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大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进一步展示出近年来古城大同的辉煌成就和发展变化,凝聚大同力量、展示大同形象、讲好大同故事,构筑古都大同特有的精神高地,,大同市委举办了“古城大同赞”主题征文活动。经过两个月的征集、评选,我们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一等奖
贾 宁 158XXXX1905《观古城美景 悟人生真理》
刘建华 138XXXX6461《大同之美》
樊 智 138XXXX5042《不辞长作云中人》
二等奖
董慧娟 150XXXX1106《我爱我的家乡》
高进宝 139XXXX6211《西山烽火台》
乔美中 135XXXX0543《我的大同,我的家》
许 玮 135XXXX1247《谁持彩练云中舞》
徐彦青 186XXXX2528《为大同点赞》
三等奖
李海亮 131XXXX6369《大同人的风采》
杨 杰 138XXXX7628《神奇啊!我的大同》
魏海霞 139XXXX2783《东风夜放花千树》
王建平 139XXXX2721《夕阳下,道不尽的一座城》
王建章 153XXXX0955《厉害了,我的大同》
李文婷 157XXXX0919《美丽的大同我的家》
金秉辉 152XXXX1496《星辰》
王学飞 135XXXX2201《我热爱这片土地》
牛 慧 158XXXX6564《一座城 一场梦》
路 承 135XXXX5781《一枚佛龛瞭望的尘世风华和大同册页》
优秀奖
李如意 136XXXX6543《大同情结》
宋元林 139XXXX4492《相约护城河畔》
戎耀威 185XXXX9697《同心同力,大同不同》
吕 存 157XXXX6472《大同煤矿的变化》
马玉芳 136XXXX4579《遇见大同》
屈国杰 138XXXX2275《大同赞歌》
任慧卿 152XXXX9676《那抹“大同蓝”》
梁胜国 130XXXX6376《文瀛四景(诗四首)》
高存林 139XXXX9721《塑造古都大同的文化艺术品牌》
奖项设置
一等奖 kindle一台
二等奖 300元大同书城购书卡一张
三等奖 100元面值电信充值卡
优秀奖 50元面值电信充值卡
领奖方式:
领奖时间:
3月26日---3月28日
地址:
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2799号太阳宫办公楼1307
电话:
0352-2526319
获奖文章我们将陆续刊登在我们的官方微博、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度百家号、企鹅号、大鱼号等平台,欢迎大家前来围观。所有平台的的ID都是 大同
获奖文章选登
观古城美景 悟人生真理
贾宁
抔一抹落日的余晖,饮尽万千离愁于杯盏。弹指远四季,挥手别春秋。一眼回眸便是一道风景,一个转身便是一段旅程,拾掇起那些泛黄的记忆,那些飘零的时光,盛放了太多的意念与觉悟。这注定不是一次寻常的旅程,那曾经邂逅古城的美,虽是瞬间的定格,却是今生的难忘。
(一)云冈·释佛
曾几何时,你我何曾不是一个香客?虔诚的顶礼膜拜与忏悔,只是冥冥中希冀有种力量在庇护和保佑我们。莫非佛门净地,果真能拂拭众人的心灵?站在云冈大佛前,我不断地自问。
仰望石窟大佛,大佛眉宇间透着一股刚毅,炯炯有神的眼睛俯视着苍穹;薄薄的嘴唇欲启微含,似言又止,含笑间,看尽千年人间事态万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佛说,菩提本无树,宁静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是的,放得下便是自在。人生如白马过隙,一生为名、为利、为爱忙忙碌碌。朝朝暮暮,我们只是匆匆的过客,何不随心、随情、随理淡然处之?多一份淡定,坦荡胸怀,流年、岁月、时光、沿途风景依然美丽。伫立在大佛下,仿佛我已面对的不是一座冰冷的石雕,而是一位圣者,一位启迪我人生的长者。朋友们,相信大佛身上所折射的这种智慧之光定会让我们超离生灭,一切荣辱兴衰,何必庸人自扰?
(二)九龙壁·译人生
大同,这座古城亦是一座新城。当你行走在仿古街上,古宅的门楼下已没有了那亘古的尘埃,川流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仿佛我们穿越又回到了那个盛世京华的北魏平城,一种难以言状的感觉莫然心头,只是留恋,只知留恋。
凌乱的脚步已不知不觉地走出了那繁华落尽的仿古街,心跳停留在一个孤寂的小院,如闹市中的一片净土,抬头看到“九龙壁”三个大字,若梦初醒。迈步进入者古朴的小院,一副鸿篇巨制便一览无余了。面对这幅雄伟巨制,似乎草绿色的汹涌波涛上翻舞的不是飞龙,而是人生,一段曲折起伏的人生;仿佛湛蓝的天空、米黄色的流云间滚动的不是神龙,而是《易经》,一段寓意深刻的易理!
