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琵琶老店 老翟闲笔】从“无包”到“五包'

【琵琶老店 老翟闲笔】从“无包”到“五包'

2020-10-18 00:11:10


一个求胡抹擦的城市总有其求胡抹擦的经营理念,比如城市的门前”三包“制任制与门前的”五包“制任制。



所谓的“门前三包”制度,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因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自觉性、现实性和长期性,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门前三包”是指临路(街)所有的单位、门店、住户将担负起一定范围的市容环境责任,承担一定的城市管理任务。“门前三包”以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在我国现今相当一部分城市中仍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其实这是一个很扯蛋的话题,在走访当年老大同的商人时,好多商人都感到“门前”三包“,简直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话题:自扫门前雪,这是一个小孩子都懂得的事,为什么要政府干预?


在民国时期的大同街道上,只要是下了雪,很快铺面就组织店里的伙计及时清理,因为你的铺面前不干净,就不会有人进入,这完全是自己的活儿,怎么还会让官府来督促呢?想着都让人觉得可笑。那时候的大同城里根本没有环卫工一说,别说是下雪,就是每天早晨,都必须要将门前清理干净,要是在夏天,还要清水洒一点清水,一来可以压尘土,二来也显得清爽一些,这是每个店铺的规矩,根本是不需要有人来督促的。


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大同的商人道德水平却退化了,看看最近的清远街上的某铺面前,污水横流,臭气难闻,虽说是大同的一个有名气的店铺,但却无一点社会公德,极其让人反感,这样的店铺,你会相信他能走多远?




政府的行政命令去干涉店铺的卫生,这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退步?当年,耿市长曾经亲自出来扫雪,并下了扫雪令,而李市长直接让各区各村成立了清洁工程办公室,这真得不知道如何让后人去评价。过去”无包“,我们大同的商铺都能自觉地去清扫自家的铺面,而今天我们有”三包“与”五包“这样的行政命令也没有撼动大同商铺的自觉。这是不是一个城市的悲哀?


老天爷也困惑:算求了哇,你们不愿意扫,哥也不想给你们下了,于是大同去年几乎无雪,时至今日,依然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