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你怎么看“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你怎么看“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2022-01-25 19:09:31

怎么看“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说出自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现在很多人认为这句话害了全中国的老师,甚至有些人还根据此话推断出以下类似的话,“没有破不了的案件,只有干不好的警察”;“没有管不了国家,只有干不好的总理”。“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会治的医生。”以此来论断这句话的不正确性。很长时间,我也认为这句话对老师的要求太高,伤害太大,直到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儿女英雄传》,才改变了这一看法。


《儿女英雄传》里面有一个情节,讲述的是顾綮教授纪献唐成才的故事。故事里的纪献唐是一个聪明无比的天才少年,却有个桀骜不驯、顽劣异常的性格,并且还好耍个枪、弄个棒之类的。是那种刚刚学会ABC,就以为自己能出国的主,而且还经常逮住老师的小失误,顶得老师下不来台。所以在他第一年的学业生涯中,连续气跑打跑了十二位老师。导致他家一带的老师听说他家里又贴出了“招聘家教”的启事之后,吓得都“望影而逃”了。


直到牛人老师主动出现,这种局面才得以改善。原来这位毛遂自荐的老师叫顾綮。他连续用了三个手段终于收服了那位“混世小魔王”。我们且看他都用是什么方法。


一、顺着学生的脾气 

书中说,纪献唐和顾綮第一次见面时,就一脸挑衅说:“你知不知道我以前的家教都是怎么走的?”顾綮说:“听说都是被你打跑的。”纪献唐说:“那意思是,你不怕挨打了?”顾綮说:“那是他们傻,非得检查你的作业、背诵。我就不一样,你爱来我这(书房)学就学,不爱学拉倒,我正好看看书、睡睡觉。”纪献唐说:“那还差不多。”就这样,一两个月两个人相处得还挺好,纪献唐有时居然还能学个十天八天的。

我想说的是,一开始顺着学生的脾气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样能最大的减缓学生的抵触、厌学情绪,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撩拨学生的兴趣

顾綮真正开始教授纪献唐,全是因为一把琵琶。那日小霸王正在骑马射箭、疯玩疯嗨,突然一阵风送过一片琵琶声音,人说是老师在弹琵琶。他找到老师说:“老师,你会弹琵琶,给咱谈一个呗。”老师就给她弹了一曲,琵琶声音一时有如金戈铁马破空而来、一会有如流水落花悠然而去,把他乐得手舞足蹈,听得他如痴如醉。于是恳求老师教他弹琵琶,老师便欣然相授。于是奇迹出现了,他半年时间里,学会了琵琶、丝弦、羯鼓等乐器;围棋、象棋、双陆等棋艺;作画、勾股、占验等杂艺。虽然他仍然每见必学,每学必会、每会必厌。但这大半年也不曾出老师的书房门。

可见,不能光走近学生、也要走进学生,首先需要老师有出色的才能,其次还要学会撩拨学生的兴趣,只有通过兴趣,才能慢慢引导学生把时间放在学业上。


三、压住学生的长处

虽然通过教弹琵琶,打开了师生二人的心扉,但那些技艺对纪献唐来说,终究不是正途。那日师生闲坐,纪献唐说:“我们还学个什么呢?”顾綮说:“我解闷的本事你都学会了,不如我们教学相长,你也教我一个本领吧。”纪献唐兴奋地说:“我会武术,你要不要学?”顾綮说:“我也学过两年,后来都忘了。”纪献唐听后,非得给老师比划比划,其实何尝不是想出出老师的丑呢。结果大家都猜到了,纪献唐加上跟班一共五人跟老师打了20场,输了19场,不仅连顾綮的一根毫毛都没碰到,而且已方六人被摔了个半死。这下纪献唐说:“老师,原来你武功这么厉害,我是真的服了你了。希望你指点与我。”老师说:“你若想学,还得依我一件事,就是要用心读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才是正途balabalabala……”

纪献唐一经他点破,果然从第二天就开始潜心埋首起来,然后中了举人、进士、后来放了四川巡抚。再后来,凭着顾先生教他的学问本事,平了西藏、定了青海,一直封道一等公爵。

这就像现在的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当做主业,打篮球打到腿软,玩游戏玩到痴呆,加入老师能够在学生最擅长的领域打败学生,比如英雄联盟或王者荣耀,连胜他10把,打服了他,然后再顺势诱导,岂不是水到渠成?

还没完,请继续往下看。

四、指点他的品行

谁想到那纪献唐功成名就之后,也是离了顾先生的教导之后,倚了功高极重,任着他那矫情劣性,便渐渐的放纵起来。又加上他那次子纪成文助桀为虐,作的那些侵冒贪黩,忌刻残忍的事,一时也道不尽许多。来竟闹到囤藏枪弹火药,编造谶书妖言,谋为不轨起来。最终,被朝廷明正典刑,赐令自尽了。

可见,一时的事业上的成功并不见得就是成功。还需要老师时刻教导品行道德。否则,即便是事业上的成功,也是为失败做铺垫。事业还得与品行相配才行。


总结

我认为,“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这要求老师首先具备过人的才识,并且善于采用适当的方法,顺应学生的脾气,撩拨学生的兴趣,压住学生的长处,指点学生的品行,就能够将顽劣之徒教授成可造之材。

我辈岂不奋起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