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现场版本】2014年4月27日
作曲:周可奇
洞箫:周可奇
古筝:王晓旻
【《花自飘零水自流》专辑收录版本】
《花自飘零水自流》专辑封面
“人是情感的动物。而文字是情感的载体,音乐亦是如此。900多年前的那个秋天,当寻寻觅觅的李清照在冷冷清清的庭院中吟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时候,她的心事又有谁可知?
好在文字永恒,即便是经历几百年的岁月沧桑,我们依然可以从宋词的文字中感受到作者的悲欢离合与爱恨情仇。
音乐亦是语言的一种,这张专辑就是以宋词为主题的一次音乐之旅。在这张小辑里,你可能听不到复杂的作曲与演奏技术,听不到奇异的声响,甚至连乐器的编制也是缩减到最小。
然而,音有尽而意无穷,当花间词遇见缠绵的竹箫,点滴的心语化作喃喃的琵琶,这里有凄美回旋的埙,有流水潺潺的筝,有荡气回肠的笛;这是纯美的文字与音乐邂逅,这是穿越时空的对话……它让你心动、心悦、心碎……我一直认为,创作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这些音乐既是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致敬,亦是对生活点滴的记录与祭奠。
宋词是永远的经典,我不奢望自己的音乐成为经典。如果在某个或安静或浮华的日子你听到了这几首音乐,而她们恰巧又触碰到了你的一丝丝感动与脆弱,将你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轻柔地抚慰,那么,还请你感谢那些几百年前写下这些优美诗词的人,是他们的诗词让我们的音乐如此美丽。”
周可奇
武汉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管乐教研室主任,《中国竹笛》杂志编委,、。
作为演奏家,他活跃于国内外舞台,曾经以艺术家身份出访美国、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波兰、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维也纳金色大厅、波兰国家大剧院、德国UDK音乐厅、。除了在各类演奏比赛中频频获奖外,他还于2011年获得“最具魅力青年笛子演奏家”荣誉。
作为作曲家,其作品题材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体现出人文关怀与内涵。其早期作品在技术上多追求“新、特、奇、”,而近年的创作回归旋律,重线条而轻技法、重思想而轻形式。他创作的《草书四帖写意》、《独》、《湘谣》、《雪夜独酌》等音乐作品,获得了“中国音乐金钟奖”、湖北省“金编钟奖”、“楚天文华奖”、“长江之春音乐家奖”等荣誉。
⊙素材整理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