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第一届中国(玉屏)国际箫笛制作大赛在贵州隆重开幕

第一届中国(玉屏)国际箫笛制作大赛在贵州隆重开幕

2022-07-18 04:36:36

10月4日上午,海内外笛友翘首以盼的“第一届中国(玉屏)国际笛箫制作大赛”在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隆重拉开帷幕,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箫笛制作为内容的国际性大赛。玉屏是中国箫笛之乡,玉屏箫笛与茅台酒并列为贵州三宝之一。一百年前,玉屏箫笛曾荣获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为了纪念这一百年荣耀历史,传承发展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箫笛文化,各路箫笛专家云集玉屏,与当地政府联手,以箫笛制作大赛的举办来推动当今笛箫艺术的发展。
大赛由中国音乐学院、,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制作改革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王书伟、,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会长张维良、,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会长丰元凯、;出席开幕式的玉屏县领导有:、县长杨德振,,副县长杨渊,、何建昌等。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 王书伟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张维良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改委会长 丰元凯
玉屏侗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德振
大赛还吸引了来自国内以及香港、台湾地区、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演奏家、制作家、爱好者的广泛参与,共同见证了首次箫笛制作盛会的启动。开幕式上,主办方聘请韩宝强、常敦明、周林生、董雪华、刘泽松、林谷珍、荣政、唐俊乔、易加义、程天建、王建平、廖宜明、小林纯平(日本)、水落立平(日本)担任评委,并颁发了聘书。各相关行业专家助阵,保证了大赛的公平、公正。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王书伟宣布大赛开幕。

张维良在开幕致辞时指出,箫笛乐器有着七八千年的历史,这次大赛是箫笛界的一件盛事,通过大赛推动箫笛乐器行业发展非常有意义。这次大赛也为箫笛类乐器制作行业的统一化与规范化起了示范作用。此外,周林生、林谷珍、黄德成、文东玉、小林纯平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箫笛制作大师主讲的“箫笛制作大师班”也是史无前例。张维良认为,箫笛同仁应该与时俱进,,箫笛的发展未来也有一个“箫笛梦”。同时,他强调,比赛是个过程,一定要分高低,但在这个过程中,更应该善于发现各个乐器与自己制作乐器的不同点,吸取别人的优点,互相切磋技艺,共同推动中国箫笛事业的发展。

丰元凯指出,从本次大赛严密的组织工作、强大的评委与制作师阵容均可见比赛的规格之高,公平、公正、公开都能达到国际标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主任韩宝强教授首次引进世界先进的技术作客观声学测量,青年笛箫演奏家现场试吹,使比赛更加客观、准确。

开幕式大合影
随后,初赛以闭门形式进行,决赛将以开放的形式让各界观摩。据主办方介绍,此次比赛共收到国内外制作师提交的参赛作品77件,其中梆笛17件、曲笛23件、低音笛13件、箫19件、其他类5件。依此五大类别,初赛又按照声学、工艺与音准三种方式进行评审。声学组评委通过试吹针对乐器的音准、音色、灵敏度、平衡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工艺组评委则要针对乐器选材,干燥度,烘烤工艺,工艺精细程度之吹孔、膜孔、按音孔的大小和角度、笛塞位置,外观是否精细、打磨是否平整、油漆是否光亮,音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音准组评委针对乐器的实测音高等进行综合评定,并以“通用音乐分析系统(GMAS2.0B)”测评。

工艺组评审现场
音准组评审现场
声学组评审现场
评审特写
10月5日,箫笛制作大赛将进入决赛阶段。届时各项荣誉花落谁家,将揭开谜底。此次活动期间内容丰富,“箫笛制作大师课”、“研讨会——中国箫笛制作面面观”、。相信这次比赛一定能够圆满成功,为全国的箫笛制作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极大促进全国笛箫制作技艺的提升,也给中国“竹笛之乡”制作历史留下精彩一笔!

文/李美玲 摄影/梁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