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雪慧
这春三月的天气一会儿雨、一会儿雪的,咋就像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呢?要说前些天一连几天都是丽日当头的好天气,阳气噌噌地往上升,好多人都把棉袄脱了轻装出行。我殷勤地去护城河畔寻梅问柳,一股强劲的东风如一支旗开得胜的队伍浩荡而来,撩在面颊上温软而不寒冷,简直是酥骨的惬意,直叫人忘情地敞开了双臂想去拥抱这款款的春风,还真真的有点“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冲动。
这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看似近了!来河边散步的人也显然地增多。一些裙衣翩翩的长发女子,快意行走在春风里,悠扬一串歌声,给身后的人们留下一个优雅飘逸的背影。
春风柔柔地吹着,空气清新的就像一杯新沏的花茶,芳香醉人。这强劲的东风是春天万物滋生的催化剂。它吹醒了柳树的苞芽,吹红了梅花蛰伏的梦。一片片鹅黄嫩绿生机勃然的新柳像挣脱襁褓的婴儿,萌萌地鲜活在春的枝头。一簇簇玲珑粉丽的梅花骨朵缀满枝头,恰似春姑娘粉腮上的那颗酒窝,那么地甜美醉人,无不挑逗着行人的眼球,这些都是惹人疼爱的青春色泽啊,没有人不怜惜的!眼见着这柳色一天比一天迷人,梅朵一天比一天娇妍,我经不住秀色的蛊惑,频频去河畔察看春色,不费吹灰之力,就在梅林柳下找到了春深深的足迹,扑捉到春扑鼻的香息。
脑海里由然冒出“春来柳先知,梅花渐次开。柳绿映梅红,梅柳共迎春”这四句词来。常在梅林柳下穿梭,未免会有些新奇的想法,感觉柳的绿再配上梅的粉,是最能把春天装扮得清新雅致、温婉明丽的。在这个时令中,最敢与柳树争彩头的也唯有梅树了。她们一直与柳树比邻而居,红粉知己似的息息相通,投缘投契投志趣,且在秉性上刚柔互补。柳的返青与梅的绽放几乎是一前一后,似乎商量好似的。你看,这头的新柳刚一冒头,那头的梅树就接到了萌动的信号,粉红色的苞蕾皆齐刷刷地窜满了枝头,卯足劲地酝酿着一场璀璨的花事来,差一丝儿就开了。时令已过了惊蛰,几天前我回乡间,发现老家门前的樱桃树杏树梨树已开得繁华烂漫。我可以自信地确定春天来了,是的的确确来了,这春天分明已经莅临城中,简直令人肉眼可视,伸手可触。
前几天我还在寻思着今年的新年特别暖和,今年的春天比往年来得格外早,岂知,天有不测风云。一觉醒来,窗外的世界雨雪霏霏,真令人猝不及防。适逢雨水节气的到来再伴上一场春雪,浇灭了我盼春早归的念想;不过,这雪到是纯粹的阳春白雪,随着三月的细雨,风风火火欢欢畅畅地下着,雪韵疏狂而奋疾,雨脚细密而有力,雪声雨声迅猛急促,窸窸沙沙地拍打着玻璃窗,其势头不可小觑,不觉就把对面的翠屏山涂染得通体雪白,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苍茫素洁、凛然凉薄的世界,我睁着空洞迷茫的眼神呆立在窗前,恍然觉得积雪的山径上有人影在晃动,我的眼睛为之一亮,拭目细看,见是一红一黄穿戴的小年轻男女,一大早冒着雨雪相约山中,也许他们是情侣吧,彼此情浓意浓携手在铺满积雪的小路上,体验爱在冰天雪地中的那份浪漫和幸福,他们的身影一会儿就消失在雪帘雨幕中一起白了头,那圣洁的雪花也为他们的爱祝福。多么浪漫温馨的画面啊,看得人眼眶潮热,心潮涌动。山中踏雪的这对年轻人的背影,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曾经的年轻,那年的雪花就像爱神写满祝福的纸片,纷纷降临到我们这双对的人的头上,从此,一生一世一双人,牵手共白头……
我收回视线,再看看窗底下的近景,滨河大道上爱好晨练的人们络绎不绝,毅然打着雨伞,昂首阔步在雨雪交加中 ,任五颜六色的雨伞摇曳成清晨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惹得我两股颤颤,想立马冲下楼直奔晨练队伍里。室内气温倏然变冷,我打了个寒噤,正想翻箱倒柜找回前些天被压箱底的棉袄,忽想起晴暖天被我搬出去见天光的花卉们 ,此刻更需要我怜香惜玉地呵护。我赶紧打开露台的门,乍见这些小精灵们正在披着雪沐着雨,个个湿漉漉白花花的,树形臃肿得像只白狗,却笔直挺立在潇潇雨雪中忍受着煎熬。落在楼顶琉璃瓦上的积雪,却把不住定力,一拨一拨地溜下来,势如雪崩,砸在这些无辜的花草上,花草只是轻微地摇了摇头,又昂首挺立。对于方才所经历的一切伤害,似乎从未发生过一样,反倒为身上徒增的一道天降的琼花而沾沾自喜,这春雪不失为天使的馈赠啊,至少在花草的眼里!我惊叹于花草的品性魅力,她们都有一颗达观的心态、逆来顺受的包容心。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也许,在花卉眼里,这春雪就是个急性子丫头 ,生怕春天来得磨磨唧唧误了点,就马不停蹄地赶过来先给春的枝头来一场倾世的繁花,全当造造势,暖暖场。这下,躲在春闱里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春姑娘,看到这紧锣密鼓的阵势,是再也绷不住威严了,假借威猛的东风哗啦一下揭开了面纱,在春的舞台上闪亮登场 ,成了这个季节的最高统领,她手中的拂尘神奇地一点,城里村庄,全成了姹紫嫣红的花的海洋,这场春雪巧做了大地回春的媒介来得好及时啊,恰是一花引来万花开,转眼人间已春深似锦,人在花间走,无芳自风流。人赏春,春也赏人,彼此相看两不厌。
【本文选自文友来稿】
本文编辑:何本菊
【作者简介】张雪慧,陕西山阳人。一个与文字为伍共享时光的闲人。喜欢把一些不搭界的字加以优化拼凑,以聊表感悟,抒发情怀,让光阴留痕。读着写着,享受着文字带来的快乐。
天竺山杂志
投稿须知
1.原创、首发散文、随笔、小说均可,附100字以内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投稿邮箱1664016382@qq.com。
2.用附件word文档发送,注明作者微信号,便于联系。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3.赞赏金额的50%作为作者稿酬,20天内以微信红包形式派送作者,赞赏总额低于10元的作为平台维护费用。
主 编: 王善盈
执行主编: 何本菊
投稿邮箱:
166401638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