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海丝泉州】泉州南音世家:百余年的坚守传承

【海丝泉州】泉州南音世家:百余年的坚守传承

2021-10-20 02:09:08

目前已有20000+泉州人关注我们   

本文共计1561字22图,预计阅读时间需5分钟

“古曲千年唱未休,管弦韵美出泉州……”在2017年10月底举行的福建省第二届曲艺“丹桂奖”决赛现场,泉州鲤城区泉州南音研究社的21名演员登台演奏一曲《古韵薪传》,讲述了泉州南音人世代传承的故事。该作品由福建省南音非遗传承人、鲤城区泉州南音研究社社长郑芳卉编排,不仅奏出南音之美,更是郑芳卉家族传承南音的真实写照。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发源于福建泉州,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2006年5月20日,。郑芳卉家族之所以被称为南音世家,是因为从她的外曾祖父到她90后的女儿,都是南音的传承发扬者,至今已有100多年。

南音世家氛围浓,小型乐会开不停

郑芳卉今年47岁,出生于泉州鲤城区一个南音世家,是家族南音第四代传承人。她的外公吴序辉是圈内有名的南音艺人;父亲郑泽胜供职于泉州高甲剧团,在南音上亦颇有造诣;母亲吴淑珍的南琶技艺更是一绝,学生遍布海内外,至今仍在教学。

在家庭影响下,郑芳卉从小就显露出在南音方面的天赋,吹拉弹唱无一不精。

“我三岁开始学艺,五岁就可以登台演唱。”郑芳卉回忆说,童年时,自己家中总是上演“小型南音会”,因为南音老艺人到她家相聚时,大家都会现场献唱,交流切磋。而不怯场的小芳卉也会在老艺人面前唱上一段,声音甜美的她深受老艺人的喜爱,经过他们的点拨,郑芳卉技艺愈发纯熟。

如今,郑芳卉的外公与父亲虽已去世,但在她的家中,依旧时常会开“小型南音会”。母亲弹琵琶,弟弟弹二弦,自己吹洞箫,那个献唱的位置则由侄女和女儿顶替。南音一曲悠扬婉转,偶有人经过她家门口,亦会静静聆听那温婉和谐的曲艺。

曲好还需人来学,南音世家广收徒

“声音要打开,不要用鼻音。”除了南音艺人,郑芳卉还有一个身份——泉州第七中学的音乐教师,讲台上的她循循善诱,孜孜不倦,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南音早已融入郑芳卉家族的血液中,传承也成为了他们自觉背负的一个使命。“我的外公是以站馆为生的。”郑芳卉介绍道,站馆指的是南音艺人应邀去社区、村庄设馆教学,每个馆一呆就是四个月。

郑芳卉的母亲吴淑珍则将南音带到了更远的地方。1990年,应印尼华侨之邀,吴淑珍前往印尼雅加达开馆授课,这一授课便是十年之久。音乐无国界,在吴淑珍的感染下,不少印尼人也爱上了南音,吴淑珍还“发明”了闽南语“拼音”,方便与他们进行交流。而后,吴淑珍又在台湾、金门等地区进行授课,高超的南琶技艺使她享誉海内外。

而今,郑芳卉接过母亲的衣钵,将传统南音搬入中学课堂,让更多学生认识南音、了解南音,。

保护“府城音”,抢救音乐“活化石”

除了传承技艺,郑芳卉更想为南音多做一些贡献。2017年泉州市期间,。

“很多朋友都问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郑芳卉说,因为鲤城是南音的发祥地,在南音的传习过程中,一向以泉州府城(今泉州鲤城区)的方音为基准。但近几年,“府城音”受到周边城市口音的冲击,所以她希望能建立一个南音博物馆,用以存放老的南音乐器、南音曲谱,以及南音影音资料,通过这个博物馆可以让泉州人记住南音的魅力,让外来游客了解南音。

同时,郑芳卉还在2017年的市期间针对“南音进课堂”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她建议,实施中小学音乐教师学习传统南音的培训计划,组建南音师资队伍,而后逐渐向其他县(市、区)推广,争取用两到三年时间,在泉州建成一支稳定的中小学南音师资队伍。

戚戚琵琶语,幽幽洞箫言,一曲南音悠扬婉转;循循善诱声,谆谆教诲情,南音世家执教百年。空闲时分,祖孙三代一首《南音情》,道不完南音世家的百年坚守,唱不尽南音艺人的传承之情。(完)

编辑:啊凯(kekf8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征        稿


为了把泉州(qzmsbt)做得更好,增加她的原创性内容及信息的权威性,让我们更周到地为广大泉州网友服务,提供更新更好的内容,泉州(qzmsbt)从即日起面向大众诚征好稿。


1.题材 以泉州文化、泉州美食、泉州民俗、泉州旅游等有关于泉州的方方面面为主,一篇游记、一篇随想等也可;

2.形式 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是转载。
原创:由自己撰写且尚未在媒体上发表的,字数越多越好,配图为佳,WORD格式即可;
转载:转载自其他网站或公众号上的好文,但要注名原作者和出处; 

3.版权
来稿一经采用,版权归泉州(qzmsbt)与作者共同所有,泉州(qzmsbt)公众号有权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申请原创并授权第三方公众号转载用,其他媒体如需采用,请泉州(qzmsbt)联系。作者也不能将文章再投往其他任何媒体或公众号上。

4.稿件要求:
来稿要求文字精练,条理顺畅,思路清晰,图文并茂优先采纳;来稿请用Email发送,为了相互的尊重,请不要一稿多投。请务必注明联系电话,以便我们联系;稿件采用后,我们会在一周内回复你,一周内若没收到我们的答复,可另投他处。 


5.投稿专用信箱 

kekf@qq.com 

猜你喜欢▼▼▼

【海丝泉州】1958年,漳州泉州的两个邻乡没人要重新分配,如今却炙手可热

【海丝泉州】泉州老照片:泉州新门街拆迁前的旧貌

【海丝泉州】泉州府文庙边上还有一个南音馆,有空去听听吧!

【海丝泉州】泉州踏青清单必添德化民宿!一天住一间,一年都住不完


免责声明

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需要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泉州500人交流群

备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