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知否》让庶子压在头上的吴大娘子:妥协了,还继续清高,要不得

《知否》让庶子压在头上的吴大娘子:妥协了,还继续清高,要不得

2022-09-12 21:49:30

看《知否》,盛大老太太,丈夫因为一个窑姐儿要把她休了。盛老太太明明高门低嫁,可竟比不过一个上封送的妾室。王大娘子也是低嫁,可过的日子还没林氏一个没有娘家,投靠过来爬床的妾室舒坦。张氏,高门嫡女做填房,还要被人先弄个有诰命的妾来恶心 ……哎,这些人至少过了半生总算熬出来了(盛老太太也不算),可有一人,一生都不算熬出来:被庶子压在头上的吴大娘子。

说起来,这位跟前面几位好像情况还不一样,可却比前面过得还憋屈。自己生的孩子没出息,别人生的有出息的,她一不屑于打压,二又不肯养在身边培养感情。生生自己培养了一个对手。

用张氏的母亲的话就是这位跟张氏一样,当初对自己的婚姻极其不满意,所以嫁过去什么心思都没有,一味地继续装着自己的清高,摆着自己的谱。可结果老了,老了,还要为儿子孙子操心。心疼她的同时又不得不从她身上吸取教训:

既然已经对现实妥协了,还要继续由着自己的脾气,等于自掘坟墓啊!

别说古代的男人有三妻四妾,你不乐意,人家有的是温柔善解人意的小妾奉承。何必看你的冷脸呢。就是现代,也没有人热脸贴冷屁股,一直接受你的闹脾气啊!

吴大娘子出身不低,可却仍然摆脱不了自己不满意的婚姻,要不就是梁府比吴府门第高,要不就是亲爹娘并不多疼爱自己的女儿,无论哪种原因,都间接地说明吴大娘子其实并没有多大闹脾气的资本。真有本事,你倒是不要嫁呀。就像我们觉得张氏委屈,可反过来想,沈家的确做事没章程,可张家真爱自己的女儿,倒是拒婚呀,难道一个新登基的皇上会为了一桩婚事杀了名门世家吗?不会,事实是张家也需要沈家这门婚事,好跟新皇走进关系。谁又比谁无辜到哪里呢。

如果张氏嫁进门就拿出主母的气派,不用仗势欺人,就按着正常的妻妾来走。是,沈家欠邹家的,弄个贵妾来标榜自己没有忘恩负义。可以啊,既然那么感恩,那为什么不娶你小邹氏为正妻呢。因为你的身份不配。你姐姐那么好,一条命连个正妻都换不来,邹家有什么好得意的,沈家哪里来的脸说自己对大邹氏感恩戴德。如果让自己的恩人的妹妹做个低人一等的妾是报恩的话,我不知道要是沈家报仇,会做出多恶心的事。简直可笑至极。掰扯呗,挑拨呗,妻妾相亲相爱,就把无耻的沈家摆在明面呗。看到时候沈家是牺牲张氏还是牺牲小邹氏。

既然妥协了,又摆着谱,让自己有理变成没理,有多大意义呢。说破天,也是你自己同意的。

张氏至少在亲生儿子出生前就扫清了障碍。可悲的是吴大娘子,明明已经嫁人生子了,不想着怎么为儿子扫去更多的障碍,让丈夫重视自己的亲生儿子,为儿子提供有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让庶子做大做强。要是真不在乎,直接把爵位让给人家呀,可老了,才想起来为儿子争取。可没花心思培养的儿子,因为父母关系不好很是懦弱的儿子,明明是正儿八经的嫡子,该名正言顺地继承爵位,却因为有个厉害的哥哥,陷入惶恐不安的地步。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真不在乎吗?就算不在乎,不代表不需要吧!你的儿子,孙子,哪一个不需要那些身份地位呢。

一个只在乎对方对自己好,管他有钱没钱的女人。一个在乎前者,也绝不忽略后者的女人,哪个会过得更好,答案不言而喻。

但凡盛老太太当初不一味地跟丈夫讲什么真情,丈夫不可靠了,就把心思用在儿子身上,都不至于失去唯一的儿子,不至于明明倾尽所有培养的庶子,人家忘恩负义,她都不敢为自己讨个公道。但凡吴大娘子在有了自己的儿子之后,悉心教导儿子,要不捧杀庶子,要不养在身边培养感情,都不至于老了,还要为儿子的爵位操碎心。

人啊,除非你真的能活出自我,自己想怎么活就怎么活,否则你既然对现实妥协了,就必须世俗地活着,去争取能争取的一切。不为自己,也得为孩子。梁老侯爷一手教导出了优秀的庶子,说明他自己还是有真本事的,可他心里真得那么看重庶子吗?如果真的,大可直接向上面申请爵位由庶子继承。可看着庶子的势头远远盖过嫡子,为了嫡子顺利继承爵位,一把年纪了还要拼一把。古代嫡庶有别,男人就算再混,再对正妻看不上,他心里最在意的仍然是嫡子。

但凡吴大娘子能稍稍对丈夫服一下软,像张氏一样,她的儿子仍然能得到丈夫更多的关注,给予更多的精力培养。

谁没有脾气,谁对自己的生活百分之百满意,谁对身边人至死不渝,可既然妥协了,就要想着过得更好,至少让生你的人不为你操心,让你生的人得到更多,哪怕作为你妥协的补偿呢。如果妥协了,让自己过得苦不堪言的同时,还让生自己的人和自己生的人苦不堪言,那就太不值当了。

妥协了,无论是对婚姻还是生活,那就让自己过得更好,作为补偿。切忌活在凡尘中,需要凡尘的利益纠葛,却还要扮演一副不食烟火的清高!你痛苦,在乎你的人更痛苦,你受伤,你在乎的人更受伤!

我们活在世俗中,就世俗点,既然已经对命运妥协,那还继续清高,是万万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