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老年人:轻抚琵琶慢慢弹!(实用类)
作者:李华(笔名)
中国提前进入老年型社会
中国老年人
要轻抚琵琶慢慢弹
有资料显示
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一般在5000到10000美元左右
我国目前尚不足1000美元
我国已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
我国老龄化的速度居世界之首
人数的绝对数也是世界之最
我国目前老年人
大多普通老人的月收入
都仅仅能维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
他们收入的低下
成为直接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主因
与年轻人相比
老年人更加渴望亲情
伴随着老年人数量的骤增
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都市人际关系日益疏远、淡薄
老年人到底怎么样安享晚年?
情感孤独
已成为当今大多数老人的一种通病
“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的古训
当“防老”与子女的前途放到一起时
都市老人更愿送儿女去更适合发展的地方
每逢合家团聚的日子
一些老人因为儿女不能团圆而伤心
当城市的高楼大厦
将人与人彻底阻隔开时
一些年过七旬的老人
也因这高大的建筑
失去了在阳光下散步的机会
这些老人就是靠窗而坐
从高空俯视地面
近几年来
“空巢老人”在家中去世
无人知晓的事件年年发生
且呈上升趋势
调查显示——
28%的老人感到晚年寂寞、孤独、郁闷
精神空虚,没有寄托
61%的人在失去配偶后还想找个伴
去医院看病
60%的人称子女“一般不陪同”
24%的人说子女“有时间才来”
16%的人称子女“会抽出时间陪同”
随着城市的发展
更多的居民从平房住进了楼房
许多老年人不得不与同在一个城市的子女分开
形成了一种被称之为“空巢”的现象
这其中
有不少老人由于丧偶而不得不独自一人生活
特别是居住在农村的独居老人
他们不仅要自己做饭
还由于居住条件的不配套
不得不每天承担着生炉子
倒痰盂等非常不便的生活琐事
自感“老不中用”导致孤独
许多担任过公职的人
离退休之前
是披星戴月的拼搏
每天过着快节奏的生活
离退休之后
则是身上无职一身轻
度着慢节奏的清闲日子
远离社会生活
儿女独立成家
以及体力衰弱行动不便
降低了与亲朋来往的频率
在社会上
、经济和科学文化的里龙腾虎跃
自己则感到已经样样无份
孤独之感会油然而生
好像是被抛弃的人
尤其丧偶老人更是寂寞万分
难以忍受
由此自感“越老越没用”
失去了生活热情
与亲属缺乏良好的沟通
少与朋友来往
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
不愿参加任何社会活动
针对老年人精神慰藉问题
有业内人士建议
应该从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等多方面入手
大力倡导全社会共同营造爱老敬老的氛围
以求真正实现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
由于观念限制
不少老人还总是帮助子女操持家务
会安排自己生活的不多
而老年活动场所也相对较少
活动方式相当单一
这与目前社会老龄化状况相比远远不够
这是致使老年人孤独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
老年人更应该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
要提倡在广阔的空间交流
走出家门
加强与年轻人接触
老龄社会不仅是人口类型转变的标志
也是社会、经济、科技
医疗卫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
老年问题既是家庭问题更是目前的社会问题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每个人都面临着自己的老年
除了物质上的关照外
老年人更需要的是感情上的关注
对于老年人而言
社区是其晚年生活的主要空间
社区所具有的邻里互助
情感交流、组织协调等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特殊需求
使得由社区来实现养老中的精神慰藉成了可能
子女要“唱主角”
有时儿孙一句宽慰的话语
一封平安的家书
一个温馨的电话
一件有意义的礼物
就会给老年人一个惊喜、一丝慰藉、一点温暖
老年孤独比贫穷更可怕
许多人在父母健在时
总以忙事业、忙家庭为由没时间孝敬老人
等忙出个名堂
自认为有钱孝敬老人
有时间陪伴老人时
老人多半已不在了
后悔都来不及
老人要会自我调节
帮老年人摆脱孤寂的困扰
固然需要有全社会的关注
更需要老年人自身学会调节
要有业余爱好
参加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
对缓解孤独感是有帮助的
学会从苦中求乐
在从事建设性
有意义的活动中得到自我满足的快乐
同时保持一定的社会交往
切不可长期呆在家里与电视为伴
要试着走出去
参加老年大学学习
增强了幸福感和生存的价值
过着积极的健康生活
据调查
这几年的老人投诉案件中
房屋侵权案件比较多
主要是由于个别子女法律意识淡薄
伦理道德观念落后
私欲膨胀
敬钱不敬老
不择手段地与老年人争住房
而赡养纠纷多的原因是
老年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他们的合法权益极易受到损害
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
老年人不愁吃、不愁穿
容易忽视和缺失的是情感的需要
要为他们多提供精神关爱和情感呵护
现在“空巢”家庭越来越多
子女做不到的
社区、街道要主动去留意
经常找老人拉拉家常
陪他们聊聊天
使他们的心灵不再寂寞
子女在外地打工的
要多劝导他们充分理解老人的感受
“常回家看看”
针对老年人的情绪变化比较大
心理问题比较多的实际
应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
他们保持健康的身心
还要注意鼓励老年人老有所乐
组织他们参加诸如棋、牌、书画、球类
旅游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营造美好的精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