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要有自己的学术史,就必须把这些亲历者的言谈和艺术经历纪录下来,给后学以教育和体悟。”
9月,送走了酷热的夏天,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学。在北京凉爽的秋风里,大家期待已久的“国乐谈往”第一季也将正式开讲,首位出场的国乐前辈将是琵琶艺术大师刘德海先生,他将带着自己对琵琶艺术六十多年的艺术感悟,走入中国民乐丨敦煌文化大讲堂,与大家分享琵琶大师的艺术情怀与美学世界。
讲座内容:
第一讲:刘德海先生的艺术人生
第二讲:琵琶艺术的演奏实践与审美追求
讲座时间:2017年9月16日9:30—12:00
第三讲:琵琶艺术的流派特征与当代传承
第四讲:刘德海先生的琵琶艺术创作观
讲座时间:2017年9月17日9:30—12:00
第五讲:多重金三角理论体系对琵琶艺术的影响
第六讲:如何重塑和回归民乐的文化精神?
讲座时间:2017年9月23日9:30—12:00
备注:每讲1小时,每次2讲,每次均有互动环节
席 位:120席
讲座地点:国家图书馆·文津雅集
主讲人介绍:
“以德如海的人生修炼目标,为后人创造新的琵琶传统,这一座右铭成为刘德海六十多年爬坡的正能量。”
刘德海,1937年生于上海,自幼学习琵琶等多种民族乐器。1957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深造,同时接受系统的西方音乐教育,毕业后留校从事琵琶教学工作。1979年担任中央乐团独奏演员。、等曾在聆听他的演奏后给予很高的评价。许多外国元首也曾因亲听他的高超琴艺而感慨中国音乐之精髓。1979年开始,他与指挥家小泽征尔及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三度合作,演出了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乐曲,并灌制了唱片。1981年以来,他与柏林交响乐团成功合作,使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国的琵琶艺术,了解了中国音乐,被称为“与西方交响乐团合作的中国民族音乐第一人”。在长期的对外交流工作中,刘德海始终以弘扬民族音乐,宣传中华文化为己任,为我国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刘德海的艺术足迹已遍及世界各地。
刘德海的艺术思想是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他从传统性、民族性、世界性三方面把人的精神追求、艺术道路的选择和传统音乐的发展成功结合起来。经过几十年的艺术实践,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大大发展了琵琶演奏技艺,形成了热情奔放、独特新颖,富有哲理的艺术风格。他的演奏严谨、完整、技术纯熟、音色宽厚,擅长表现多种风格的乐曲,《十面埋伏》 《夕阳箫鼓》 《汉宫秋月》 《平沙落雁》等均为他的传统保留曲目。他创作了“人生篇” “宗教篇” “田园篇” “乡土风情篇”等系列新群曲,无论在题材、内容和技巧方面,都标志着琵琶艺术的新发展。刘德海用了十年时间完成了《昭陵六骏》的创作,乐曲具有新颖的音乐语言,丰富的层次,独特的构思,可以称得上是琵琶文献中的经典之作。
60年集演奏、创作、理论、教学于一身的实践,使刘德海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文化发展具有独特深邃的理解。秉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不断推陈出新是刘德海始终不渝的追求。他曾经对友人比喻:“我是民族音乐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爬坡人,明知道它没有终点,我还会就这样一直爬下去,直到我的尽头,哪怕再多的苦涩和寂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刘德海在琵琶演奏技艺发展的创新上成为划时代的人物。
为保证现场秩序与讲座效果,本次讲座只开放120个席位,机会难得,订满即止!此外,主办方还设计了新颖富有内涵的书签,既增添了一份学习的乐趣,更是一次难得的收藏机会。
签名书签
主持人介绍: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司冰琳
音乐学博士,副教授,执教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于音乐学家刘再生先生和田青先生,主要从事中国音乐史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北京市属高校青年人才培育计划、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燕京学者、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拔尖人才培育计划等科研项目与课题。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音乐艺术》《人民音乐》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撰写教材和专著《中国音乐史普修教程》、《一本书读懂中国音乐史》。曾多次主持民乐名家专场音乐会、新年音乐会与重大艺术节开闭幕式。
关于“国乐谈往”
这是一项中国民族器乐表演艺术保护与抢救的学术工程,这是一次与大师面对面交流对话的难得机会。“国乐谈往”立足国乐文化传承“守土有责”的信念,围绕当代众多国乐前辈一生的贡献与经历,丰沛的情感和睿智观察,以及对于国乐历史发展感悟与学术成果,给后学带来莫大的教益, 给中国民乐历史留下丰厚的一笔文化财富。
从传统到现代,从民间到专业,从演奏到创作,从口传心授到理论建设,几十年间,他们走过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艺术道路,已入耄耋之年的他们,依然活跃在国乐舞台。今天,他们将一一走进中国民乐丨敦煌文化大讲堂,用口述的方式,为年轻学子讲述他们不同的艺术感悟,分享精彩的国乐故事。
“国乐谈往”第一季
《刘德海先生的琵琶艺术观》
共六讲
主讲嘉宾:刘德海先生
主持人:司冰琳女士
时间
9月16日(周六)上午09:30
9月17日(周日)上午09:30
9月23日(周六)上午09:30
地点
国家图书馆•文津雅集
(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国家图书馆南区)
主办单位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
天博和音国际文化传播机构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国乐谈往”预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