见龙壁上着淡黄色龙,可谓之潜龙。《易经》曰:"初九,潜龙勿用"。潜龙,或许就是人生的初期,仿佛襁褓时的我们懵懵懂懂一样,此时“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的,当时机还不成熟时,我们就是这条潜伏于海的龙,不要急于表现自己,要守得住寂寞,学会隐忍,安于中庸而等待机遇。切不可自暴自弃,不了了之。
见龙壁上着金黄色龙,可谓之见龙。《易经》曰:"九二,见龙在田"。见龙,已经经历了沉伏磨练,来到了人生的青壮年时期,此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当困难、痛苦接踵而来,此刻机遇与挑战并存,高度决定了视野,角度转变着观念,尺度把握着人生。我们应当用智慧点亮生命,迎难而上,继续奋斗,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点吧。
见龙壁上着紫黑色龙,可谓之飞龙。《易经》曰:"九五,飞龙在天"。飞龙,飞腾于人生的巅峰期,此刻“九霄龙吟惊天变”。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飞黄腾达的那一刻,不同的是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向度和深度。舞动人生的飞龙难道不正在昭示“赞誉四起时不要得意忘形,守得住富裕才是真正地富裕”吗?
见龙壁上着黄绿色龙,可谓之亢龙。《易经》曰:"上九,亢龙有晦"。亢龙,已经是不能上升了却又不舍得下降。此时“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盛极必衰,一切的一切,随着时光的流逝也已悄然逝去。此时,人生经历了轰轰烈烈的起起伏伏,已不在迷茫,终于达到不惑,然而人生的轨迹就像一条抛物线,有起点就会有终点。
见龙壁上着正黄色龙,可谓之首龙。《易经》曰:"用九,见群龙无首"。倘若人生没有了方向或许真的“群龙无首”了。端坐于正中的这条首龙,正在向我们昭示:没有方向的人生是痛苦的,红尘中,有一种姿态定能预知你的成功。
当经历了“看壁是壁,看龙是龙;看壁不是壁,看龙不是龙;看壁还是壁,看龙还是龙”的过程,你我的人生在此刻,它已不是一座简单的龙壁,而是亘古智慧的结晶。
(三)万人坑·离殇
已经记不得是以怎样的心情走完那段载满屈辱和悲哀的路,却依稀记得白骨累累、层层叠叠。脑海间,时时浮现着死难矿工努力爬向洞口得场景,绝望与无助……灵魂幽叹,痛定思痛,在离世隔岸的云月外依就流觞,在祭奠无涯的时空里依旧珍藏。
我不想说曾经,因为曾经烙印在中国人心灵上的伤痛难以抚平;我只想说现在,人人都渴望世界和平,家家都盼望社会和谐,为何还要挑起争端?那些灾难中死去的人们,阴魂还在游荡,隔世的悲叹唱出多少离殇:化干戈为玉帛,爱可以跨越国界传播到世界每一个阴暗的角落,真诚终将化作友好往来的桥梁,幸福快乐挂在每一个人的笑脸上。
……
现实中,我们一直幻想着可以走进一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然而理想的遥不可及让心无法到达,金钱、时间、路途,一切的一切成了无法实现的理由。有人说,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旅行。可我要说,其实旅行本身就是一段觉悟人生的过程,不要在意一路上看了多少风景,而要留意看风景的心情,每一处都是天堂,因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大同之美
刘建华
我的家乡山西大同,可称得上一个“美”字。这种美不是江南烟雨小家碧玉;不是西北雄风苍凉辽阔,而是胡与汉交融着的、南与北碰撞着的、兼容并包的、独属于塞上古都的——大同之美。
大同之美,美在她衣食住行皆风采,亭台楼阁有神韵;更美在她顺应时代谋发展,欣欣向荣朝气浓:
历史之美
历史上的大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边关重镇、兵家要塞,多少场胡汉征战在此打响?多少队中原商旅由此出关?绵延千年的战火与商贸是刻在大同文化最深处的印记,它的核心叫做多元。
大同人的饮食,最是丰富多彩,小吃美食数不胜数,有带着草原风情的烤肉、火锅;也有各式中原精制的面点。
大同人善歌更是出名,灵丘的罗罗腔,广灵的秧歌,右玉的道情,阳高的二人台,浑源的扇鼓,朔州的喜罗……
大同的历史,古老却不失灵秀,那秀气点缀在赵武灵王骑射的胡服上;蕴藏在昭君出塞呜咽的琵琶声里,闪烁在九龙壁那栩栩如生的龙眼中。
