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祁琦/文 韩墨/图
在去年首届“”国际音乐季上,“梅兰竹菊”——国乐专场无论是票房成绩,还是现场气氛的热烈程度,都堪称最受欢迎的演出之一。
今年也不例外——3月30日、31日,“梅兰竹菊”——国乐专场先后在宝安海雅大剧院、深圳音乐厅连演两晚,胡琴演奏家宋飞、古筝演奏家王中山、笛子演奏家戴亚等7位音乐家轮番上阵,丝竹合鸣,以优雅乐音勾勒出民族艺术之魂。
作为“”国际音乐季推出的原创项目,今年的“梅兰竹菊”——国乐专场创新地采取“名师带高徒”的阵容。
三位国乐大家——胡琴演奏家宋飞、古筝演奏家王中山、笛子演奏家戴亚,都是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被媒体誉为“中国二胡皇后”的宋飞,现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筝坛圣手”王中山是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笛子演奏家戴亚为笛子更好适应新时代,大胆运用改良八孔笛,并致力于开发笛子协奏曲。
而三位名师的高徒也都来头不小。音乐会策划人、出品人李劭晟告诉记者,青年二胡演奏家黄晓晴、青年古筝演奏家宋心馨、青年笛子演奏家李乐、青年唢呐演奏家张倩渊都是近年中国音乐金钟奖的得主,而且现在都在各大高校任职。可以说,这些新生代演奏家昭示着中国民乐的现在和未来,而“名师带高徒”的阵容则彰显了民族音乐的代代相传。
在3月31日的“梅兰竹菊”——国乐专场上,李乐带来的笛子协奏曲《胡旋舞》以唐代西域遗风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笛子协奏曲《秦川情》、二胡协奏曲《江河云梦》《火-彩衣姑娘》、唢呐协奏曲《敦煌魂》《百鸟朝凤》、古筝独奏《林泉》《汉江韵》等作品被逐一奏响,传统民乐的正声雅音让在场观众深深沉醉。
最后,由黄晓晴、宋心馨、李乐、张倩渊,联合打击乐演奏家高越合奏的《敦煌回响》压轴上演,丰富绚丽的音乐形象为音乐会掀起高潮。
《敦煌回响》由著名华裔作曲家周龙为深圳“”国际音乐季量身打造。李劭晟介绍,该作品受到了中国西部敦煌古镇莫高窟艺术的启发,为笛子、唢呐、二胡、古筝及打击乐而作。李劭晟说:“这个地区最受欢迎的音乐形式之一是民间流传的‘花儿’,以及多民族的民间音乐。除了这个地区的民间音乐外,《敦煌琵琶谱》的音乐素材以及敦煌石窟的壁画展现出许多音乐和舞蹈表演场景,包括表演者的姿态和使用的乐器,都是这部作品的灵感源泉。”
《敦煌回响》在深圳进行世界首演,让不少民乐爱好者兴奋不已。李劭晟也表示,《敦煌回响》是今年音乐季的重磅,世界各大艺术节都以世界首演作品作为一个标杆,代表这个艺术节是不是有关注当代艺术的胸怀和能力,这些作品也将“”音乐季推向世界。
购票方式: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
关注“深圳音乐厅票务”——点击“微信购票”
2018深圳“”国际音乐季
精彩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