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蒋国基来到海宁市文化馆,带来了2018年“潮乡艺术大讲堂”的第一场公益讲座。
人物名片
蒋国基,生于1949年,杭州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协会会长。他在青年时代师从笛子大师赵松庭,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国家一级演员,也是作曲家和吹管乐器的发明家。曾在G20峰会间,为各国总统太太团演出,颇获好评。曾出访过欧洲、亚洲、美洲、非洲60多个国家,并在日本、中国香港等地举办过数十场个人竹笛独奏音乐会。
1976年,蒋国基在全国民族器乐大赛中以一曲自己创作的《水乡船歌》崭露头角。此后,他在全国各类民乐比赛中连连夺冠,声誉日隆。
讲述与海宁的渊源
上午9点,蒋国基如约和海宁市民见面,还用海宁话跟大家打招呼,一下子就和大家拉近了距离。
全场座无虚席。
讲座上,蒋国基说起了自己与海宁的渊源。
他说,虽然他不是海宁人,但在他十几岁时,便加入了海宁的浙江皮影戏剧团,在海宁生活工作过十几年,也是在这段时间他学会了吹奏笛子,也是在海宁,他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
皮影戏演出需要乐器伴奏,其中就有笛子演奏。第一次听到皮影戏中传来的笛子声时,蒋国基就深深爱上了这种独具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但当时乐班中并不缺笛子演奏者,他就偷偷地自学,自己慢慢摸索。
1974年,蒋国基凭借对笛子的热爱和超高的演奏技巧,进入了浙江省歌舞团。在这里,蒋国基又遇到了一位给他的一生带来很大影响的海宁人——张全夫。
这是一个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当时,张全夫是浙江省歌舞团的作曲人,二胡演奏家。他十分欣赏蒋国基的才华,把蒋国基推荐给了笛子大师赵松庭。从此,蒋国基师从笛子大师赵松庭,潜心研究笛子演奏和乐器制作,并将此作为一生的事业。
现场讲起恩师,蒋国基哽咽了起来。现在,蒋国基说到海宁,还满怀深情:“是海宁的一方水土养育了我,我对海宁有着深厚的感情。”
现场互动 气氛活跃
蒋国基曾长期生活的海宁、水乡在他的作品中若隐若现,因此,人们也称他“水乡神笛”。1976年,那首让蒋国基在全国民族器乐大赛一举成名的《水乡船歌》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他还与大家一起分享这几十年来吹奏笛子的经验收获以及一些个人心得体会,现场他还演绎了口笛等多种笛子。
现在海宁有很多喜欢笛子的人,从事笛子教学、笛子学习的人越来越多。10多位正在学笛的小朋友专门带着笛子来向蒋国基老师讨教。
蒋国基现场教学,告诉在场的笛子爱好者们,吹笛子要用气不要用劲,气沉丹田,轻松自如。
吴思煜学笛10年了,她说:“蒋老师很专业,很和蔼,这是我第一次听《水乡船歌》的原版,太精彩了。”
丁建营是位笛子老师,他说,这是蒋老师在海宁的首次公开讲座,“受益匪浅,蒋老师现场指出的那些问题都是小孩子平时常常遇到的问题,这个要点蒋老师讲得非常清楚,希望他经常到海宁来。”
近年来,海宁市文化馆全力打造公益教育品牌活动——“潮乡艺术大讲堂”,每季度推出一期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培训,旨在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文化发展成果。
end
海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
以文化人
以体育人
微信号:hainingwenti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