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时萱宝跟我说:“妈妈,让我学个乐器吧!”
我一听很高兴,就问她:“想学什么?”
她说:“笛子吧。”
笛子?!这倒是跟我的想象不太一样,一般女孩子都会选择学个古筝或者钢琴之类貌似高大上的乐器……不过笛子更好,正中我意,有两年我的来电铃声设置的都是笛子乐曲,而且声音脆亮,弹奏时也很方便携带。
就认真对她说:“想学东西太好了。不过要想好两点:一、不学便罢,要学就要认真学,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二、学了吹笛子,不能把原来的画画、英语、太极给扔了,否则就不要学新的。想好了跟妈妈说就好。”
她听了点点头,没说话。
后来这事就搁那里了。
或许这只是她的心血来潮。对我来说,女儿学了更好,不学也没啥。
时光流转,眨眼间到了六月份。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兴致勃勃的和女儿一起商量出行计划。那天正聊着,她突然生气的说:“妈妈,你啥时候让我学吹笛子啊?”
“你想好了?决定了?”我吃惊她竟然没忘了这件事。
“想好了!我就想学笛子。”她看着我的眼睛,斩钉截铁。
“好!”看着她乌黑的眼珠里亮亮的神采,我即刻拍板:“我立刻帮你找老师!”
无独有偶,同事家儿子刚好也想学,于是一拍即合。一齐找了老师,准备好笛子、练习书,暑假一开始,俩孩子便正式开始了学笛生涯。
学笛子从吹瓶子开始。前几天,萱宝要每天对着玻璃瓶的瓶口吹,直到吹出“呜呜呜”的声音。
看着她吹一会就出汗的样子,我心痒痒的不行,抢过来自己试,吹了半天没几声是响的……忍不住感叹:原来吹笛子这么难啊!
平时看电视里随便一个人拿出来笛子就能吹上一段,原来都是唬人的。
吹了几天瓶子,俩孩子拿到笛子时,竟然轻松的吹出了声音——成功晋级第一关。
笛子是褐色的,分节,尾端挂着个红色的中国结,女儿拿着笛子爱不释手,没事就在家吹着玩,可惜不到两分钟就“哎吆哎吆”的躺倒在沙发上。
“有那么累吗?”我怀疑的问。
“真的,头晕得很啊!你试试!”女儿有气无力的反驳。
我将信将疑。上课时就抽空问老师。
老师笑着说:“肯定的啊!小孩子肺活量不够,尤其还是女孩,练一段时间就好多了。练笛子对训练肺活量很有好处呢,对上山跑步都大有助益!”
我一听大喜过望,女儿一直不太好动,我总担心她的身体,没想到吹笛子竟能一举两得。太英明的决策了!
从那天起,女儿开始了每天在家练笛子的生涯,从一开始的几分钟一歇到现在的十来分钟,从一开始吹单调的“123”到现在能吹出简单的乐谱……不变的是,楼道里隔三差五传出来的“呜呜呜”的声音。
对她来说,这个暑假又是一个新的起点。
如今,我也开始跟着吹笛子……
阿苏,河南省安阳市光华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班主任,市教学标兵。爱教课,爱写文,爱从平凡生活中发现生活的真意。私以为:所谓平凡普通,不是随波逐流,不是自甘沉寂,而是浴火重生后的云淡风轻,更是风云变幻中的永保初心。
如果阿苏的文章让你感到温暖,就请关注阿苏的后花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