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NCPAO将带来多种艺术形式的交融之美
这是一场由吴蛮和琵琶引发的音乐会
也是一场在指挥陈琳的执棒下
贯穿中西艺术形式的音乐会
还将由华阴老腔带来
最古老和原生态的民间音乐
卢·哈里森、谭盾、陈其钢
三位著名的当代作曲家的作品也将上演
吴蛮老师为本场音乐会的曲目创意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以下是吴蛮与这场音乐会之间的故事。
继两年前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作首演赵季平先生为她量身定制的“第二琵琶协奏曲”后,吴蛮再次与NCPAO牵手,为北京听众带来一场“新颖别致”的“不一样”传统音乐体验:
音乐会将以美国已故作曲家Lou Harrison 1997年为吴蛮而写的《琵琶与弦乐队协奏曲》(完全的美国加州和太平洋风格音乐)为开场作品。吴蛮的老友谭盾根据1994年为吴蛮和Kronos四重奏团写的“鬼戏”所改编的《弦乐队与琵琶协奏曲》将在音乐会上进行中国首演。
吴蛮还邀请她朋友陕西华阴老腔皮影戏师傅们一起玩陕西民间音乐! 2009年,吴蛮担任世界著名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中国音乐节”的艺术顾问和传统音乐策化,她去农村采风和研究学习后,将陕西老腔师傅们邀请到纽约和洛杉矶展演。当年音乐会票售罄一空,成功地为西方介绍了中国北方民间音乐。之后,“老腔”音乐近年逐渐被人们“发现”,并在今年春节联欢玩会上与谭维维合作为大众所熟知。吴蛮认为“老腔”真正的传统是“皮影戏”,她不希望真正传统精华部分,因为商业市场而被遗忘。这次,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老腔的师傅们将再次展现皮影戏!
最近,吴蛮作为主角音乐家之一的纪录片《陌生的音乐人:马友友与丝路乐团》在世界各地放映并得到很好的反响。
两位女中豪杰陈琳和吴蛮,将携手我们的弦乐演奏家,为您呈现这个兼具中国味道和国际范儿的精彩夜晚。作为非常引人瞩目的女性指挥家,陈琳与我们有着经常性的合作。吴蛮则是非常成功的国际琵琶演奏家,她在世界舞台上闪耀出璀璨光华,令琵琶艺术的玄妙为更多人所知。在本场音乐会中,她们将联手带来两首琵琶与弦乐队的协奏曲,吴蛮还会与华阴老腔乐队展开别开生面的合作,陈琳则将与我们演绎陈其钢为弦乐团所作的《走西口》。
琵琶与欧洲的鲁特琴可谓同根而生,在音色和演奏技法上存在诸多相通,也难怪有人会把琵琶看作最易沟通中西音乐文化的乐器之一。这或许能从今晚两首琵琶协奏曲中可见一斑:美国作曲家卢·哈里森一直对东方音乐富有研究和兴趣,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在大学时代接触到东方乐器后,就不断尝试把东方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相结合。1997年,他为吴蛮创作了这首协奏曲,并由吴蛮与芝加哥交响乐团进行录音。谭盾的琵琶与弦乐队协奏曲则写于1999年,系作曲家以其广受欢迎的作品《鬼戏》为基础创作而成。在作品中,听众既能从琵琶中听到强烈的中国元素,也能听到巴赫、科普兰和极简主义等西方古典音乐的典型元素。
无论是哈里森还是谭盾,都展现出了打破东西方藩篱和尝试多元化创作的开放精神,也体现了人类社会一项极其重要的特质:对自我族群身份认知的寻找与坚守,以及对外部他人族群的渴望与投奔,并且二者几乎是永恒的同时共存。事实上,人类从诞生以来,一方面区分出了文化迥异的不同族群,一方面又不断地相互融合交流,既有了更多的彼此理解包容,也催生了更多样化的文化创造。
陈其钢的《走西口》也透着同一主题。明清至民国期间,西北地区的汉人为谋生而大规模地从长城内迁移到长城外的少数民族地区。“走西口”既是这次长期移民进程的俗称,也是陕北人离家迁徙时唱的民歌。其实,走西口的历史,就是最典型的民族文化交融史。陈其钢的《走西口》则一语双关,既讲述了作曲家本人远离故乡而求学于法国的复杂情怀,也暗喻指了作品本身在精神上离开东方并朝向他方去投奔融合的艺术风格。在作品中,苍凉质朴的西北民歌旋律和显而易见的法式作曲技法彼此裹挟交织,营造出了奇妙的和谐。本场音乐会的指挥陈琳曾与斯图加特室内乐团成功地上演了这部作品。
若说上述三部作品是不同文化交融的讲述者,吴蛮与老腔乐队的表演则或许代表着本土文化的坚守。老腔是陕西华阴流传的古老家族戏种,声腔高亢刚直,气势磅礴豪迈,也是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令人称奇的是,如此古老的艺术形式登上现代舞台时,不仅未显任何老态,反而抖擞出别样的鲜活与力量。事实上,对任何民族而言,文化都是真正的精神血脉,文化不死,则民族将常新。借这些意味深长的作品,我们也愿与您彼此共勉。
本场音乐会是作曲家陈其钢作为本乐季驻院艺术家系列音乐会中的一场,《走西口》是陈其钢老师第一次使用电脑作为写作工具而完成的作品,这对作曲家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呢?以下是陈其钢本人的讲述。
在微信中回复“陈其钢”,了解“弦外有声”2016/17乐季驻院艺术家陈其钢。
陈其钢:《走西口》是我第一部使用电脑作为写作工具而完成的作品,以前都是用铅笔创作,而且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往回走,这个对我的影响很大,对我思维的影响很大。因为电脑作为工具的话,写作速度上加快了,特别是拷贝速度加快了。但是,一些细致的地方远不及人的脑子和人的手。用手与笔创作时,我可以随我所想的画线,这一点电脑却做不到, 于是我不得不用其他方法去简化原来的写作方法和思维。 所以《走西口》这部作品在我的创作道路上有了一个突然的改变,也使风格发生了改变。后面的《乱弹》和用电脑作为写作工具也有直接的关系,要不然永远我都不会写出《乱弹》来。
· 焦点乐谈 ·
穿越中西琵琶行
吴蛮在讲座上的风采,可以从这段视频中先睹为快。
更多本场音乐会的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