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玉皇大帝是三界至尊,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甚至道教的太上老君和西方的如来佛祖都要给他几分面子。
按照书中所说,玉皇大帝得道之前,经历了一千七百五十劫难,每一次劫难历时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折合在一起就是大约2.3亿年,如果按照这个时间线来推测,那么他就是三叠纪的人了。
可问题是,三叠纪比恐龙出现的时间都早,这个时候真的有人类吗?在《西游记》里,作者还直接给玉皇大帝搞了个姓氏——张姓,这就有意思了。
那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玉皇大帝的这个人设是怎么来的?他又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三界至尊的呢?
大慧认为,《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给玉皇大帝安排姓氏这件事,是参考了民间故事,这还和姜子牙封神有关系。姜子牙按照元始天尊的意思,册封了足足365位正神,这一顿操作下来,除了玉帝的位置没人外,其他都满了。
大家都在期盼谁能得到这个宝座,姜子牙回答:“自然有人来坐”。这话还没说完,就听背后有人说:“多谢多谢”,一道身影窜出来,坐在了玉帝的宝座上,姜子牙一看原来是自己家的舅舅张友仁。
这还了得,姜子牙立刻要求舅舅下来,谁知对方却说:“我哪里有胡闹?你自己亲口说自然友仁来坐的啊!”我就是“友仁”,玉帝的位置自然是要我来的,封神可不是儿戏,元始天尊看着呢!
张友仁这句话可把姜子牙给气坏了,但是神位已经被占了,姜子牙也没有办法,只好让自己家的舅舅当玉帝了,可是转念一想,自己跑前跑后的忙活着,到头来什么好处也没捞着,于是握着打神鞭就坐在房子的大梁上不下去了,意思是自己才是天庭的“顶梁柱”。
后来民间根据这个故事传说,在造屋子的时候就会在房梁之上贴符纸,上书:姜太公再此,诸神退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做法就成了镇宅的象征,希望雨、火、瘟等神能够离自家远一点。
根据这个民间故事我们能看出来,玉帝是有姓名的,就是张自然,字友仁,但他可没什么大本事,完全是投机取巧搞来的玉帝名头。
大慧认为《西游记》的作者很有可能是借助了这个故事的桥段,不但让玉帝有了明确的姓氏,还把他演绎成一个“无能之辈”,像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玉皇大帝就无以应对,直接在桌子底下大喊:“快请如来”!
当然了,这个故事完全是民间的戏说,也属于茶余饭后的热闹话,没有可信的地方,《封神演义》中,姜子牙领命下山封神的时候,就明确表示自己不会成神,只能在人间享福。
玉帝不是等闲之辈,更不可能是生活在三叠纪的原始生物,根据宗教典籍《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的记载来看,他出生在一个叫做昊天世界的光严妙乐国。
当时的净德国王和王后十分的贤德,爱民如子,仁政为本,国泰民安,但他们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一直没有儿子。
老国王觉得自己的国家将来无人继承,很有可能会落入恶人之手,也会给子民们带来伤害,于是就下诏兴建道观供养道尊金身,希望能够建立功德让上天赐予自己子嗣,可是大半年过去了一直没有动静,老国王夫妻二人却始终诚心诚意,没有二意。
一日,宝月光王后入睡,梦到太上老君乘坐五彩龙而来,一辉手中旌旗,漫天出现美丽的神霞,这个时候太上老君怀中还出现了一个婴孩,浑身上下散发着光彩,王后连忙伏地而跪行了大礼,希望太上老君可以恩赐给自己一个孩子。
可能是上天被夫妻二人的诚心感动,太上老君直接把怀里的孩子送入王后的腹中,王后梦醒后,果真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并且在年后的正月初九生下一个儿子,据说婴孩出生的那一刻光芒万丈,整个国家都为之一亮,就这样,光严妙乐国有了继承人。
老国王驾崩后,太子成功继位,但是老父亲的去世让他一直耿耿于怀,于是开始生出悲怜天下世人之心,并许下愿望:要以身正道,帮助苦难的大众超脱轮回之苦。
他还专门培养了一位有道有能力的大臣,在把一些准备工作做好后,他将王位主动让了出去,自己则退到普明香岩山中修炼道法,历经了各种劫难,最终找到无上大道,成为正位的玉帝,负责统帅三界诸天和十方世界。
那么这位太子都经历了哪些劫难呢?其实和《西游记》中的解释基本差不多,前八百劫是舍国出家修炼道法,次八百劫是向天下宣扬道法,此后的八百劫是舍弃己身来普度众生。
这样看来,他前后一共经历了数千劫难后,才成就了大道金仙,随后又经历上亿劫难,才成功登上玉帝之位。
根据宗教的说法,每年的腊月二十五日,玉帝都会出来巡视,考察人们的善恶因果,这就和《西游记》里的凤仙郡故事对上了。
凤仙郡的郡守和不贤惠的妻子吵架,结果一怒之下打翻供台,正逢玉帝巡视人间,结果就有了凤仙郡的旱灾,也是这一章,让读者看到了玉帝潜在的巨大威力。
综上所述,以张姓冠在玉帝身上是不妥的,而一国之太子让贤退隐修道,历经千难万险才成为三界共主,这才是玉帝的“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