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文学与艺术,代表了一个人的精神内涵及感性素养,它超越现实功利,而美化了这个世界。中国的文艺精神有着更高雅独特的魅力,它温柔敦厚,广博易良,成为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成就之一。唐君毅先生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解读中国文艺精神的本质,让人在被强大的世俗折磨的毫无还手之力的当代社会,聆听到心灵深处宁静的呼唤。
与青年谈中国文化(3)
中国文艺精神
文/唐君毅
我们以上略讲中国之伦理道德与一般之文化精神,我们以下再略说中国之文学艺术与宗教哲学之精神。
中国古代文化原是极富于艺术精神的。不过此艺术精神,即融于一般的社会文化生活之中。
中国最早之雕刻,即鼎彝及其它日用之器上的镂刻——中国书画亦由之变来。
图片来源:国家宝藏 大克鼎又称膳夫克鼎,西周晚期(孝王时期)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鼎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 ,口径75.6厘米。腹内壁亦铸有铭文2段,共28行,290字,主要记录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的赏赐的内容。
中国古代比较少希腊式之独立的雕像,中国古代亦缺乏希腊式之戏剧。但中国古代之礼仪中之升降揖让,即同时表现一动作的美,而涵一戏剧意味。
中国莫有希腊式之行吟诗人,亦缺史诗。中国最早之诗经,大都是人在日常生活与庙堂中的歌咏。中国古代的音乐跳舞,亦与礼仪分不开。这都是说明中国古人之艺术精神,即融于其一般之社会文化生活中。
然而这亦同时使中国之人生情调,在本质上即更富于艺术意味。艺术上之美大皆生于调和与节奏对称等。
中国文化中尚中和,和平之精神,由中国古代之礼乐之教来,所谓礼以教中,乐以教和,亦即可说是由一艺术精神来。
中国古代之自然科学,似不如希腊之发达,我们亦可说是由中国人之艺术性的欣赏体玩同情之趣味,掩盖了理智上的分析综合之趣味之故。然而中国后世之科学在十六七世纪前,仍超过西方。
而中国医学之卓绝的成就,则正为本于对人之生命之艺术性的同情的直觉的体察。其尽量求不破坏形体之组织,而将病治好,又依于一道德的感情,亦依于不伤害人之形体之完美之艺术的感情。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之书法是中国之一最卓越的艺术。
图片来源:国家宝藏《万岁通天帖》卷尾有“万岁通天二年王方庆进呈原迹”的衔名。此帖被认为是存世王羲之、王献之书法诸摹本中时代最为可靠、钩填最精到者,堪称“天下真迹一等”。
中国过去之读书人,亦无不习书法。中国之书法之美是纯粹线条之形式美。此种形式美,同时启示各种精神意境,反映作书者之人格风度。
除书法以外,中国之画——尤其是王维之水墨山水,直至宋元以下之文人画,亦是表示一种极高之意境,而为世界之所无的。唐代之壁画,亦与西方之壁画,表现一不同之风格。
至于建筑方面,则中国之建筑中之飞檐、飞角、亭子、牌坊、回廊,虽多是受了印度影响,然亦已成中国文化遗产之一部。至于雕刻塑像则除佛像外,好的比较少。
就文学看,西方之文学,最早即有史诗,与悲剧喜剧。而中国最早之文学,只是诗歌与散文。戏曲是宋元以后才有。小说除红楼梦水浒等外,好者似不如西方之多。所以要了解中国之文学,应当多从中国之诗歌散文下手。
中国广义之散文中,可包括经史子之文。中国之史家与哲学家,大均兼是文学家。此与西方之史家只重纪事,哲学家即只重说理,而不重能文者不同。由是而使中国之广义之散文中,包括中国诗歌以外之一切文章之全体。而使中国之散文内容,极其丰富。
中国艺术文学中所表现之主要精神,我们可以姑借礼记经解所谓「温柔敦厚诗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以说。
中国之艺术文学,大体上看,都不重表现紧张、激荡、过于刺激之情感,亦不重表现强烈鼓动之生命力,或一往向上超越企慕之理想;而比较重在表现一宽舒广博之气度,温厚和平之性情,飘逸洒落之胸襟,含蓄淡远之意境等。
所以中国之书画,均以神品逸品为最高。宋元文人画,要在虚白中表灵气之往来。中国建筑中,古代有千门万户之阔大的宫殿,而缺西方式之高耸云霄之教堂。中国祭天之天坛,亦横卧地上。
建筑中之飞檐、飞角、亭子、牌坊、回廊等,亦皆能表示一飘逸疏朗宽舒之意味。
图片来源:谁最中国
中国音乐中之七弦琴与洞箫,亦以淡宕幽和之声见长。
在中国从前文学中,则渊雅,诗贵温厚,词贵婉约,即豪放沉雄之诗文,亦要去掉剑拔弩张之概。
中国文学中无论言志载道,都要使之足以陶养人之善良的性情。中国过去文学艺术,现在人虽渐不能欣赏,而且有许多都不免太带山林气,庙堂气,亦不全适于今日。然而这终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成就之一。
而且世界人类如真要陶养其和平之气,而销除暴戾之气,亦终将有一日会大大发现中国之艺术文学之一方面的无上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