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千年以前,千年之后

千年以前,千年之后

2020-11-23 02:41:54



 中国身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无论是古印度,还是古埃及,亦或是古巴比伦,它们的文明都在历史长河中停止了前进。唯有中国,虽在历史长河中经历种种磨难,但仍然保有着独一无二的文化根源。我们的血脉、我们的传统和我们的文化从未间断过,历朝历代的变迁,岁月的更替,都不曾摧毁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正是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历经磨难而浴火重生的源泉。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最根本的因素。但目前我们的国民素质和文化修养已经成为了制约发展的短板之一。



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首先就要有文化自觉。我们应该深刻认识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作用,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后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信仰,使我们更加顽强的去面对生命的虚无与无常,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养分。



 在人类文明的时空里,华夏文明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延续至今。中原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她丰富的历史遗存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人类文明的时空地图之中,勾勒出华夏文明发展的脉络,见证着人类文明的多彩,并汇聚成一种独特的文明形态而存在。


河南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宝地。洛阳开封更是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国都,接受着文明的滋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河南博物馆,一起感受一下那些文物所蕴含的精神魅力,看它们如何折射出各代王朝的故事吧!






西汉玉衣

西汉中期 (公元前206年—24年)

长180厘米宽125厘米

1986年河南永城芒山镇僖山汉墓出土


玉衣出于西汉末期梁王墓,是由2008个玉片,用金丝缀合而成。按人体部位分别为头罩、面盖、上衣、袖、手套、裤、脚套等,玉衣为上古贵族的敛葬服饰,始于战国末期而盛于两汉,根据身份与等级的不同,玉衣的联缀又分为金缕、银缕、铜缕和丝缕。古人试图利用玉石的降温能力达到尸体永不腐蚀,从另一种意义上达到所谓的“永生”。



贾湖古笛


     出土于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前期(距今9000年前,约为公元前7000年). 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该骨笛是用鹤类尺骨管制成。磨制精细,7孔。在第六孔与第七孔之间有一小孔,经测音可以发两变音,应为调整第七孔发音而钻的调音孔。值得注意的是,该墓出土有两件形制相似的骨笛。据测音研究,它们是一雌一雄,印证了中国自古雌雄笛的传统。此笛经试奏,证明是一种竖吹骨笛,也是后世竖笛或洞箫类乐器的祖型。当时的人们利用此笛吹奏出有节奏的音符,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神灵的尊敬;现代音乐家们使用此笛仍能吹奏五声阶的曲子《小白菜》



七层连阁彩绘陶楼

  东汉(公元25-220年)

 焦作市墙南村出土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座高近2米的七层连阁式陶楼,由院落、主楼、附楼、阁道组成。七层主楼与四层附楼以阁道连接,是汉代“复道行空”、“跨城池作飞阁”建筑技术的真实写照。



 跽(ji)坐人铜灯

战国  三门峡市上村岭出土 )


此灯由跽坐人、灯架和灯盘三部分分铸铆接而成。跽坐人偏髻、束冠、身着右衽深衣,腰系以带钩扣合的革带,双手合擎丫形灯架,架上托环形灯盘,盘内设烛座三个,整体髹漆尽脱。



(部分资料及图片采自河南考古)



历史的发展需要贸易的交往,更需要文化的交融

“丝绸之路”恰恰是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刘朝老师将于3月25日(本周日)下午两点

在化学楼503举行讲座活动

大家快来一同感受丝绸之路的神秘与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