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线上读书会|考试与中国社会

线上读书会|考试与中国社会

2022-08-08 21:24:40

“我爱上海,建筑可阅读——历史·人文·美学·技术”系列线上讲座第八期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专场,两位嘉宾将分别以“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外滩第二立面沙美大楼保护修缮侧记”和“解读·赋新——东亚大楼修缮工程”为主题做演讲。

流品与明清时期的社会移动——以冒捐冒考为中心

伍跃教授的研究方向为明清制度史、社会史。冒捐冒考,是“本来没有捐考资格的人冒着禁令试图捐考的行为,一般包含涉及户籍所在地的问题和贱民身份问题这两种”。本次讲座,伍跃教授将以此为中心谈谈明清时期的社会移动。

黑格尔在耶拿完成了向一位独立哲学家的转变。这不仅是因为他用纯粹的哲学话语替代前耶拿时期的宗教神学话语,更重要的是,他不断致力于以“绝对”为特征的哲学体系建构工作。这些尝试历经变化,散步在不同的手稿文本中。本讲座以1803年为界,将黑格尔耶拿时期的哲学探索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解析黑格尔哲学体系方案从实体性形而上学到以“精神哲学”为特征的主体性哲学的演变路径。

“文景20周年·历史圆桌丨去溯时 去现场:历史的凝视与书写”第一场。无论是西方史学的开端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还是东方的史学大师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都给各自的史学留下了讲故事这个传统。作为史学的本色之一,它甚至还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历史书写。今天,我们怎样看待讲故事与历史传播的关系?又如何摆脱传统时代依靠文献的单一路径,回到历史现场,将系统性的历史环境还原给读者?今天的撰述者、传播者和读者在接触历史的过程中,如何摆正当代人的身份位置?

古代中国的大型单幅地图——从卜正民教授的新作《全图》谈起

地图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社会文化的载体,地图的创作反映人类对周围环境认知的广度与深度。地图史学系列学术讲座“四维时空编织者与他们的创作”,将以海内外地图史学界新书速递等形式,邀请本领域一线学者,介绍、评述东西方地图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次讲座我们邀请宁波大学历史系龚缨晏教授为我们谈谈卜正民教授的新作《全图》。

本讲座将讨论以下三个问题:一、“语言转向”与符号学的图像学;二、符号学方法与图像作为符号的功能;三、贡布里希的符号学的图像学实践举隅。

巴黎和会大博弈下的小插曲

1919年5月3日,那正是巴黎和会各国博弈争锋正激烈的阶段,一位来自纽约的王先生给《纽约时报》写了一封读者来信,批评了大国在巴黎和会上对中国的不公,这在《纽约时报》上引发了一场小小的笔战。王笛出于对“小人物”参与“大事件”讨论的好奇,开始了一个追踪之旅,从而牵扯出了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他坚信,顺着那些蛛丝马迹,可能引导到不为人知甚至波澜壮阔的历史。好像宫崎骏电影《千与千寻》中的那个小孩,一旦被引导进入了那个神秘的隧道,一个未知的奇幻世界立刻展现在眼前。

2019年,在一个私人藏品中,轰动性地发现了捷克德语作家弗兰兹·卡夫卡(1883-1924)的数百幅画作,这些画作几十年来不曾流传于世。直到现在,也只有少数卡夫卡的画作为人所熟知。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卡夫卡的画作》是第一本收录弗兰兹·卡夫卡全部绘画作品的书。在6月10日的线上活动中,这本新书的编辑Andreas Kilcher将介绍这一颇具开创意味的图书,解释这些画作本身及其与卡夫卡更为闻名的文字作品的地位。在教学与写作中常涉及到卡夫卡的耶鲁大学日耳曼语言文学教授Paul North也将加入,与他一起讨论这些新发现和新出版的画作。

《倒立的中国家庭:21世纪早期的代际互动和新家庭主义》(阎云翔主编)一书辑录了多位海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研究,并从“新家庭主义”的角度重新探索中国家庭变迁。6月11日,两位研究当代中国城市家庭嬗变的社会学家——耶鲁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戴慧思(Deborah Davis)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肖索未,将讨论他们在本书中的研究,重点探讨城市婚姻中的父母参与以及城市家庭中的代际合作和抚养子女的冲突。

经验、问题与学术: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现在与未来

将中国经验、中国思想介绍到世界,探索出基于中国经验且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理论、新方法,是清华文科高研所作为高等研究机构的长期目标。鉴于此,我们邀请到来自人文社科不同领域的资深学者,从三个角度出发探讨中国文科研究的现状和未来。他/她们将从个体及群体的研究经历和经验出发,相互激发、相互提问、相互借鉴,共同探索一种更具现实感及现实回应能力的学术建设机制。

