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羊皮”与狼与羊都没太大的关系,他有一个很有发财希望的名字:王有财,故乡一个家喻户晓的叫花子,“烂羊皮”就算是我们给他的丐名。
自从财政干部在乡下结穷亲开展精准扶贫行动,我与故乡重庆市万州区后山镇沐河村的“烂羊皮”王有财结穷亲已有三年,沐河村和我的老家柏蜡村相隔一座山,我们毕竟都是“财”字辈的亲戚,我们都是喝沐河水长大的。
今年春节到来时,我准备好回老家看望“烂羊皮”,却收到他寄给我的一封信。说是信,其实是一首打油诗:“结亲三载,沐浴君恩。欣逢盛世,国运家运。田地有粮,银行有薪。昔日穷酸,荡然无存,再受捐助,有损吾名。春联高挂,改换门庭。待到春来,再报佳讯。”
“烂羊皮”买彩票中大奖了?天上馅饼了?电话询问沐河村的老支书,老支书说“烂羊皮”给他交待过很多次,要求今后再有扶贫济困问寒问暖,千万不要安排到他家,他可不愿一辈子的烂羊皮形象。
老家那时很穷,穷困饥饿的人们同着田地里那些庄稼一样,没有一点生气。田地里长不出茂盛的庄稼,却一天天走过很多很多讨口要饭的叫花子。
走过故乡的叫花子很多,印象最深的就是“烂羊皮”,他披着一张破旧的羊皮袄子,手里握着一支竹笛,每隔十来天就出现在村口大路上,出现在家门前。当村口传来笛声,大家知道“烂羊皮”来了,都会从自家屋里带上些吃的东西,迎着笛声走去。
大人们送上些吃的,笑着问“烂羊皮”,“今天太阳正好,你也不把烂羊皮脱掉?”
“烂羊皮”把竹笛一横,一曲《太阳出来喜洋洋》便在村空荡开。一曲完毕,他看了看太阳,望了望围观的人群,大声唱道:“太阳出来四山红,如今的乡村大不同,锅里煮的是洋芋饭,身上穿的是灯草绒……”
故乡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我最牵挂的就是“烂羊皮”,感觉如果他好起来,我的故乡就好起来啦。单位要求我们到乡下结穷亲扶贫,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烂羊皮”。
回老家见“烂羊皮”那天,我买了很多吃的、穿的,还特地买了被盖、床单等,吃的穿的是给“烂羊皮”准备的,被盖床单其实是为自己准备的,要与“烂羊皮”一起同吃同住几天,说实话我真担心我能熬过那几天吗?
老支书指给我“烂羊皮”的家,说村里房子最破旧的,田里庄稼最萎靡的就是“烂羊皮”。我问“烂羊皮”现在会开始种庄稼?老支书说国家实行种粮补贴政策后,我们要“烂羊皮”必须种地,不然就不发补贴,“烂羊皮”只好硬着头皮把田给种了,只是一种下小麦、水稻就不管不问,任庄稼在田地里自生自灭,那庄稼长得就如同“烂羊皮”一样好笑 !
村里打了招呼,“烂羊皮”只好在家等我,他接过礼物,掏出笛子吹了一曲《走进新时代》,然后笛子一扬又开始唱诗:“太阳出来喜洋洋,,送礼送钱送政策,我谁爱党?”
还是当年的“烂羊皮”!
告别“烂羊皮”时,我从行李包中掏出一盒各种调式的竹笛,又送了他一本笛子独奏曲谱。“烂羊皮”接过去,眼泪夺眶而出,他放下竹笛和曲谱,跑进堂屋,从门上取下他那破旧的“烂羊皮”扔进土灶中,拉住我的手激动地唱起来:“七十年代半块馍,一夜高兴睡不着;八十年代两碗米,蒸碗干饭心欢喜;九十年代三元钱,喜气洋洋过个年;如今逢上新时代,横笛高歌中国梦”。
我的泪也来了!
第二年再去“烂羊皮”家,他家中修起了新房,房中有了粮仓。乡亲们围住我,说现在的烂羊皮真洋起来了,成天穿着笔挺的中山装,口袋中插了钢笔,家里的田地也像他手中的笛子一样,长得生气茂盛,周边几个村成立合唱队、秧歌队什么的,都请他去辅导伴奏,成天忙碌得很哩!
春节一放假,我急忙赶回老家去看“烂羊皮”,想探个究竟,为什么一下拒绝我这个亲威?
“烂羊皮”正在村口给跳舞的人群伴奏,吹奏的是《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拉住“烂羊皮”,问发财啦?
“烂羊皮”横笛一吹,是《步步高》,然后把我拉进人群中,对我唱道:“说我发,我就发,国家发了工资卡,每月走到银行去,养老保险月月拿;种粮补贴是红包,退耕还林咱放假;自从盘古开天地,咱们农民也当家;感谢党的好政策,幸福梦想向阳花!”
老支书指给我人群中那喜滋滋望着“烂羊皮”的扎红头巾的妇女,说他们好着哩!
挥舞着纱巾,敲打着腰鼓,我走进舞动的人群,笛声悠扬,鼓声激荡……
作者简介:
文贤猛,重庆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重庆市万州区作家协会主席,《三峡文艺》、《万州财政》副主编。现任职于重庆市万州区财政局。
征文合作单位:
汉中市西乡县审计局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河池寨村党支部村委会
陕西文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陕西老陕网商贸有限公司
平利县中皇山女娲茶业有限公司
渭南市中心医院
礼泉县永康颐养中心
新西部教育网
渭南农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陕西省旅游协会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家乡巨变”征文启事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家乡巨变”征文集锦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满怀激情写家乡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