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诗歌咏流传

诗歌咏流传

2020-11-05 02:05:00

提示 点击 关注我!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平台留言

【更多资讯】点蓝色字,右上角公众号-查看历史消息

[  曲江二首·其二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下面有诗歌赏析哦~


 ■   诗词注释   


(1)何:多么
(2)田田:莲叶长的茂盛相连的样子。


   诗词译文   


江南水上可以采莲,

莲叶多么茂盛,

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

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

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

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  咏鹅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下面有诗歌赏析哦~


 ■   诗词注释   


1.曲项:弯着脖子。歌:长鸣。
2. 拨:划动。


   诗词译文   


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  敕勒歌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下面有诗歌赏析哦~


 ■   诗词注释   


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④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xiàn):同“现”,显露。


   诗词译文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  风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下面有诗歌赏析哦~


 ■   诗词注释   


⑴解落:吹落,散落。《淮南子·时则训》:“季夏行春令,则谷实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⑵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⑶过:经过。
⑷斜:倾斜。


   诗词译文   


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  咏柳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下面有诗歌赏析哦~

 ■   诗词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诗词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  凉州词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下面有诗歌赏析哦~

 ■   诗词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诗词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  登鹳雀楼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下面有诗歌赏析哦~


 ■   诗词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诗词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  春晓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下面有诗歌赏析哦~


 ■   诗词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诗词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

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

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  凉州词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下面有诗歌赏析哦~


 ■   诗词注释   


1.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2.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据《海内十洲记》所载,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3.欲:将要。
4.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5.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6.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7.君:你。
8.征战:打仗。


   诗词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  出塞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下面有诗歌赏析哦~


 ■   诗词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
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3.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4.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5.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诗词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

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  芙蓉楼送辛渐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下面有诗歌赏析哦~


 ■   诗词注释   



1.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2.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3.平明:天亮的时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孤:独自,孤单一人。


4.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5.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诗词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  鹿柴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下面有诗歌赏析哦~



 ■   诗词注释   


1 . 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

2 . 但:只。闻:听见。

3 . 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4 . 照:照耀(着)。


   诗词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

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

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  送元二使安西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



 ■   诗词注释   



(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yì):润湿。


(3)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诗词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

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

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





 ■   诗词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佳节:美好的节日。


⑷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⑸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诗词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

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

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  静夜思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



 ■   诗词注释   



⑴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


⑵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意图》。
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


⑶疑:好像。 


⑷举头:抬头。



   诗词译文   



皎洁月光洒满床,

恰似朦胧一片霜。
仰首只见月一轮,

低头教人倍思乡。

[  古朗月行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下面有诗歌赏析哦~


 ■   诗词注释   



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诗词译文   



小时不识天上明月,

把它称为白玉圆盘。

怀疑它是瑶台仙镜,

飞在夜空青云上边。


[  望庐山瀑布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下面有诗歌赏析哦~


 ■   诗词注释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诗词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  赠汪伦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下面有诗歌赏析哦~


 ■   诗词注释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诗词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

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

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下面有诗歌赏析哦~


 ■   诗词注释   



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诗词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  早发白帝城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下面有诗歌赏析哦~


 ■   诗词注释   



⑴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⑵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⑶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还:归;返回。
⑷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⑸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诗词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  望天门山  ]


▲点上面的小喇叭听“唱”出来的诗歌,下面有诗歌赏析哦~


 ■   诗词注释   



⑴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⑵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⑶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⑷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⑸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诗词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

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

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