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杭城天空上的云美的异样,随手拿起了手机记录下了那一刻。大概是下过雨的原因,周围的空气可以闻到一股淡淡的花草味。打开了车窗,慢悠悠的在路上行驶着,瞬间有种明天就是双休的感觉。
下班的高峰,路上的车子还是一样的多,可是,who care 。这时候的红灯并不会让人显得那么焦急,好像特意留给了我思考的时间,让我可以更好的感受身边的各种美好。(此曲的开头就用了比较舒缓的节奏,清脆的表现的很惬意)
那天突发奇想的走了另外一条陌生的小路,沿大路走到某个角落尽头留,转弯就找到了小路。记得有人曾告诉我,那是一条比较幽静的路,基本没有什么车,只是路不怎么宽,那天的状态,大概就非常适合选择那么一条偏僻清幽的小路,边前行边感受。(城市中的各种钢筋水泥,反而让这样的路显得格外清新)
弯弯曲曲的山路,大概真是人走的少,柏油马路感觉还是挺新的。两边偶尔可以看到几幢老宅子,偶尔可以看到一两座干净的山丘。山丘很低,低的没有山脚,小山头是随风摇曳的竹林,下面则是几排干干净净的茶树,也不知道为什么,感觉那边的土也会格外的柔软,当时就好想脱掉鞋子在上面跑上几圈。
从小在农村长大,却没有见过如此讲究的山路,路的两旁都是茂盛的青草,和所有的路都不同的是,两边都还有高高的栅栏,栅栏上面住满了爬山虎,真的好像到了另外一个城市,这时候应该有一辆小电瓶车,这一路就可以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去感受这里风的温度,草的味道。(阅读到了此处,曲子变成了二重奏,就像两个人在为今天的发现而做了交谈,“好一个世外桃源啊”)
这条回去的小路,要比我想象的更漫长一点,沿途又路过了几个叫不上名字的小村庄,我从没有来过,好像真的是隔世一般。一路上看到很多人散步,小到孩提,老至耋耄。我好奇的望着窗外,好像一个现代人在看古代的感觉。窗外的人也看看车内,好似古时一个路经的商贩(外地车牌...)。行至过半,已经到了另外一座山的顶部,看见有两位老人相互搀扶站在路旁。我忍不住好奇心,下车问了老人是否需要帮忙,这叫什么地儿。老人笑笑说,“他们每逢天气晴朗,都会从两个相邻的村落走到此处汇合。并指向西边,你看那是整个杭州最美的落日。”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一个留在了村子里,另外一个嫁到了隔壁村,每日散步聊家常成了习惯,相聚看日落也成了那最有味道的时刻。
这条回去的小路,要比我想象的更短暂一些,告别了爷爷奶奶,就是一路的下坡路。车子在行驶,脑中却是爷爷奶奶每天散步相聚的点点滴滴故事。从孩提至花甲(60岁),不知道他们一起看了多少日落。这样的情景被称为杭州最美的日落真的不为过。希望他们可以至古稀(70岁)、至耋耄(80 90 岁)、至期颐(100岁)。
看惯了每日的涌动人群,今日所见,真的好过上个月“灵隐寺”一行。
心定、心静、且行且珍惜。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我们——我和你),有一个地方——我和你去过,只有我们才知道。它不华丽,但很美丽;它不知名,但很重要。它也许是冬季江边一处夜景,也许是夏季公园一条蜿蜒的小路,也许是日常某条巷、某条路边的一处小吃店,也许是一个特定日子特有的一段路程。而那些路程故事里,感触最深的不一定是那些著名的风景,而是你不经意路过的那个鸡鸣狗吠的村庄,与你有过几句问候的陌生驴友,你邂逅的一片竹林,一只跟了你很远不肯离去的小狗。你忘不了的可能是别人想不到的,你或许会跟人描绘那片山河的壮丽,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去讲述,那些挥之不去的只有你知道的“地方”。没有人知道这里对你意味着什么,除了你和你青涩时光。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
我们(你和小笛子)
我们不经意的在竹笛吧相遇
那么,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