蓄气,并命名为“循环换气法”,从理论发展和实践上系统地规范了这一高难技艺,并在50多年前就先后撰写成论文在《解放军歌曲》、《乐器科技》上两次发表。
5、第一个创新并广泛运用于演奏中的“内吐”、“正反三吐”、“小臂颤音”、“喉音”、“同音换指”等吹奏技艺,丰富了笛子的艺术表现力,广为流传。
6、全国笛子理论著作,文字阐述最详,字数最多、发行时间已长达16年的笛子工具书《竹笛实用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于1999出版,至今畅销不衰。
7、第一个创造了笛子高难度技艺;“包吹法”和“自声伴唱”。并先后在《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刊物上发表了长篇论文。并成功运用于《兵车行》(笛子协奏曲)与《月光下》等作品的演奏中。
8、是在全国一级刊物与省级刊物上(人民音乐、中国音乐、乐器科技、解放军歌曲、四川音乐、云岭歌声等)发表论文最多的笛子演奏家,共约50余篇。
9、出版了全国第一本研究音乐养生的论著《音乐与保健医疗》(北京2004年)和发表了《音乐阴阳说》、《七情致病与音乐调理》、《五行相生相克与三分损益法》 等多篇学术论文。
10、全国被侵犯盗版最多的竹笛著作权书籍《笛子吹奏法》、《竹笛实用教程》先后有广州,北京、台湾、香港、四川等多地盗印、抄袭、剽窃,是音乐理论著作第一个罚款超过了稿费收入的作者。
11、30多年前,他从大竹石刻“仙女吹笛”石像得到启发而研发的“弓笛”,申请了国家专利和荣获国家新产品奖。
12、1980年,与沈文毅等同志,发动和领导成立了全国当时第一个音乐专业学会“四川竹乐学会”后更名为:“四川民族管乐研究会”,并与省电台联合创立了“四川广播民族乐团”。
13、2013年6月30日,首次举办了“胡结续笛子作品名家演奏音乐会”。这是一个人的笛子作品由全国东、西、南、北、中的诸多演奏名家来演奏的音乐会,在全国尚属首例。参加友情演奏的名家有:张维良教授、唐俊乔教授、马迪教授、易加义教授、胡晓流一级作曲家演奏家、邢万里副教授、石磊青年演奏家和香港著名演奏家陈鸿燕、杨伟杰,主持人《中国竹笛》杂志总编徐登朝先生。
14、2017年5月,约40万字的《笛之道》一书由台湾琴园国乐团出版,国内外发行。
15、胡结续先生至今共撰写有百余万字的八部专著,在全国和省级刊物发表过各种学术论文50余篇;创作出版发表的笛子、二胡、琵琶等独奏曲、协奏曲、合奏曲、歌曲共约100余首;中国唱片公司 、人民音乐出版社、香港雨果公司、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各种音响作品共13个专辑。录制有《笛子十讲》、《笛子技艺答问篇》DVD视频十多集。
胡结续先生为中国民族音乐事业做出了突出成绩和贡献,受到了国内外同仁的高度赞扬。胡结续先生的成就,作为名人辞条先后被《中国音乐家辞典》 、《世界华人艺术家名人录》、《人民楷模》等几十种书典收录并出版了《印象中国当代文化名家系列》邮票。
如今八十六岁高龄的胡结续先生身体康健,仍在为发展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事业著书立说及培养艺术人才而不懈努力。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胡结续先生在中国民族音乐史册上必将再次展示出音乐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