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二、敦煌文明

二、敦煌文明

2020-10-19 03:29:17

五月华彩,气候宜人。正是出行旅游的好时节。2017年5月5日刚结束“日本冲绳之旅”,5月19日,我与瑞薇又踏上了甘肃敦煌之旅,作为亲友团参加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如此密集的出行,都快成了旅行家了。

摊开中国地图,甘肃省的形状有些特殊。它既像一个长长的楔子,自东向西嵌入广袤的大西北,又像一条张开的臂膀,臂弯连着西安、手掌直抵新疆。它将近一半的地方,都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之间,狭长且直,形如走廊,因地处黄河之西,故称为“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在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这里曾是东传的要道、丝路西去的咽喉;这里汉时即设四郡,戍兵屯田,是汉朝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后来又因诸多山脉的天然阻隔,成为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这里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名胜古迹灿若星河。20世纪中国四大文献考古奇观:故宫明清档案、安阳甲骨、敦煌遗书、居延汉简,后两者都与河西走廊有关。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马踏飞燕,也从这儿出土。

从兰州出发,车过马鞘岭,便正式进入河西走廊。自东南往西北,河西走廊依次经过武威、张掖、金昌、酒泉、嘉峪关五市,西端一直延伸到玉门关附近。河西走廊的文物品类极其丰富,艺术成就很高,文化价值突出,简牍、彩陶、壁画、岩画、雕塑、古城遗址等等,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简直就是一条灿烂夺目的“文化长廊”。

它们光彩熠烁,拙朴幽艳,满载形色之美。

它们累经递藏,摩挲生光,荟萃传绪之美。

它们萍踪飘零无迹,身世传奇跌宕,内蓄秘辛之美。

它们忍受刀劈斧斫,历经千擢万点,化生照眼光华,淬炼技艺之美。

它们以稀世之姿深藏洞窟,纵横捭阖数千年,以静敛之气调度资本,聚集人气,彰显价值之美。

它们出自卓绝不凡的心智,暗藏不可道破的密码,凝聚千载以降文明之美,艺术终成永恒。

因是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了大量石窟群:武威天梯的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瓜洲榆林窟、敦煌莫高窟……大小石窟星罗棋布地点缀于走廊沿线,于是,河西走廊又被人们称为“石窟艺术走廊”。

古丝绸之路从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分别从阳关与玉门关进入新疆。河西走廊因此成为古丝路的枢纽路段,连接着亚非欧三大洲的物质贸易与文化交流。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对于河西走廊的这一优势,季羡林先生这样评价: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了。

敦煌,是河西走廊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以精美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千余年,几番修建,累积而成。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艺术圣地,被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于近代发现的敦煌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价值震惊世人,也由此衍生出一门新的学科——敦煌学。敦煌学虽在世界,敦煌却在中国,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已经大到无法衡量。我们的先辈在河西走廊留下了浩瀚灿烂的文物古迹,能够看到它们,是我们这些后来者的福气。

所谓的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是在华语商学院的EMBA学员群体中开展的一场体验式文化赛事。比赛路段设在甘肃和新疆交界的莫贺延碛戈壁——史称“八百里流沙”的地方,一千三百多年前,玄奘法师在这里经历了追杀、背弃、迷路、彷徨、生死……最终立下铮铮誓言,“宁可就西而死,岂能归东而生”、“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尽管五天四夜滴水未进,几将殒绝,但依然心无所惧一往无前,最终实现了从坚持到超越的伟大升华。

“天无际限,地有敦煌;玄奘东归,佛法弘扬”。古丝绸之路上驼铃悠扬,犹如传颂之音令人神往,历经了千年的历史积淀,玄奘东归的荣誉和精神在敦煌得以弘扬和传承。

商学院戈壁挑战赛从2006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11届,已有53所国际知名的EMBA院校参与,累计参与人数八千多人。这次,第十二届玄奘之路商学院挑战赛,2500多名戈友,于2017年5月再次相聚戈壁绿洲、西陲明珠敦煌瓜洲,共同吹响“戈12”征战戈壁的集结号。参赛各校的EMBA学员通过团队结组,身背行囊,头顶烈日,徒步穿越116公里茫茫戈壁,深入体验一个伟大的中国人为求真理只身穿越无人戈壁的生死历程,认识到“理想、行动、坚持”的成功法则,在苍茫天地间感受“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在内心深处寻找到让生命得以攀援上升的巨大能量,从而以更积极、更健康、更持久的动力去拥抱生命中的更高的挑战。

“戈壁”一词,乃蒙语音译。《辞海》将戈壁释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人们习惯指蒙古国南部到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这里经年少雨或无雨,年降水量一般都少于250毫米。这里白天的气温很高,似乎是太阳在发誓,要把地上所有的水份都蒸干,而到了晚上却突然反转过来,大地变得一派寒凉。从一年之间来看,气温升降幅度更大,一月份平均低温可达-40℃,而7月份平均高温可攀升至45℃,这是一般地区难以想象的温度差。