历史的深处,鲜卑子孙拓拔圭一马当先,冲入大同,以其文韬与武略在大同建立了北魏王朝,为大同奠定了塞上古都的基础。拓拔圭在武周山麓开山凿壁,
在大同几千年的文明长河中留下了一颗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云冈石窟。
远道而来的佛祖象征着新兴崛起的帝王;中原华美的衣衫衬托着依然粗犷的鲜卑民族的面容,大同久远的历史让大同的文化具有了多元性的特质,然而这种多元性在石窟的大佛身上彰显得淋漓尽致,它成为了大同的历史和文化名片,让大同的古今名满四方。
发展之美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同这座古城几经沉浮,也曾雄立一方,也曾在沧桑中落泪,但她的后世子孙始终在寻找着大同最辉煌的发展历程,命运和时代没有愧对这座古都:
2008年,对于大同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大同迎来了一位新市长,他就是耿彦波,一位务实创新、勤政爱民的好市长。对于大同的未来,他提出了“一轴双城,分开发展”——以御河为轴,对新城进行发展,对古城进行休复保护的大胆构想,还宣告要让云岗石窟重现光彩。这样的设想让大同人为之振奋,大同这只沉睡多年的金凤开始缓缓复苏。
古城墙在万众瞩目中开工了,城内的代王府、善化寺、华严寺均重修重建;城外,碧波荡漾的文瀛湖、美观大气的博物馆,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悄然铺开。一时间大同城旧貌换新颜。
耿市长走后,张吉福书记来了。张书记带领全大同人民又一次走出了困境。古城墙顺利合拢,护城河全面贯通,云岗石窟重现辉煌!
现代之美
有一种蓝叫大同蓝,有一种美叫大同美!
现如今,古老的大同开始了转型跨越新发展。降低煤炭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增加旅游与服务业创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起点新环境中,实现腾飞。
大同这颗“塞上明珠”在经历风雨之后,愈发古韵绵长,那些曾经暗淡的红砖碧瓦重新让世人领略了它们的绚丽;古城灰砖层层高砌,依稀勾勒出一个古都应有的豪迈气势;清清的护城河水悠悠的流淌着,仿佛在告诉我们那些曾经的金戈铁马;每当夜幕降临,城楼上张灯结彩,人们听着轻音乐,慢步城下,宛如在古老的魏都畅游。
远眺重建后的云冈石窟,金楼玉宇,仙山琼阁,满堂丝竹,尽日笙箫,一派恢弘大气;修复后的佛像,华贵绚烂,圆润流畅,丰满柔和,尊尊栩栩如生,再现了当年的北魏雄风。
为使新旧两城的交通更加便利,大同在御河上架起了六座大桥。每座桥都造型优雅,巧夺天工,气势恢宏。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时,着实的好看。水映桥身,桥入水中,偶有微风吹动,桥随水移,灯若流星,仿佛无数明眸善睐的歌女在水中翩翩起舞,车在桥上走,犹如船在水中行。立于岸边,真有一种身在秦淮河畔的感觉。
昔日冷清的御东,今日却是新式住宅比肩而立,学校、医院、文化活动场馆一应俱全,俨然成为了新兴崛起的城市中心。
发展中的大同是如此美丽,这样的美带着蓬勃朝气,带着希望与生机!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丰满的历史是大同之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无尽的未来是大同之美,白云苍狗、风云变幻,唯一不变的,是大同那独属于塞上古都的——大同之美。
不辞长作云中人
樊智
“长城界其北,雁塞峙其南,西眺朔漠,东瞻白登,屏全晋而拱神京”,一个伟大的时代,总要有一个伟大的城市来与之相匹配,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大同一直不断地创造着新的文明高度,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拓展和延伸着文明的长度。大同,是一座既寂寞而又伟大的城。之所以寂寞,是因为最初创造这个城市的鲜卑民族早已无处可寻;之所以伟大,在于这个消逝民族为我们留下了无法替代的厚重文化和遗产,“岁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代其序”,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真实,都是“千帆过尽”后的沉淀与堆积。
