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 爱老 微行动
11.26日云南农业大学书画协会与兄弟社团竹笛社组织了一次“关爱老人 情系敬老院”主题活动;在协会领导人的认真的筹备和有序组织下,表演了一系列温馨而应感人的节目。应协会的呼吁,众同学都踊跃的报名并积极的参与了本次敬老院之行,在课余时间把真情无限的散播、传递,使我们的课余生活不仅要过得充实,而且还要更有意义。使同学们更深得体会情系社会,常怀感恩之心。
时过中午,天空便放放晴了,虽然是初冬但还是有春天一般的纯净湛蓝的天空,真可谓天朗气清 风景如画。同学们有的买了水果,有的准备了字画,有的准备了节目,真的是颇具一番心意呐,一切准备就绪我们便浩浩荡荡的出发了。驱车到一半,同学们建议徒步到达目的地,于是大家就不约而同的像旅游一般兴高彩烈的边聊边走,毫无困倦 抱怨之感,这样大家就有了交流的空间,也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社团与社团之间的友谊,确实是一个巧妙的建议。途中大家有说有笑,有的同学还拿出手机不停的拍照,像是想把者一路的风景装进自己的口袋里一样,其实是为了这一次难得的相聚而作的留恋。还有就是这一路留下的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就是我们最美丽的风景线,当一队人要越过斑马线的时候,我们的同学面对密集的车流,勇敢的站在路中间用自己瘦小的身躯组织那冰冷猛兽一般的虎视眈眈的汽车,最后在大家都顺利 安全的通过马路的时候,她便对那些司机深深地鞠了一躬······
小伙伴们向目的地徒步行进中
大约走了半小时,同学们期待的目的地出现在了眼前,一个个跟吃了蜂蜜一样露着甜蜜的笑容。在门口象征性的合影留念后,就齐刷刷的安静的走进了敬老院里,迎面来的是一排坐在树荫下面的爷爷奶奶们,不知道他们等了多久,那一双双深邃的眼睛,对同学们的到来充满了期待,放佛比那挂在脸上的笑容还要漂亮;在这样的冬天,虽然骄阳似火,但是在树荫之下,每每吹来一阵风都是扎心的冷,大家的心里都透着对老人们的深切的心疼。负责人首先组织同学们给爷爷奶奶们进行问候,祝福。接下来便开始了他们准备的节目,第一首竹笛吹奏了家喻户晓,人们耳熟能详的《东方红》勾起了老人们久违的回忆,也博得老人们的赞赏,同学们甚至能够感觉到老人们眼睛里流露出的骄傲,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然后有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也连连得到老人们的称赞,协会的同学一个个可谓是多才多艺呀,也有自告奋勇为爷爷奶奶唱歌的,表演的,之间还有老爷爷起来做分享,给了同学们好多美好的期望,吐露心声,字字珠玑。最后的大合唱《感恩的心》 《我的中国心》更是慷慨激昂,唱出了同学们的真情,同学们此次来的意义。
云南农业大学书画协会与社团竹笛社在敬老院门口合影留念
同学为老人们带来合唱。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老爷爷也献唱一首
同学们深情的演绎,让老人们忘却了烦恼,收获了开心,同学们总算是不枉此行了。节目也演完了,是不是该回去了呢,当然不是,接下来才是大家来这里的开始。同学们一个个热情满满 毫无陌生感的与爷爷奶奶聊起天来,因为我们在这里就是一家人,正式敞开心扉的时候,同学们成群结队的涌到老人们面前,有座的就坐着没座的就蹲着,一个微笑就足以暖化这个冰冷的社会。虽然爷爷奶奶们有的年级太大,可能耳朵听不清,牙齿掉了说话不清楚了,但是同学们还是耐心的凑到他们旁边认真的听着他们的故事,有生产大队,有做志愿军的英雄,此刻同学们听的不仅仅是故事而是鲜为人知的历史。老人们不能坐太长时间,于是孩子们就搀扶着在院里 暖阳下散步,活动活动筋骨。拍照的同学也没闲下来,他们只想努力记录下这一幕幕温情动人的画面。有的做一个认真聆听的耳朵,有的做一只喋喋不休的蜜蜂,有的做一个默默陪伴的肩膀,他们总是那么的温暖,让老人们觉得这个冬天并不“冷”。
陪老爷爷,老奶奶们聊聊天,拉拉家常,有说有笑,不亦乐乎
最后同学们一一惜别了老人们,他们不舍的目光还久久停在孩子们离去的路上。
祝愿老人们健康长寿,福如东海,开心快乐,同时也能得到社会各界温暖的关怀。也许我们做的太少,简直可以用微不足道来说,但是我们还会继续坚持,因为社会上不止一个敬老院。人人都会有老去的一天,“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的未来,微行动也会有无限的爱、温暖、光芒。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文章 安根顺
编辑 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