戈壁风大,年平均风速为每秒3.7米,春季风速更大,平均风速每秒4.2米至5米,相当于每时每刻都在刮4级风。风大、干燥、裸露的地表,沙砾被裹夹着,随风扑来,万里无云,黄沙蔽日。唐代诗人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就形象地写道:“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然而,大风吹过戈壁,沙砾被掀翻,露出的可能是秦砖汉瓦,也可能是唐瓷宋币。其实,戈壁本身就是一座守望历史的博物馆。

琳儿毕业于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EMBA,我和瑞薇便以亲友团的名义参加戈12活动。北大汇丰商学院的EMBA校友,很多都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他们热心公益,慷慨捐助。所以,无论是去年的北京之夏,南岳衡山之行,还是最近的云顶梦号邮轮的日本之旅、戈12玄奘之路挑战赛等活动,都经费丰盈,在装备及衣食住行上都安排得特别好。作为亲友团成员,我们没有比赛任务,有的是三个字,即“看、吃、玩”。逍遥快活,神仙闲人。

先说吃,每天佳肴美食,如烤全羊、羊羔肉等,时鲜果品,伸手就有,张口可吃,齐人之福,不过如此。其次是玩,从住地的华夏敦煌国际大酒店,到敦煌瓜洲一带,都有听不完的故事,看不尽的神奇,玩不够的乐趣,每天变着花样,玩得新鲜,玩得痛快,老的返老还童,少的聪明伶俐,年轻的青春焕发,神采飞扬。

最后来说说看,这是戈12亲友团的主要任务和收获。

敦煌市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端,古丝绸之路在其境内东西绵延680公里,是丝路历史序列最为完整、遗迹最为丰富的黄金段和重要节点城市。是我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境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5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30处。举世闻名的莫高窟保存了丝绸之路两千多年来的清晰历史印记和最华彩的篇章。敦煌,是全球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也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浪漫、瑰丽、优雅。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汉长城、玉门关、琐阳城以及独具神韵的鸣沙山、月牙泉、鬼斧神工的世界地质公园、千古绝唱的阳关、美丽神奇的汉唐胜迹、肃北晶莹透明的梦柯冰川,金塔沙漠胡杨林,别具一格的肃北蒙古族、阿克塞哈萨克族风情,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和自然奇观画廊。一处浩瀚无垠的大漠秘境,一曲山泉交融的华美乐章,一幅精美绝世的历史画卷,一处惊艳亘古的大美天地。

到敦煌的第二天,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游览了莫高窟。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营造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石窟寺遗址之一,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洞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高僧乐僔在此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其后,历代高僧大德、官宦世族及信徒僧众争相效仿,开窟造像绵延不断。1961年,。196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代表了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丝绸之路上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化及欧亚文化汇集和交融的结晶。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莫高窟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在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自东晋至北宋初期的写本、绢画等文物5万余件。这些文物遗存,不仅反映了中国在4至14世纪绘画雕塑艺术发展的历史,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中国、尤其是河西及敦煌地区古代有关宗教信仰、民族关系、中外往来、社会生活、民情风俗、生产技术、建设服饰、刀兵甲胄、典章文物等发展演变的形象资料,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艺术和科技价值。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参观了榆林窟、琐阳城遗址、玉门关、汉长城、鸣沙山、月牙泉、世界地质公园,尽管蜻蜓点水消化不良,但看到就是福。

鸣沙山由红、黄、蓝、白、黑五色沙堆积而成,摩擦震动便会发出雷鸣般的声音。在鸣沙山环抱中有一泓清泉,形似新月,故名月牙泉。月牙泉四面环沙,“绵历古今,沙填不满”。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

叮当,叮当,一峰峰负载着丝、绸、缎、绢的骆驼在戈壁大漠昂首前行,体壮高大,气宇轩昂。不同肤色和国籍的“客商”,牵驼前行,奔向一块块戈壁绿洲。这是二千多年前中国大西北常见的景象。他们脚下的路,东起长安、洛阳,进入甘肃后,穿越长长的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到新疆的罗布泊地区,然后又分南道和北道,把当时的中国和中亚大陆、印度次大陆和欧洲大陆连在一起,这条以古代商贸为目的的交通线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有文化、有趣味的地方。古代王朝派出的戍边卫士是戈壁文明的建造者和守护者。在这里,他们建造了一座座关隘、城池,如玉门关、阳关、嘉峪关、汉长城、武威、山丹、张掖、高台、酒泉等等,丝绸之路的行商又把这些古城关隘变成戈壁上的明珠。千百年来,它们在戈壁大漠中巍然屹立,不惧岁月沧桑,成为记录人类文明的历史标本,其中既有古老的城池、烽燧,也有充满宗教色彩的寺庙、佛塔、石窟,还有古代农田水利的遗迹。它们或者是荒凉戈壁的高大剪影,或者是脚下不起眼的岁月遗痕,但它们是大戈壁生命的一部分,即使风沙可以抹去它们存在的痕迹,历史也不会把它们忘记。这里,充满着神奇和传说。

