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与琴为伴,老有所乐 | 弘琴馆学员投稿文章《有琴一床》

与琴为伴,老有所乐 | 弘琴馆学员投稿文章《有琴一床》

2021-01-10 22:42:14


有琴一床

弘琴馆学员:唐瑞群


喜欢民族乐器是我的天性使然。虽然家里有钢琴,曾获钢琴演奏三级证书的丈夫那美妙的琴声天天在我耳边回响,但我却没有动过学钢琴的念头。


“唐阿姨”与弘琴馆肖霄老师


年轻时的我喜欢琵琶,行走在路上时,只要听到那里传来琵琶声,我会驻足而立,竖起耳朵听完一曲才离开。到了老年,我喜欢古琴。惊鸿一瞥起始于看了一次视频,那古琴声、那画面深深刻在脑子里,挥之不去。


一位挚友得知我喜欢古琴,就帮我购置了一床古琴。我欣喜不已,给这床古琴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千祥云集。我的微信名就取自于其中两个字——祥云。


年轻时学过琵琶的我深知:初学乐器,一位好的指导老师是多么重要。在没有遇到我心中认可的好老师之前,我不敢轻易学琴。虽经多方探访,总不能如意,以致新买的琴搁置了好几年。


触动我心弦源于一次偶然阅读。那天,我随手翻开一张《每周广播电视报》,一条信息映入眼帘:2016年9月8日18:30纪实频道播出《古琴大师》。


古琴大师赵家珍?一个陌生的名字,没听说过。我接着往下阅读:


“赵家珍为推广古琴不遗余力,举办大师班,助力古琴进校园。很多人都觉得,古琴太深奥了,必须有多少文化才能来学,其实学了古琴,慢慢就变得有文化了。很多人都反对古琴推广,认为古琴就是高雅的,人少才高雅。但普及古琴就是想人人都变得高雅。2016年,为了给更多人提供专业、正规的古琴指导,赵家珍和她的弟弟赵鸿磊在上海开设了一家琴馆。”


“唐阿姨”赴苏州弘琴馆学习


2016年9月8日傍晚6:30,我端坐在电视机前仔细观看《古琴大师》节目,对赵家珍所叙述的古琴理念十分认同,对赵家姐弟印象颇为良好。当晚就上网查阅了有关赵家珍古琴班的资料;第二天便与琴馆电话联系;隔日又到琴馆实地探访;最终决定报名参加古琴班,开始学古琴。


2016年的秋季是金色的,一如往年,但对我来说却不同寻常。是年我的大姐病重多次住院,我经常往返于医院与琴馆之间。2016年11月1日,我的学琴笔记中记着这样一段话:

“艰难的不眠之夜后,我泪眼婆娑地赶往弘琴馆,上课时间还早,提前了半个小时,静静的馆内阳光明媚,身心很温暖。”


在那段满心酸楚的日子里,我隐隐觉得,古琴正在为我悄悄打开一扇岁月静好之门。我可以与古琴对话,诉说我的喜怒哀乐。


赵家珍教授的高足肖霄硕士是我的古琴老师。她的琴艺纯熟,指法规范,教学严谨,待学生友善。我六十二岁开始学琴,起步很晚,但自信走得很正。我很知足,知足才能得乐,知不足才会有进步。我庆幸自己遇到了好老师,是偶然也是必然,因为我对老师也有要求。


转眼间到了2017年的入夏,因诸多情况自己很少外出,学琴就此停歇。在家练琴经常碰到不少问题,例如新指法、音准、节奏之类,最苦恼莫过于弹不出我想要表达的韵味。


“唐阿姨”顺利通过2018年古琴四级考试


每当坐在琴旁发呆时,我会想:学琴不光是为了弹好曲子,学琴更要像做人做事一样,有坚持、有乐趣、有爱心。

又想起在学琴期间学员们之间的闲聊:大家对考级兴味很浓。而对我来说,我并不在此意。我在意的是手指与琴弦的感应,在意于琴音与心境的相通,那样才能带来快乐。


我学琴进一步,退二步,遇到了瓶颈。基础不扎实,怎能有韵味?


又一个秋季悄然来临。当我获悉苏州弘琴馆将举办为期七天的国庆游学古琴入门班,并由毛玥硕士(赵家珍教授的又一名高足)担任教师的消息时,心动了,随即报名参加。开课那天,我记下了自己的心得:

“期待已久的苏州弘琴馆国庆培训班今天如愿开课。听了谷雨老师和毛玥老师的讲课,感触良多。更喜欢琴音,更感琴心有觉,更珍惜这次难得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


在赵家珍老师领导的弘琴馆中,肖霄、毛玥、谷雨老师都是我的良师,还有杨杰、石韵怡、姚达、陈飞颖,更有弘琴馆的创始人、董事长赵鸿磊、总经理赵丽君都是我的益友。我自己也惊奇:说起弘琴馆,我竟能如数家珍。


我在六十多岁的年龄,成了古琴大师赵家珍教授的一名“再传弟子”,自己想想也有些吃惊。我想:因为有了弘琴馆,才有了这种可能。


学琴一路走来,至今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我感谢弘琴馆践行的办馆理念,我是这个理念的受益者。


有琴一床,也许我还会报名参加考级,也许也会报名两年一次的弘琴杯赛事,也许什么都不想;有琴一床,就有了很多也许。但有一点我深信不疑:

与琴为伴,老有所乐;锲而不舍,乐在其中。


有关弘琴馆的消息和文章我都会认真阅读,有关弘琴馆的发展我都会予以热忱关注,衷心祝愿弘琴馆欣欣向荣,越办越好!

 

——写于2018年3月

 

弘琴馆编辑部寄语:


唐阿姨是上海弘琴总馆众多学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学习态度最为端正的学员。弘琴馆的每一位同仁都非常尊重和欣赏这位乐观向上、虚心好学、勤奋执着的老人。

年过花甲的唐阿姨,因为一床古琴,活出了十六岁的青春活力。也许是六十载的沧桑让唐阿姨沉静了下来,也许是古琴的气质让唐阿姨精神焕发。我们从这位老人身上,仿佛重新认识到了古琴历久弥新的魅力。

弘琴馆衷心祝愿唐阿姨健康长寿,也祝所有热爱古琴的老年朋友们晚年平安幸福!



推荐文章:


征稿令 | 切勿吝惜您的文采——弘琴馆微信公众号征稿启事

琴友来稿 | 与琴谛听,与心谛听

琴课 | 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弘琴馆《小草》单曲班开始报名啦!


赵家珍(上海)古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武威路88弄18号楼3楼

报名/咨询电话:18616060527

开馆时间:周一至周日10:3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