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48度,深入腹地的北疆地区,广袤的大草原和荒芜的戈壁滩,向北汇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像一条银色的丝带嵌入大地。这里是我认识的新疆,生我养我的地方。
在新疆,你总会觉得土地浩渺无边,而人非常渺小
小时候听长辈们讲,1956年那时候,外公作为支边援疆第一批大学生,坐大卡车从黄浦江边来到中国的最西北角,将轰轰烈烈的青春奉献给了新疆。
很小的时候,我跟随父亲工作调动回到内地,然后到2010年,我们返回新疆开始利用现代农业技术驯化野生沙棘。
家族的接力棒如今传到了我的手上,我叫刘亚楠,从事金融行业,也是沙棘产业的创二代。
农业从来都不是一件诗情画意的事,因为一次新疆商会防止沙漠荒化的公益活动,我跟随父亲回到了家乡,在新疆我第一次见到了号称地球癌症的土地——砒砂岩地区,也第一次知道,从小随手摘来吃的“小酸酸果”,沙棘,是唯一能生长在此的植物。
父亲说:“遵循天性,物竞天择,这土地会选择它的主人。”
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沙棘距今已生存超过两亿年,它极耐干寒、盐碱、贫瘠,生命力超强。埋藏在土壤中繁复坚韧的根茎蓄积了蜕变的能量,让它开出饱满光洁的艳丽果实,并造就了其惊人的修复力量。
世界各地都有沙棘治愈烧烫伤、治愈肠胃严重疾病、降低三高、强身健体的小故事,它在海外早享盛名。
沙棘在国外的名字叫做:海莓
2010年,我们成立了新疆康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始扎根新疆、驯化阿尔泰山脉两麓的野生大果沙棘,用间种方法改良土壤,因地制宜自然耕种,手工除荆,铺设滴灌系统……
驯化野生苗木我们有个自己的行话,叫抚育,气温低了气温高了,泵水量高了低了,仿佛抚育自己的孩子。
漫长的抚育期没有挂果没有产出,春夏是每天地里转悠提心吊胆,雪季是相隔两地的牵肠挂肚,到第三年第一次看到稀稀拉拉的橘色小果实时,全基地人一起喝了顿大酒,大老爷们都热泪盈眶。
就这样,从最初的那一小片实验田到现在的自有20000亩沙棘示范基地,及25万亩农合基地,康元作为全球领先的沙棘产业企业,拥有了全世界最大面积、最广泛种植的连片大果沙棘示范基地。
新疆康元基地
沙棘这枚极限果,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是一方独特的风景大片儿。
这枚极限果背后,是亿万级市场价值
深入沙棘产业之后的两年,我才开始明白父亲当年回到新疆的决定,这其中既有他拯救家乡荒漠化的情怀,也有他以金融界资深专业人士的眼光所看到的巨大市场蓝海。
目前我国沙棘总量占全世界90%以上,而新疆拥有全国70%以上的沙棘资源,沙棘保健品的国际销售额在2017年已达到1000亿美元。
沙棘,这枚不可限量的橘色浆果,正迎来关键爆发式增长时期。
沙棘果 完胜我们已知的高贵食材
我们的大果沙棘生长在北纬48度的新疆北部地区,一望无垠20000亩的自有小浆果基地就在阿尔泰山脉、额尔齐斯河畔。
这里拥有号称“瑞士风光”的喀纳斯,有中国唯一汇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同时也是世界级宝石和黄金的出产地。
这里人迹罕至,更未有任何工业生产,除利用滴灌系统给水和幼苗时期的抚育之外,没有更多人工干涉。沙棘在最原始、自然、纯净的条件下生长。
沙棘喜光照,耐酷热酷寒,这里一年温差达到80度以上,日照时间最长超过16小时每天,使沙棘果储存了更多的营养物质。
小小的沙棘果,通体呈现亮丽的橘红色,皮薄而汁水丰富,因为和蓝莓、奇异莓同属一个小浆果科而外形极为相似。
但它的风味就像它的色彩,是热烈而浓郁的,沙棘酸度很高,维C达到苹果的200倍,因此也有“维生素之王”的美称。
沙棘很像一个拥抱生活的热情妹子,娇小的身躯却又着如此热烈的色彩,它在它的家族有个名字叫“SUPER FRUIT”,别看她个头只比枸杞大一丢丢,却拥有已被证实的生物活性成分就高达428种,集中了目前人类所发现的所有的生物活性物质、营养素。
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就是虫草的活性成分是120种,芦荟的活性成分是186种,松花粉的活性成分是218种。沙棘完胜几乎所有我们已知的高“贵”食材。
接踵而至的订单 交出惊艳的成绩单
每年沙棘采摘季8月1号到9月30号,来自全国各地的手工采摘农人来到这里,戴上厚厚的防刺手套,全手工一株一株择选枝剪,留下主枝干,剪去过高的枝干,保证来年的丰产。
刚采收的沙棘果实需储藏在1-5度、空气湿度在90%-95%的低温环境中,之后通过一道机械一道手工的方法择选新鲜完整、完全成熟、无病虫害的果实经机械脱枝、喷淋洗涤后入螺旋压榨机低温压榨。沙棘纯原浆走出产业化的第一步。
用整整五年的时间,荒漠中由野生驯化而来的橘色小精灵第一次走出国门。慕名而来的战斗民族第一次尝过这里的沙棘原浆都感叹“这才是他小时候吃到的沙棘的味道”。
而接下来接踵而至的国外订单才使我们第一次真正看到这小小身影的巨大魅力,仅第一年丰产期,德国阿克劳克农业有限公司直接锁定2800吨沙棘原果垄断收购,首批百万美元订单的沙棘原果直接装箱运往欧洲。
沙棘冻干粉 保健市场的一匹黑马
有别于父辈对土地的执着,我们这辈人在面对沙棘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情况,有了更多的思考。 沙棘由各个口岸源源不断的输出到底去了哪里,在什么领域发挥着高出我们原料几十倍的价值。
我们的沙棘绝大部分在以初加工的形式输送到国外市场,沙棘虽生在中国,有颗橘色的中国心,在中国保健品市场上却一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
而沙棘,被日本称为“长寿果”、俄罗斯称为“第二人参”、美国称为“生命能源”、印度称为“神果”,其实它早被广泛应用在国际先进医学、保健学、美学上。
2017年初,我们与新疆农业科学院共同成立新疆沙棘工程研究中心,在终端产品形态上给与了我们全新的方向。
全国独一无二的低温沙棘浓缩浆生产线和超低温沙棘冻干粉生产线于康元生物园调试完成进入试生产,截至目前,已经获得稳定和高品质的产出。
每4.5公斤沙棘全果可以提炼1公斤沙棘冻干精粹粉,橘红色疏松形粉末保留了沙棘全部果皮、果肉、籽核,营养价值没有丝毫流失。
沙棘本身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多达428种,冻干粉制剂法有效防止生物特性的改变,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目前国内医药企业如同仁堂、康恩贝,直销方如完美等等,都开始启动沙棘保健品市场占有,国际品牌夹带沙棘舶来名称--海莓在2017年也陆续反扑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