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丽江故事】赵一才:非遗传承人曲项琵琶制作者

【丽江故事】赵一才:非遗传承人曲项琵琶制作者

2022-04-16 22:08:02

一刀一锉,一弦一木,均是沿袭古法制作,非遗传承人曲项琵琶制作者赵一才老人的家中,摆放着二胡、琵琶、速古笃等,一件件乐器都表现着老人的匠心工艺,承载历史流年的精工之美。


自制自演


来到赵一才老人家中时,他正安静地坐在工作台前,品味着属于自己的匠心时光。面前摆放的是一件还没完工的乐器速古笃。身后满满当当放置着木板、刨、锯、凿等物件,推刨、打磨……日复一日,赵一才在这里做着自己钟爱的手艺。

赵一才在家自制自演曲项琵琶


上世纪50年代初,从省城昆明来的文化工作者赵文元下派到丽江文化馆,组织小规模的丽江洞经音乐演奏,地点就在古城五一街赵一才的家中。那时候,几乎每天,一批纳西族的乐工都会在他的家中进行演凑,他们中包括丽江老一辈的丽江洞经音乐艺人和文宣、陈汝林等,使用的乐器有二胡、中胡、琵琶、速古笃、云锣等。如同流淌在身体中的血液那么自然,赵一才并没有专门地向弹奏或者制作乐器的师傅拜师学艺,从儿时起,他就一直是那个在演奏者旁痴痴欣赏的人,在年幼的赵一才心中,这些古乐是最动听的,自己在家里练习着也就掌握了拨动琴弦的技艺。


在那个年代,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购买乐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乐工们不仅自己会演奏乐器,还自己动手做喜欢的乐器。从小就喜欢捣鼓手工活的赵一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熟悉乐器后,他就开始尝试自己做,17岁那年,他成功地做出第一件乐器,一把滇京胡。也就是在那一年,他和两位同伴,代表大研镇参加了地区的演出。


匠心工艺


真正重新投入琵琶、二胡等乐器制作之中,是赵一才退休之后的事。早已经是颐享天年的时候,但是他每天过得也许比上班族还要忙碌。20多年来,他已经做了上百件乐器,大多数是为那些和他一样热爱古乐的朋友们制作,通常是不计算成本,或是免费赠送,因为赵一才觉得,作乐器不是赚钱,不是为了名气,为的是一种“生活”——音乐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一分子,制作乐器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赵一才在制作曲项琵琶


做乐器最需要的悟性,学会做很容易,但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制作人,那就需要十几年的工夫。除了过硬的技艺外,乐器材料的选择也很关键。老人取出一把新近制作的琵琶,背面采用的枫木,正面没有用整块的木头,而是两边采用泡桐,中间用冷杉,两种木头贴合得严丝密缝,只是纹理稍有不同,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赵一才说,这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点创新改良,更保证了音色的灵敏和厚度。通过数十年经验的积累,对于赵一才来说 ,只要每一块木头到手,轻轻一敲打,就知道它的音质如何。为了保证做出的乐器没有一点瑕疵,赵一才还自己制作了做乐器的工具,锯、凿、刨等就有数十种,每一道工序都精工细作,一丝不苟。

赵一才在制作曲项琵琶


在赵一才看来,乐器是充满人性的,中胡表现的纳西男子的低音,滇京胡则是年轻纳西女子的声音,每一次演奏都再现了我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场景,发出的音乐能够让听众产生共鸣的音乐。


传承技艺


懂得乐器和音质的人,就更懂得音乐。在谈话的间隙,老人不时拿起身边的乐器,或是拉起二胡,或是弹奏琵琶,每一曲都是信手拈来,颇有专业范儿。传统的丽江洞经音乐20首曲调赵一才是记得滚瓜烂熟,不过,每隔一段时间他会将曲谱重新记录一遍。


丽江洞经古乐含蓄而不张扬,演奏古乐的传统乐器就是纳西人表达情感最好的方式。在这些传统器乐中我们看到了镌刻着传统文化的民族记忆,也让我们感受到代代传承者那一份热爱本民族音乐的情怀。


2015年,老人被认定为古城区非遗项目曲项琵琶制作的传承人,据相关资料记载,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到了唐代,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琵琶音域广,演奏技巧为民族器乐之首。丽江的曲项琵琶是明清时期随着洞经音乐的引进而传入的四弦弹拨乐器,其外形为梨形,是演奏丽江洞经音乐不可或缺的重要乐器。它的制作、演奏都保留着唐代中晚期曲项琵琶的形制、品位设置及弹奏方式,与唐代传入日本的乐琵琶极为相似。


作为一名传承人,老人也很担忧,琵琶制作者既要会木工,更要懂音律,愿意学习和能够掌握这门绝技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这一民间传统纯手工制作曲项琵琶技艺目前正逐渐濒临失传。


让传统民乐传承弘扬下去,是每个民乐人的理想。如何传承才是对民乐最大的尊重?赵一才希望,由相关部门牵头,挑选一批有志于古乐传承的乐工,在固定的场所进行定期演奏,作为一个学习传承展演的中心。


在赵一才老人家中,听着一曲曲的洞经音乐,让我们觉得时光很慢,慢得就如从前,从前的手工时光,平静而舒缓,我们更体会到的是一份匠心——一份老工匠的守护之心,平平常常而又朴实无华。



采写:丽江日报全媒体 记者 赵坤玉 双惠

编辑:王璠

统筹:和玉松

终审:罗坪江

本文欢迎微信公众号转载

如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丽江日报及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