智化寺京音乐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清时期流传于北京城东、城南多个寺院,以智化寺为传播中心,至今已传承27代。讲座将围绕智化寺京音乐的历史、乐谱、乐器、曲牌、与宫廷音乐的关系,以及几十年以来的保护历程,全面展示和讲解智化寺京音乐的深厚内涵和艺术魅力。

祥瑞:从王莽看汉代儒家的“理想国”

“文景20周年·历史圆桌丨去溯时 去现场:历史的凝视与书写”第二场。西汉末年,儒生出身的王莽,借助时人笃信的“祥瑞”之说,禅让称帝,托古改制。新朝只存在了十五年,王莽从天下归心的哲人王,变成了天人共弃的篡汉者。这其中的真正动力究竟是什么?王莽的失败,是否就是儒家“理想国”第一次实践尝试的失败?这段惊心动魄、备受争议的历史,又为东汉乃至后世留下了怎样的遗产?

“汇丰银行:近代中国与世界”系列讲座第三场,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金以林老师主讲海外中国近现代文献的征集与整理。

本次论坛特邀“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与教育家朱永新先生就“青春、文学与阅读”话题展开对谈。文学的阅读能带来精神的从容,使人忘记新冠疫情之中的物理阻隔,让青春照常飞扬。关于2020年的疫情,王蒙分享过自己如何度过疫情期,而朱永新提出教育在后疫情时代需要“新基建”。那么,此次他们的对谈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跨界融合的思想盛宴,于疫情当下又有什么样的启示?

“文景20周年·历史圆桌丨去溯时 去现场:历史的凝视与书写”第三场,北宋中后期,内外忧患频仍。这个宋王朝由盛转衰的局面,究竟根源为何?让我们拨开历史迷雾,重审王安石变法前后的暗潮汹涌,回溯北宋重视文治的传统如何形成,追寻历史进程中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也反思其背后史学研究观念的发展与流变。

知名历史学者赵世瑜新书《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以太湖东山的刘猛将信仰为切入点,试图对东太湖地区水上人上岸的过程及其对江南社会经济的影响加以梳理,为江南地区农业聚落的形成、商业与市镇的繁荣和宗族建构等问题寻找一条新的解释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策划“文献读书室”第四期读书沙龙,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赵思渊、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蒋宏达、东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教授杨茜、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客座研究员石颖,以及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东亚研究系博士候选人浦玉洁五位嘉宾,围绕本书内容并结合自身学术经验,追溯从明朝开始,延续数百年的刘猛将信仰的历史故事,探讨江南的社会结构。

“华夷之辨”在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学书写中广泛存在,但这并不代表这种区别本身不容置疑。相反,通过描绘华夷之辨的区分框架,并辨别不同时期的“中”“外”之分,可以反思传统的历史叙事与文学传统,从而获得对历史更为全面的认识。在新书The Making of Barbarians中,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和文明系、比较文学系教授苏源熙(Haun Saussy)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将研究重点放在了1850年前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翻译实践上。6月11日,在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主办的Global Asia and the Global Mediterranean线上研讨论坛中,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将与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中国办公室联合举办本书的新书研讨会。在活动中,苏源熙将分享他关于本书的研究和写作的经验,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罗新教授将加入此次讨论。

18世纪在世界体系演变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东西方的相对经济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发生转折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欧洲文化精英开始构筑完整的“世界”图像,并开始尝试为之立法。他们看待“东方”和中国的视角比较复杂,一方面着眼于构建包罗不同文化的普遍价值,一方面试图勾勒文化和民族差异。与此同时,启蒙时代精英对“世界”的认识与“东方”对18世纪欧洲人日常阅读经验和感官经验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斯特恩是18世纪小说家中对图书市场的商业规律掌握得最得心应手的作家,他的百科全书式作品《项狄传》不仅体现了18世纪小说与启蒙时代观念史的对话,也揭示了早期“通俗文化”制度的形成过程。因此,研究这部作品中的“东方”有助于揭示18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完整面貌。斯特恩与东方关系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很少得到学者关注,本讲座将对此展开初步探索。

《半夜待雪喊我:廖伟棠二十五年诗选》收录了诗人、作家廖伟棠1997年至2021年二十五年间诗创作中的精选和大量新作,系统呈现了诗人的整体风格。周六晚,廖伟棠将与诗人、作家陈东东、凌越一起读诗。

在当代中国,作为选拔政治精英的科举制度已不复存在,但教育意义上的考试,尤其是高考,仍被视作改变个人社会地位甚至家庭命运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机会的分配过程中特别强调考试结果,也说明了公平性原则在当今社会运作中的关键性地位。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学业竞争和考试体系,考试的大众化随即产生了新的教育难题和社会心理。现阶段,我们的教育考试制度正经历着频繁的改革,政策制定过程中经常被谈论的“公平与效率”“选才与选人” “教育与选拔”之间的纠葛在多大程度上是传统制度和理念的延续,又在多大程度上,是现代中国社会的特殊反应?为了思考今天的考试制度对中国未来的教育会有何种影响,研究中国古代考试与社会的结构性联系将给我们重大启发。

