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关于音准和跑调?音乐大讲堂(第二课)

关于音准和跑调?音乐大讲堂(第二课)

2021-12-06 04:47:40

音乐大讲堂第二课:关于音准和跑调


孩子唱歌跑调怎么办?还能抢救一下么?

孩子听得准,唱不准怎么办?

孩子123能唱准,后面就不准了,怎么办?




在讲解之前先给大家科普一下音乐的来源:现在最早的乐器是河南贾湖出土的贾湖骨笛,距今8700年前,用丹顶鹤的尺骨做的笛子,和现在的音乐律法(1234567)是一样的。


不同文明下的音乐律法基本一致,但各个古代文明之间的联系要困难的多。


古今中外,对于音乐的高度比较统一,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奥秘?这可能是解开跑调的重要线索!


音的三要素是什么那?是振动、介质、感知,振动中发现了什么样的规律?振动和感知的条件反射如何快速建立?想一想,C大调中哪几个音最好唱?最稳定?


先来看一下基音为100Hz的振动与和弦关系 



基音为100Hz的弦,其实并不是孤独的,它振动的时候,还有各种谐波同时在振。弦的振动遵循12345……的规律,在音乐上,分别是高八度、五度、四度、三度关系。


各谐波越高次,能量越少,衰减越快,如果弹一个1,谐波能量最高的分别是153,所以1这个音其实是1351都有一起振动的结果。


掌握音准的诀窍,并不是1234567这样唱,而是唱C大调的稳定音1351。


掌握了客观规律,就知道了最便捷的方法,效率更高,除了极个别听觉障碍遗传之外,超过95%的跑调都是音准概念和日常环境的问题,简单说,在方言环境学普通话是很困难的。


 

  这张图很重要,大家可以看看孩子听觉、手指、声音的发育规律,就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教孩子做什么事了


 我之前做过相应的物理实验,可以做成录像给大家和孩子们看

想知道孩子的听觉敏感度情况和音高逻辑建立的情况,可以下载【趣陪练】app学生端,申请一次音乐测评。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小助手微信

预约299音乐测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