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年猪,抬了格子,土家人就要迎来一年当中另一项重要的活动——熏腊肉。
土家人爱吃腊肉,家家户户做腊肉。杀年猪后,将新鲜的年猪肉各部位用盐腌制几天,等盐粒渗进去,新鲜肉的血水风干了些,主人家便将肉一块一块地置于火垄上方的木头上挂起来,一段小鲜肉变成老腊肉的旅程也正式宣告开始。
鄂西山里的冬天冷,农人们都忙完了田里的活计,剩下的冬天仿佛是大把看不见的时间。因而冬天的山村,火垄里的火总是不间断的,这也正好为熏腊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好腊肉是熏出来的。有经验的农人们,从自家的树林里砍来了梨树、松柏等木材,上面用厚厚的棕毛、锯末等不爱燃的叶子等覆盖,只用一点小火,保持日夜不熄的状态,让这些树木、叶子的芳香慢慢的飘散出来,渗透到肉里,几十个日夜过去,悬挂在火垄上方的腊肉的每一个肉分子,就会充满了树木和柴火的味道,充满山里人家人烟风土的味道。
不过,肉也不能熏的时间太长,太长了则把肉中的水分、营养都熏干了,口感也大打折扣。土家人根据各自家庭的口感来熏,喜嫩的通常微醺几天甚至几十天,喜老点的,通常可以多熏一些时日甚至过了正月,直到天气转热的时候,再将熏好的肉拿到通风地方,不但肉质两至三年不变,而且味道鲜美如初。
腌制的咸淡不同,所用的柴火质地不一,熏肉时间的长短和火候大小的差别,决定了腊肉味道中千丝万缕微妙的差异。尽管,土家人做腊肉的方法大同小异,但几乎每家的腊肉都有每家的味道,印刻了每家每户生活的独特印记。
在过去的艰难年代,由于没有冰箱储存,而且少有地方能买到新鲜猪肉,远离集市的土家山里人,就把年猪肉分割成块,用柴火熏干,制成腊肉以便长久的保存下来。久而久之,这种独特的口感和风味竟然流行起来,成为扎根于土家人记忆的一种原始乡愁。
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每每吃到腊肉就会想到家乡的味道。无论是干洋芋坨坨炖腊排骨、腊猪蹄火锅,还是鲊广椒炒腊肉、豆豉炒腊猪头肉、腊香肠切片,那咸香耐嚼的口感、喷香扑鼻的香味,真是让人回味无穷、欲罢不能。在腊肉反复的咀嚼中,你会恍然感到人和世界万物的一生,如同熏腊肉的味道一样,如同乡愁的印记一样,味道悠长,却又饱经沧桑。
特别提醒:
冬季气候干燥,
熏腊肉时注意安全,
小心火灾!
来源:毕兹卡
声明: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
欢迎你同我们分享你身边的新鲜事件、新闻或故事。
新闻素材一经采用,编辑部会以5~100不等红包的形式奖励您。
点击菜单,大家部落我要爆料,或者直接添加小编微信576968973
联系电话:0717-5751098 15897503555 18727288187(陈)
联系地址:五峰渔洋关镇南北路20号,大家电脑广告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