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呀啰吔啰吔》,作曲 王浣,厦门大学海韵琵琶乐团首任团长,啰吔也称“多耶”,是中国侗族的传统民族形式之一。“踩歌堂”的侗族音译,“多耶”即“唱耶歌”,为“踏歌而舞”之意。该曲目具有突出的贵州苗族同族民歌及竹竿舞,板凳舞的特点,极富有画面感的音乐语言勾画出一幅幅贵州山水和人文美景。此曲荣获第三届“敦煌奖”琵琶新作品独奏重奏作品铜奖。
作品1至7小节用一段较自由地模仿侗族大歌演绎蝉鸣的颤音作为引子,使听众立刻身临贵州,看到的是满眼青绿色,闻到的是清爽的空气。
第一段(8-17小节)用三拍子启动,像是人们轻松愉快地搭肩聚集。
第二段前半段(18-25小节)是一段苗族情歌,由两个独唱形象出现,细腻委婉,诉说真情,后半段(26-50小节)是激动地大歌式合唱。
第三段(51-69小节)用6/8拍节奏,高低错落的音轻快地展现少数民族儿童在节庆场合中活泼可爱的形象:身着绣服,戴上银饰,走路和蹦蹦跳跳时还有银饰撞击的美妙声响。
第四段(70-74小节)延续6/8拍的节奏和音型第一次出现侗族民歌《呀啰吔》的旋律 ,(75-95小节第一拍)将旋律慢起渐快到高音区加强,加入拍板,模仿竹竿舞、板凳舞的节奏动感至最快,像大家一起疯狂地旋转。
第五段(95小节第三拍-106小节),节奏放慢,宽广地呈现一个远景、像是一个航拍的镜头,一二声部的长音旋律、三声部重复的四拍、四声部高音区之前的旋律分别代表这片富有灵性的天、地、人三种影像。
最后精炼主题快收,回到积极、热烈的基调中,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曲、文/王浣
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往期精选
《自由探戈》,颠覆大众对琵琶的认识
《黔岭醉歌》(琵琶四重奏)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小荷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