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笛东景观 三大经典的景观设计案例

笛东景观 三大经典的景观设计案例

2022-06-30 22:11:18

景观行业最早微信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投稿机构:笛东景观


北京龙熙旭辉6號院


项目名称:北京龙熙旭辉6號院(示范区)

项目地址:北京 大兴

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

景观设计:DDON笛东

建成时间:2015年



追寻城市生活黄金分割点

北京龙熙旭辉6號院位于北京大兴区庞各庄,占地30000平方米;毗邻新机场、地铁4号线,紧依京南超大型购物中心“荟聚”。优越的地理位置正处于北京城市生活和出行的黄金分割点,尽享自然生态的同时又能隐居于都市繁华的偏安一隅。




突破格局的中产院落

项目周边环绕高尔夫球场、温泉度假酒店、私家庄园等优越景观资源,但区块本身呈狭长状,东西长南北长;场地基础地形和绿化条件较好,原址为高尔夫球场的外围绿化,集中众多如速生杨树在内的速生树种。如何最大限度保留和利用现场良好的条件成为首要问题,而能在地形限制条件下破冰,充分激发DDON笛东设计团队的创作源动力。




通过对基地的多次考察和现场测绘,笛东团队力图汲取传统院落的布局精粹,巧妙借用穿插、借景、对比等手法,在保留良好绿化条件的基础上突破地形限制,以“逐梦桃花源”为设计理念锻造最宜人居的“园中院”,尊享公园链接庭院的双重生活方式。




融汇传统造园智慧的新贵空间


园区大门

场地南北空间狭长,南侧主要空间将应用于主庭院草坪的局限,设计团队引用传统府邸园林影壁遮挡的手法,在相对有限空间中极力展现入口的仪式感和体量感,塑造出高门大院,幽深庭院的效果。



静水广场

突破黑色光面水池的惯常做法,以石材的线条铺装和镜面水的应用将建筑呈现,建筑在景观中得以完美延伸,浑然一体,互为映衬,灵感来源正是汲取传统借景手法。



镜面矩阵

设计师通过实体构筑与镜面隐射,展现一种似梦似幻的景观梦境。同时将镜柱做成潜望镜和万花筒,变化莫测的视觉感官,既增加空间的维度,也形成极具趣味感的交互形式。



彩虹桥

为最大限度保留良好的原生绿化,团队借势以曲线路衔接,用限定视线的方式打破人工树阵;用设计弥补高低起伏的地势差,形成整个桥体波动起伏的韵律感和动感;栏杆的彩虹色恰好也弥补了北京冬日漫长无色彩的遗憾。动感又极具色彩的彩虹桥让景观与居者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化学反应。


道路拆分

通过对人居习惯的科学数据分析,设计师将原规划中的4米电瓶车道拆分为2.5米车道和1.5跑步道。这种道路拆分是顺应城市发展和宜居习惯变化的改变,与此同时,通过设计将道路的功能分区有机融合,依据地缘特点使之呈现出柔缓灵性的景观效果,增加了居者的游玩体验性。基于业主多功能性的需求考量,沿途安置的休息空间和健身器械也是经过实地测试和数据分析后得出的合理布点。




林下聚会空间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人居观念的变化,社区的概念越加强化,未来社交体验的需求,设计师提前通过廊架、平台、草坪的结合,为业主预设营造一个相对私密和多元化社交空间。



龙熙旭辉6號院(示范区)既是旭辉2015元年在北京南城布局的重拳产品,也是联手DDON笛东多次合作后的精品项目再实践,项目开盘首日,推售房源当日售罄,刷新北京别墅开盘销售记录。顺应市场用户精细化的趋势,旭辉产品的高品质要求,笛东再次突破种种受限条件,回到原点。




针对人居观点的变化、宜居产品的研究,巧妙借用传统院落的造园智慧,依据地缘的优势条件,成就更具柔性灵动的景观空间,使建筑和景观得以最好的融汇。借力周边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将“园”与“院”无缝链接,从而业主能尊享浑然天成的景观空间。在设计过程中,正是对用户习惯的数据分析,才能使整个项目更具人性体验的色彩,使景观变得有更有温度,这也是可持续生态居住空间追求的本质。



2015武汉园博会·沉淀园


项目位置:中国武汉

项目面积:1200平方米

景观设计:DDON笛东

完成时间:2015年

获    奖: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创意花园竞赛方案二等奖




主题思想


2015武汉园博会“沉淀园”项目位于武汉市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东部,地块东西长50米,南北最宽为28米,周边均是相似面积不同主题的小型园林。本届园博会的主题为“生态园博、绿色生活”,倡导园林、生态科技的应用,以及垃圾填埋场修复地的再生景观。故而,主创团队围绕“再生景观”这一主题思想进行探索与实践,将场地内填埋垃圾这一弊端,巧妙地加以设计,以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设计理念


