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琵琶古筝二重奏《春江花月夜》

琵琶古筝二重奏《春江花月夜》

2020-12-01 02:15:05


古       曲:邱大成改编

琵琶演奏:王超慧

古筝演奏:林   玲



  《春江花月夜》            





此曲是琵琶传统文曲的代表曲目,乐曲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以优美质朴的旋律,展现了明月、花影、云水、渔歌、回澜、桡鸣、归舟等一幅幅动人的音画,充满诗情画意。

 




段落划分


 (引子)自由的,江楼钟鼓,景色秀美,令人向往。


(一)月上东山 花影叠翠:皓月升空,晚霞辉映。

                                                 风弄花影,纷乱层叠。

                                                 水光潋滟,意境悠远。


(二)渔舟唱晚 回澜拍岸:歌声飞至,渔人晚归。

                                                 渔舟竞归,江水激岸。


(尾声 )宁静的,归舟远去,重现宁静。


      此曲左手运用了大量的推拉、吟揉、打带等指法,包含了许多抑扬顿挫、动静虚实、刚柔、缓急等的对比,音色、音乐律动变化丰富。演奏时需心态平和,表现出怡然自得的心境及文曲特有的韵味。


知识链接

《春江花月夜》的同曲异名

      此曲曲名几经变异,据资料查考大致如下:


     1875年曲谱最早见于无锡《吴畹卿琵琶谱抄本》,有分段,无标题。


     1895年出版的平湖派李芳园所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工尺谱本)中,名为《淂阳琵琶》,每段加有小标题。后李氏学生汪昱庭对《淂阳琵琶》加工润色,改名为《淂阳夜月》,或《淂阳曲》。


     1924年出版的沈浩初所编《养正轩琵琶谱》称《夕阳箫鼓》,但注明即《淂阳琵琶》,分段标题与李氏谱不同。


     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汪派传人柳尧章将《淂阳夜月》改编为琵琶领奏、箫、二胡、筝等四件乐器演奏的丝竹合奏曲,仍名《淂阳夜月》;后扩大成十二个声部组成的大乐队演奏,改名《秋江月》。


     1926年郑觐文将此曲更名为《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朝代】唐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欢迎关注王超慧琵琶