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云小编要向大家公布一条喜讯:武汉外校英中国际班的7个伢,同时被牛津、剑桥预录取了,这一数字创造了这两所大学历年在武汉录取人数之最。
更厉害的是,其中两人被剑桥大学经济专业录取,成为该校该专业本科阶段在湖北首次录取的学生。
还没完,这7个伢都同时被几个歪果大学追求,其中不乏帝国理工学院等名校。
下面,云小编就带大家见识一下这7位学霸↓↓↓
从左到右依次为:宋梦瑶、彭译欧、郭星妤、刘珈利、黄思成、邹沛成、鲁瀚翔
技能:雅思8.0
追求者:牛津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伦敦大学学院
Alevel班学生通常学习4门课程,但宋梦瑶对化学特别感兴趣,自学了化学课程并在CIE全球考试中获得A的好成绩。
她喜欢画画,自己买了电子画板,为一些书籍画漫画、插画。
技能:雅思8.0
追求者:剑桥大学 伦敦大学学院 华威大学
她去年暑假加入了武汉大学生的调查小组,采访吉庆街、江汉路、雪松路等夜市摊主,收回了60多份调查问卷,写出了关于“经济形势对夜市和城市结构影响”的论文。
技能:雅思8.0、琵琶十级
追求者:剑桥大学 布里斯托大学 华威大学 伦敦大学学院
高二时当经济课老师助教,每周给高一学生上一次答疑课。她自己总结了一份高一经济知识纲要,供高一学弟学妹学习。
技能:雅思8.0
追求者:英国牛津大学 帝国理工学院 香港大学
曾被数学老师誉为在数学科目上最有天赋的学生,参加加拿大“滑铁卢数学竞赛”曾获25%的好成绩。
技能:托福104
追求者: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杜伦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德国雅克布大学
高一暑假,黄思成就和3名同学一起设计出了不用浇水的“智能花盆”。花盆能探测到土壤湿度、温度、酸碱度,并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控制。这项发明已经申请了专利,。
,曾获得北大模联“杰出记者”、复旦模联“杰出代表”。
技能:托福109
追求者:剑桥大学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
热爱数学,创立了数学社,组织喜欢数学的同学和老师一起讨论数学问题,带领数学竞赛队去北京参赛,获得过全国团队第七名。最近他还开始学习咏春拳,因为“既有中国特色,又能防身”。
技能:托福120
追求者:英国牛津大学 美国芝加哥大学
2014年4月,16岁的鲁瀚翔第一次考托福就拿了满分,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托福首考满分获得者。“我运气比较好,最后一道作文题考的是商务,学校设有商务课,考的是我熟悉的内容。”
鲁瀚翔小时候曾在加拿大生活了4年,回国后为了保持英语水平,每周都会找外国朋友聊天。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不仅是英国高等教育中最久负盛名的学校,在各类世界大学排名中,也始终盘踞前五的位置。想要成功拿到牛、剑的offer,申请者的自身实力,材料竞争力,甚至运气都是缺一不可的,在众多优秀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往往具备普通人没有的特质或者背景。
这么高大上的学校,入学考试都考些什么内容呢?
作为世界顶级学府的牛津、剑桥,是如何进行入学考试的?7名学霸分享了自己的经验:牛津、剑桥一般需要申请人赴英国进行面试,但考虑到各国学生签证、时间等问题,牛津大学也提供网络远程面试,两种面试与录取率并无必然关联。
去年12月,鲁瀚翔就是在学校的小会议室里完成牛津大学远程面试的。面试进行了约半小时。面试官是一名教授,先问他为何选择所申请的生化专业,然后出了三道题,请他讲出解题思路,边讲还可以边把思路写下来。“三道题与有机化学反应、生物知识数据分析有关,考的是知识的运用”,鲁瀚翔说。
女生刘珈利是去年12月赴英国牛津大学进行面试的。面试分为3场,其中包括所申请学院的两场面试。面试官为一名教授和一名助教,第一场问的微积分知识。第二场面试中,教授用10分钟现场讲解了一个新知识点,然后请她就此做出4道题。“我感觉考查的是学习能力,看我是否有潜力。”
赴英国参加剑桥大学面试的郭星妤经历了两场面试和一场笔试。首场面试中,她与教授聊天,讨论宏观经济理论知识。“教授问得很细,但会引导我,看我能否在引导下推出公式。”第二场面试要做数学题和经济题,考的是微积分、概率,还要用图像画出企业利润和成本图。笔试也需要根据数据画价格弹性图,并作出相应分析。
这些题目难不难?黄思成感觉,面试题其实有点难度,但比平时学校出的面试模拟题稍容易一些,所以并不十分吃力。武外英中国际班老师介绍,学生面试之前,学校会针对申请学校特点,为学生进行单独面试辅导,模拟面试场景。
微积分、推导公式、经济题……他们真的只是高中生吗?
既然面试这么难,这些武汉学霸是怎样搞定这两所“高冷”大学的呢?
被牛津大学录取的男生鲁瀚翔,高一时第一次考托福就考了满分,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托福首考满分获得者。他不仅英语厉害,还是长笛吹奏高手,参加牛津大学面试前,他还在忙着谱一首新曲子。高一时,鲁瀚翔组建了学校里的第一支管弦乐团,发展了近30名团员,同被牛津录取的宋梦瑶也是团里的小提琴手。去年,鲁瀚翔带领乐团在亚心医院做了4场义演,还在武汉市第二届学生器乐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郭星妤喜欢漫画,创建了学校的动漫社,逢节假日会和团员们一起Cosplay。
邹沛成热爱数学,创立了数学社,组织喜欢数学的同学和老师一起讨论数学问题,带领数学竞赛队去北京参赛,获得过全国团队第七名。最近他还开始学习咏春拳,因为“既有中国特色,又能防身”。
高一暑假,黄思成就和3名同学一起设计出了不用浇水的“智能花盆”。花盆能探测到土壤湿度、温度、酸碱度,并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控制。这项发明已经申请了专利,。
考上剑桥大学的女生彭译欧去年暑假加入了武汉大学生的调查小组,采访吉庆街、江汉路、雪松路等夜市摊主,收回了60多份调查问卷,写出了关于“经济形势对夜市和城市结构影响”的论文。
武外英中A level班主任郑老师说,班里学生学习非常自觉,每个人的课外阅读量都很大,经常参加课外活动。“国际高中不培养只会考试的孩子,更重视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加活动的经历对学生个人成长和申请国外大学都有益。”IB班班主任周月思老师介绍,该班学生要全英文学习6门学科,此外还必须学习偏哲学的知识论、拓展性论文、活动实践等三门核心课程。学生们会有很多任务和作业需要完成,但学习时间多由学生自己安排。“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都很清晰,有自己的想法。”
文/长江日报记者 刘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