云冈石窟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从层层包裹的石砺中精雕细琢而出,那么别致的圆润和彻骨的凄美。虽然历经了千百年的风云变幻和洗礼,但在初见的那一刻起,瞬间的灿烂依旧令人怦然心动。满壁的石像拘于斗室之中,仪态万千,精妙传神。或怡然静坐、或垂手肃立,巧夺天工,不着尘相,在飘逸与轻灵之间,展开曼妙的双臂,欲飞又止,在游人绝妙的赞叹声中,顾盼生姿,含羞不语。“沉默是一种处事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朱自清先生的这句话大概说得很对。若干年来,云冈石窟的每一尊雕像,就这么静静地守着一份悠然的静美,不张扬,不做作,任凭时光流逝,于沉思凝眸中拈花而笑,即便是寂寞,也是优雅和从容的。
在我的岁月里,云冈石窟尽管只有你短暂的记忆和守望,但那份内敛的精华和沧桑的美,已经在心底袅袅生香,犹如月印水中,影布石上,再也挥不去了!沉浸在俨然昨日的大气磅礴中,别样的心情无法收拾,也许是笃实如山,也许是翔飞如云,至少是一半掺喜一半掺忧。不论缘浅缘深或是缘起缘灭,如果时光允许,我愿做你执着的守候,不为短暂的绚烂,只为那份可遇而不可求的悠然与安恬。
“城市是一本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走进古城大同,几乎要被他的巍然深深震撼和折服,古城墙上的楼阁,画栋与飞甍隐隐勾连,丹墙碧瓦,翼角翬飞。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梵宇,朱栏玉户,观阁参差,青灰色的殿脊,苍绿色的古松,钟磬声泠然,音达八方。绵延的小巷弯弯转转,梦一般迷离,不知道隐藏着多少亟待与世人诉说的过往和回忆。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的与众不同,都有它不肯屈服的灵魂和个性,古都大同置身于喧嚣浮华的世界里,默默坚守着自己心灵的一方净土,在这里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它一千多年来心如止水的坦然和释怀,即便是经历了太多的起起伏伏和繁华落寂。
喜欢在黄昏或是细雨濛濛的时候,在古城的街头巷尾,静静走上一段漫不经心的闲散之旅,去感受古都落日余辉的绚烂与惊艳、去聆听雨落平城的淅沥与清逸。鼓楼东街无疑是一处淳朴淡泊,而又沉郁雄厚的幽雅之地,会让观者切实感受到城市中的清宁意境。那旧日里的白墙灰瓦、石阶木柱、廊檐照壁和门楣雀替,像梦一般斑驳迷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宛若初见般的熟稔。“青石巷陌衣流黄,点墨余香诉风雅”,轻轻踏碎了一街的宁静,穿过你的如烟往事,期待那串被岁月叩响的风铃依旧柔婉动听,然后在暗香氤氲的信笺上,逐行写下一段蹁跹飞举的心意迟迟,即便是时光老去,荒芜了流年,我亦不离不弃,无语也清欢。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透过厚厚云彩洒向古城每一个角落,文庙大成殿的屋顶上铺满了一层浓厚的色彩,在暮霭的掩映下渐渐变得美轮美奂,梦境一般迷离。古城的夜亦是醉人的,流光溢彩的街上,彩灯遍植,如长虹亘天,为古城的夜色增辉不少。古城的大街小巷,晚风轻拂,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或三三两两结伴同行,或三五成群聚众闲聊。华严寺外的仿古街上掎裳连袂,热闹非凡,临街的铺子一路迤逦南去,各式风味小吃,各种特色商品,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我想每一个行走在古城里的人都是有福气的,今生才有此闲情逸致来消受这段人生难得一遇的邂逅。
多年来,对古城大同的偏爱始终是有增无减,那份不变的执着一直徘徊在生命的原野上,未曾搁浅,在时光的缓缓流逝中,经意或不经意间,便将这段承起转合的因缘演绎成匆匆过往。大同,一个不可抗拒的魅力之城,一个非去不可的大气之城、一个不辞常住的宜居之城。大同,更是一个人见人爱,充满人情味的城市,这么多年来,依旧守着昔日的承诺和寂寞,任由世人评说她的功过和是非,当所有的往事把时光浸透,曾经的泣血誓言,终究要化作你不屈不挠的烙印。
不辞长作云中人,只因那一段割舍不下的情感和一缕缕如烟的往事,或是一处留恋往返的绝美风景,或是古寺松风里一个似曾相识的背影,甚至是一个安然浅笑,亦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