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厌烦笛子的时候就来听《牡丹亭》吧

厌烦笛子的时候就来听《牡丹亭》吧

2020-10-02 03:33:35

回看上次更新、好像并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其实对于阿闫来说,算是个纪念日喔,因为2015年5月23日,阿闫开了自己的毕业音乐会。


算算自己毕业都两年了,回看一路——辛苦吗?(不辛苦);充实吗?(上单兰博无敌的存在);快乐吗?(WTF)。那么少年你还在坚持什么?(我为何在深夜写公众号、、、懂了吧~)


虽然看似碌碌了两年,其实收获也是良多的,其他的不瞎扯了,就说说笛子吧~

笛子收获是蛮多的、与毕业相比我觉得自己也有了一些不小的突破,尤其在音乐处理上。坚持“多听、多想、多练”真是个好办法,在我看来也是个唯一的办法。我从不觉得生活的磨练于音乐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天天磨的连笛子都不练了、音色什么全部一塌糊涂了、你的音乐从何而来?这个道理就等同于不管你再怎么愤怒、也打不过李小龙。格斗是艺术、是“科学”;“音乐”也是如此,我不管你怎么吹笛子、首先你吹的得是“音乐”。


我们先说“多练”:

我一直认为不练基本功只吹曲子,仅仅是在消耗你之前的功力,实质提高也有(如果你觉得多吹一个曲子算是提高的话),容易形成坏毛病。

最好的情况是每天坚持练基本功,曲子的练习根据演出任务、工作需要、个人喜好去调整,时间上基本功要占至少6成。(现在各种研习培训活动挺多的、建议大家如果去的话多学学怎么练基本功,那才是放长线的事情;而不要着重于某个曲子怎么吹,我觉得毫无意义。吹曲子是审美的东西,那不是几天能学会的、而且多加少加一两个技巧,就学好了?——不存在的。而且我也不想吹的一样、、、)

 

再说“多想”:

正视自己演奏的不足,不要逃避,去做针对性练习。

 

不要“膨胀”,,,说到“膨胀”,啊!这个槽点太多了!某日、某地碰巧遇见某人在试笛子,他大抵是要挑选一支大降B调低音笛(关于笛子的分类日后再吐槽~),从头到尾一副卖弄的样子吹《苍》,吹的一塌糊涂,#2指法都不对(谁教的?出来、我骂死你,这水平就让他吹《苍》,你这是害了他!)。我见是高中生,好心劝道不要用这种曲子试笛子,听不出音律舒不舒服的。其不以为然,其同行人笑道(嘲讽):“你就吹吹567、123啊”。我无语。《苍》我不会吹吗?我需要吹些你所认为的“难的曲子”虐一下你、让你听我的吗?NO!音乐不是用来卖弄炫耀装X的,好自为之吧~

然而这种人太多了、、、

(阿闫音乐会曲目《花泣》、《阿诗玛叙事诗》、《遐方怨》、《陌上花开》、《飞歌》——现在阿闫是个疯狂吹长音、勤练江南丝竹、研究怎么把歌曲吹得更动听的吹笛少年,因为我没有膨胀,因为我知道什么才是进步。)

 

最后说“多听”:

首先要说“少听”,如果真想在音乐处理上有所进步、我劝您少听笛子(当然、传统曲目的研习、反复去听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最好照着谱子听)。笛子的演奏处理多是“套路”(也有超棒的),而且有些其实没有“音乐”的,就是靠基本功“夯”上去的(所以说基本功很重要吧,嘿嘿)。很多人吹个曲子“6的飞起”,吹首歌听的人头皮发麻,大抵就是被“套路”了吧。

其次,你是搞音乐的,一切优秀的音乐皆可为你所用。看看“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都对你的音乐处理有帮助啊!(尤其是他们演唱中的颤音=笛子吹奏中的气震音,帮助巨大!)

多听交响乐,你就会发现很多民乐的不足,发现很多笛子的演奏“套路”(尤其是气息中的气震音)并不是“万金油”,并不是哪儿都那么震,震的人头皮发麻、、、

 

这样、你还会把某人的某句话当“圣旨”一样去遵循吗?

 

 

嘿嘿、最后和大家一起分享两首俞先生的演奏:

皆是《牡丹亭》,前者是昆曲吹法、后者是江南丝竹吹法(粗略来说、阿闫之理解):


昆曲《皂罗袍》——俞逊发:


《牡丹亭组曲——1乐章(游园)+2乐章(情殇)》——俞逊发:



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