她们与雪莉·杰克逊同在

雪莉·杰克逊(Shirley Jackson,1916-1965)被誉为美国短篇小说大师、“哥特小说女王”。近日,中文世界引进出版了她的代表作《有花生的寻常一天》。6月12日,我们邀请该书的译者、青年小说家钱佳楠与读者做一次线上交流。

启功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国学大师,中国古典文献学家,中国语言文字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他曾说自己终身的职业是教师,在北师大从教七十余年,与北师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怡红”到“快绿”——霍克思的《风月宝鉴》

范圣宇于北京师范大学取得比较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英汉-汉英互译、中国古代文学,曾任汉英对照霍克思、闵福德译五卷本《红楼梦》版本校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本次讲座,他将为我们主讲霍克思的《风月宝鉴》。

海外汉学视域下的中国古代命理与数术

本次讲座,两位主讲人将分别以“中国历日:术数的通俗化”和“宋代占卜的超越与内在效用:以洪迈的《夷坚志》为中心”为题做主题报告,并与复旦大学历史系的两位老师进行对谈。

嘉宾:高星(诗人、专栏作家)、张弛(作家)、狗子(自由撰稿人)、阿坚(诗人)、于一爽(作家、媒体人)

高星的《三仙汤》对北京的文化圈进行了全景式追踪,对其中的三位代表人物——张弛、狗子、阿坚的性格、思想、轶事、传奇做了精准剖析。6月11日下午,《三仙汤》新书分享会,本书作者高星,以及特邀嘉宾狗子、阿坚、张弛等,现场分享本书的精彩故事。

6月10日是黄家驹诞辰六十周年纪念日,我们将在这个晚上举办以Beyond音乐陪伴下的17个人生故事为主题的《海阔天空》一书的全国首发式暨唱谈沙龙。书评人许金晶将来到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诗人黄梵、南京大学教师陆远和独立音乐人菠萝大哥(本书作者之一)一起聊聊家驹、漫谈Beyond音乐在中国内地的巨大影响,并演唱跟Beyond相关的代表性作品,以示纪念。

6月12日,作家曹寇将做客鼓楼区图书馆“盛夏阅读季”,和著名作家叶兆言、韩东一起与读者分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世事无常不负己心”,共同走入曹寇的小说世界。

开了十五年餐馆的老板决定卖掉餐厅,买一辆房车去漫无目的地游荡;分别四十载的暮年情侣突然决定结婚,不求形式,只为在死前与永恒的爱情立下誓言;封城后的第二天晚上,大家纷纷打开窗户鼓掌,企图为自己和身边的邻居寻找勇气……这是作家申赋渔在《寂静的巴黎》中为我们展现的巴黎疫情生活图景。6月12日,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作家申赋渔、本书装帧设计师朱赢椿、古琴家成红雨和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法语联盟校长David Couvidat,来到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读者分享《寂静的巴黎》的创作过程、设计故事,以及巴黎市民们在疫情中的真实生活。

今年5月,作家艾伟的最新长篇小说《镜中》由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隆重推出。故事围绕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徐徐铺开一张爱恨交叠而疑窦重重的迷网。6月11日晚,《镜中》新书发布暨分享会将在杭州纯真年代书吧隆重举办。届时,作家金仁顺、鲁敏、陈福民,以及作家、媒体人萧耳,将围绕“罪与罚”的文学创作母题、建筑美学与小说技艺的巧妙融合、故事中不可忽视的东方式价值取向等问题,与艾伟一起就长篇小说《镜中》展开精彩交流与分享。

杭州|皇权的尊荣:《钦定宪法大纲》的礼仪渊源及思维延宕

面对近代中国宪制的第一次重大抉择,学界普遍强调《钦定宪法大纲》(1908)对日本明治宪法的继受,将其纳入一种近代化的国家叙事,而质论其精神上的保守与技术上的进步。这种观察视角凸显了《钦定宪法大纲》作为近代中国宪制演化的起点,却往往遮蔽了其与清代“成宪”本身的关联,忽略了晚清政府对权力秩序与政治规矩的自我表达。本讲座试图将《钦定宪法大纲》置于传统礼制之下,透过其与明治宪法之间微妙的表达差异,讨论《钦定宪法大纲》的礼仪渊源,及所造成的思维延宕。

在一个全民导演的时代,纪录片还有哪些能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纪录片发生了什么变化?纪录片摄影师又需要具备哪些自我修养?6月11日,西安方所邀您一起聊聊纪录片,聊聊纪录片摄影师的自我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