玉门关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俗称“小方盘城”。相传古代西域以及和田等地的美玉、珠宝经北关传入中国,玉门关因此得名,是历代的军事重镇和古战场。

提起玉门关,人们很自然地想起“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诗句,想起“身披雨雪风霜,头枕边关冷月”的戍边将士,想起宋朝著名豪放派诗人辛弃疾的千古名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箭似霹雳弦惊……”想起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古战场。这些,古往今来,不知激荡多少人的心胸,点燃了多少人的激情。

玉门关是出诗的地方。站在玉门关前,身边,天高地迥,四野苍茫,边风瑟瑟,脑海里立马呈现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唐诗。如王之涣的《凉洲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和《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戴叔伦的《塞上曲》:“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将此身长报国,何须出入玉门关。”岑参的《玉关寄长安李主薄》:“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行书。玉关西望堪肠断,况复明朝是岁余”。还有王翰的《凉洲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等等。正是这些脍炙人口的唐诗,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了波澜壮阔、激越苍凉的边塞,带回到了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古战场,与戍边将士一起发出思乡之情和无奈的慨叹,同时,也为戍边将士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感动。这些诗写的虽然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但至今读来一点也不感到遥远和陌生。

阳关,处玉门关之阳而得名。沿途景色瞬息万变,极目蓝天,或云山浩渺,大漠苍茫,或风急雾重,黑云压城。那巍峨挺拔的阳关峰燧和大漠孤烟,在长河落日的映照下,犹如海市蜃楼,呈现出一派峥嵘奇特,光怪陆离的大漠风光。而“阳关古道”石碑,却默默地贮立在古道旁,静望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像向后人述说着“阳关古道”的昨天、今天、明天……

走在河西走廊,常常有这种感受:记忆是需要载体的,这儿的天太苍茫、地太辽阔,黄沙与戈壁似乎无边无际,人在其中行走,渺小到几乎不值一提。这无尽的黄沙与戈壁,究竟掩埋了多少时间与故事呢?大漠孤烟、边塞烽火、胡笳羌笛、丝路驼铃……所有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一切,不管是喜是悲、是成是败,本该都有几丝痕迹的,以作后人追认这段历史的凭证,可惜,时间太久远了,不少遗迹已经带着它们所承载的故事,永远消失在朔风和黄沙之中。

在阳关故址,我们已经找不到那座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古关隘了,它早已坍驰,坍驰在戈壁风沙中、坍驰在岁月静流里,化为不可辨认的废圩。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烽燧,无言地提醒远道而来的探访者:这儿,曾有一座西通楼兰、东望长安的阳关古隘。

今天,我们只能从千古绝唱《渭城曲》里,从哀婉动人的《阳关三叠》中,去想象那座传奇的关隘——真正的阳关,已难寻觅。但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同样富有价值的文物古迹,等待我们的关注。接续这份历史记忆,并使之亘古流传,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汉长城,由白粘土、沙砾石夹红柳、芦草筑成,底宽3至5米,高1至3米以上,与敦煌、玉门关、阳关连成一个整体,像一条卧龙横亘在敦煌境内,是我国目前汉代长城中保留最完好的一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秦月汉关依旧,却已物是人非,今非昔比。和平替代了战争,边塞胜过江南,经济繁荣,人民安居,再也不用“醉卧沙场”,更无惧“征人不归”了。

茫茫戈壁,风景漫天,黄沙蔽日,寸草难生。可偏偏有许多动植物,在这里顽强地生长,繁衍,进化,演绎着生命的赞歌。它们耐旱、耐热、耐盐碱、耐寒、喜光而不耐阴。如红柳、胡杨、沙拐枣、珍珠草、泡泡刺、合头草以及雪豹、野驴、北山羊、金雕等动植物,这些具典型性、独特性、珍稀性和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对极旱荒漠地区生物性的研究及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价值。

更可贵的是,这里的动植物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稀少,还有不少第三纪的古物种留存。戈壁是动植物进化的实验室,它们展露着各自的本领,对抗干旱,对抗荒凉,并且成为活的进化史教科书。

这里,我要特别赞美被人们称为英雄树的胡杨树。在苍苍蓝天穹庐下,茫茫大漠荒原上,任狂风肆虐沙砾暴扬,随烈日炎炎,旱魔逞强,胡杨树抗风暴、战沙砾,生死奋战,顽强屹立在大漠中,展示出震撼心魄的英雄形象: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的“三千绝唱”。看到胡杨,便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胡杨是这样,这里的人们何曾不是这样,他们搏击恶劣,超越极限,用顽强的斗志,不屈的精神,书写生命的赞歌,创造和守护着灿烂的文明。

这次作为亲友团参加的“戈12”活动,感触良多,也学填一首“西江月”,以资纪念。

西江月

12有感,

敦煌五月火球,

丝路竞技会友。

千百健儿齐奋发,

北大汇丰上游。

剑气直冲云天,

文光贯射斗牛。

戈壁滩上显神威,

早把凯歌高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