DDON笛东团队以“沉淀”为设计灵感,运用不同的景观设计手法体现出空间的沉淀、思想的沉淀和垃圾的沉淀。沉淀园由上层活动空间和下沉三米的地下空间组成。地上为开放空间,下沉部分以岩层挤压的肌理效果展现大自然的演化关系,从而诠释空间沉淀和垃圾沉淀的设计思考。




特色景观


主创团队在上层活动空间采用“开放式”设计,人们可以从不同方向进入园区,从而形成人性化的集散效果。一条以参数化设计而成的弧形下沉通道贯穿整个空间,将上层空间分隔成两个地块,再以通透的护栏与钢化玻璃观景桥进行连接,实现空间的流线互动。同时以中心圆的圆心为基点,以20度为刻度对沉淀园进行分割,以此形成园区景观坐凳的布置点位。为游园的人们提供一个休息交流的景观平台,并丰富地上活动空间的趣味性。



下沉活动空间采用长0.5米的方形网格和直径4米的圆形进行穿插组合,形成主要的空间轮廓。然后将空间轮廓进行3米的整体下沉,由此形成下沉空间的主体架构。下沉空间的立面采用岩层挤压的肌理,通过参数化设计的手法进行装饰,颜色上采用岩层暖色系渐变的效果,营造自然温馨的场景氛围。空间上形成天空、草坪、土壤的自然递进关系,体现空间沉淀的理念。



设计团队在下沉的通道上设置有休闲空间,通过布满蓝色玻璃石的圆形石台和镜面不锈钢的多棱材质形成多重空间,弧形的小品坐凳与下层立面融合为一体,使得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内心的平静,达到一种“思想沉淀”的精神境界。钢化玻璃的立面装饰,可以使观者看到垃圾填埋的整体构成,同时利用钢化玻璃的横线垒砌,使其立面与整体的岩层肌理形式保持统一,形成一种由垃圾渐变成土壤的景观效果,以此呼应园博会“再生景观”的主题。




北京·京投银泰·琨御府


项目位置:北京海淀

开发商:京投银泰

项目规模:9.4公顷

景观设计:DDON笛东

设计规模:6公顷

设计时间:2013年

获奖情况:2015年北京园林优秀设计二等奖




本项目地处北京市中心城区,位于海淀区西三环至西四环之间,毗邻昆玉河、玲珑公园等不可复制的自然资源。基于城市核心地带极为稀缺的土地、自然资源,及高水准的整体设计,琨御府开盘当日盛销24亿,创下2014年度北京市场开盘当天最高销售纪录。



琨御府是北京第一处地铁顶板项目,是含商业、办公、住宅、公园为一体的商业综合景观设计作品。其分为上盖区、咽喉区及落地区三大地块。



咽喉区地块位于地铁车库顶板位置,垂直地面距离约9米,属屋顶花园性质。但因下方有铁高压电等因素,咽喉区比屋顶花园在防排水、荷载、防震等方面有着更严峻的要求。此地铁顶盖景观设计的成功实践将对地铁顶板开发有着重大意义。



琨御府得名于昆玉河,DDON笛东以“珑”为景观主题,传承浓厚的中式情结,演绎皇家造园的景观理念。景观设计的灵感来自于京剧“舞台”,将京剧“舞台”转换到景观的展示体验空间。通过“舞台”的构思,展示“珑”文化景观的独特景观质感,运用起承转合的概念来串联不同空间,给人丰富美好的情境体验。



笛东设计团队根据整体地块性质及周边区域功能,将景观风格与不同地块的功能定位相融合,并进行差异化设计,打造“琨御六景”。由于项目临近两条地铁交汇站点,覆土与荷载均有限制,种植条件也相应受到约束。



笛东设计团队通过部分地形营造、采用轻型结构等手法,变弊为利,通过空间组织与丰富种植层次,对空间进行整合梳理,强调规划、建筑与景观的一体化,使景观的场所营造感与建筑的使用功能完整融合。项目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的参与性、感知性与空间归属感,创造宜“人”环境。




注:本文内容为笛东景观的景观设计项目,由笛东景观供稿,十分感谢笛东景观的供稿。


▼更多精彩内容,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景观饰界——园林景观行业最最早微信分享平台!如果觉得本微信内容有价值,请将微信号通过点击右上角的“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获得信息。如果您想把您或者您公司的景观设计作品或工程案例在我们平台上和大家分享,请发稿至459704684@qq.com,我们会定期在平台上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